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资源整合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与实现

作 者: 赵洪亮
导 师: 侯立白
学 校: 沈阳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学
关键词: 农业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平台 资源整合 信息需求 构建
分类号: F320.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17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信息化程度,代表着其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决定着这个国家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是全国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也是难点。当前,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总体而言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还是较低的。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已经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和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对于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和政策背景入手,分析了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模式研究、需求研究、供给研究、评价研究和服务平台研究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进而对文章中出现的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系统研究。首先,农业信息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一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农民的信息需求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农民的信息需求意识强烈,主要的信息需求种类有市场供求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信息获取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和电话,其次是亲戚朋友的交流和沟通。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不知道去哪找所需信息的人员比例占到了74.01%,其次就是受到个人的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信息需求不能充分得到满足。总结得出了当前农民信息需求的特点是:需求信息层次不断深化、需求信息类别多样化和需求信息渠道多样化三个方面。二是农业信息服务供给进行了分析,结合调查数据主要分析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情况,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接受培训情况,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对信息服务的认识,农业信息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效果,农业信息服务部门和人员的信息来源等,结果表明农业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限制了农业信息服务的质量,接受和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少,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活动有限,效果也不甚理想。三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了解和掌握当前农业信息服务的具体情况,总体把握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水平,研究结果为沈阳市和丹东市的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凤城市和辽中县的评价综合指数较高,阜新地区的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具体体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和人员不能适应农业信息服务的需要。然后,对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平台建设的同质化现象和后期维护不及时。四是结合上述的需求和供给分析,对农业信息服务进行了供需均衡分析,认为当前农业信息服务的均衡是低水平的均衡,需要改变外界条件,提升到较高层次的均衡水平。同时对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相关方进行了博弈分析,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中,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其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农民对信息服务的选择和参与程度。其次,结合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现状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构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构建了基于农业院校面向农民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围绕平台的定位和建设目标,提出平台构建的系统性、易用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原则,运用.NET技术、SQL数据库技术,采用B/S架构,系统设计平台的接口层、应用层和数据层。整合信息、人力、社会经济等资源,对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栏目顶层规划和设计,共设计了6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农业技术网、北方粳稻网、农村发展网、知识专家系统、在线咨询和商务平台。继而对每个部分进行栏目的具体设置和规划,同时设计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和安全控制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具有一站式的管理功能,可以同时对新闻类信息、专家系统、在线咨询、管理员等进行同时管理和维护,提高平台管理和维护的工作效率。通过软件开发实现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预期效果,完成了专家系统的设计,后台管理信息系统的设置,并进行了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建立健全了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机制,通过对维护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保证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信息更新速度。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主要有一般性信息服务、专家咨询服务、在线知识学习和交互式信息服务四种。最后,文章总结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的研究展望,为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16-18
Abstract  18-21
第一章 绪论  21-36
  1.1 研究背景  21-25
    1.1.1 社会背景  21-22
    1.1.2 经济背景  22
    1.1.3 政策背景  22-25
  1.2 研究目的  25
  1.3 研究意义  25-29
    1.3.1 消除城乡差距和信息鸿沟的重要途径  25-26
    1.3.2 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保障  26
    1.3.3 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的必要手段  26-27
    1.3.4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和应有之义  27
    1.3.5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提升服务水平  27-28
    1.3.6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是创新农业推广模式的需要  28
    1.3.7 农业信息服务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8-29
    1.3.8 农业信息服务是连接两个“一公里”的桥梁和纽带  29
  1.4 研究内容  29-30
  1.5 研究方法  30-35
    1.5.1 文献调研法  30
    1.5.2 问卷调查法  30-31
    1.5.3 访谈法  31-32
    1.5.4 比较研究法  32
    1.5.5 系统分析法  32-33
    1.5.6 软件开发中的模型法  33-34
    1.5.7 统计分析方法  34
    1.5.8 层次分析法  34-35
  1.6 技术路线  35-36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36-43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36-39
    2.1.1 信息  36
    2.1.2 信息资源  36-37
    2.1.3 信息资源整合  37
    2.1.4 农业信息  37-38
    2.1.5 农业信息服务  38
    2.1.6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38
    2.1.7 农业信息化  38-39
    2.1.8 农民  39
  2.2 理论基础  39-43
    2.2.1 创新扩散理论  39-40
    2.2.2 需要层次理论  40
    2.2.3 经济学理论  40-42
    2.2.4 信息管理理论  42
    2.2.5 社会学理论  42-43
第三章 文献综述  43-51
  3.1 国内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进展  43-48
    3.1.1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  43
    3.1.2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研究  43-44
    3.1.3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研究  44-45
    3.1.4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研究  45
    3.1.5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供给的研究  45-46
    3.1.6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评价的研究  46-47
    3.1.7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47-48
  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研究进展  48-50
    3.2.1 部分国家的农业信息服务状况  48-49
    3.2.2 目前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  49-50
  3.3 本章小结  50-51
第四章 农业信息服务现状及评价实证研究  51-74
  4.1 农业信息服务的需求分析  51-60
    4.1.1 调查样本的描述  51-53
    4.1.2 农民信息需求的种类  53-54
    4.1.3 农民信息获取的渠道  54-57
    4.1.4 农民信息需求的强度分析  57-58
    4.1.5 影响农民信息需求的因素  58-59
    4.1.6 农民的信息需求特点  59-60
  4.2 农业信息服务的供给分析  60-63
    4.2.1 调查基本情况  60
    4.2.2 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设备和工作条件  60-61
    4.2.3 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知识水平  61-62
    4.2.4 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情况  62
    4.2.5 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获取渠道  62-63
  4.3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评价及结果分析  63-69
    4.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3-65
    4.3.2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总体水平的计算与测评  65-66
    4.3.3 评价结果  66-69
    4.3.4 结果分析  69
  4.4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供需均衡与博弈分析  69-71
    4.4.1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供需均衡分析  69-70
    4.4.2 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博弈分析  70-71
  4.5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71-72
    4.5.1 现状  71
    4.5.2 问题  71-72
  4.6 本章小结  72-74
第五章 基于资源整合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74-89
  5.1 平台建设的背景  74-75
  5.2 资源整合  75
    5.2.1 信息资源整合  75
    5.2.2 人力资源整合  75
  5.3 平台的定位和建设目标  75-76
    5.3.1 平台的定位  75
    5.3.2 平台的建设目标  75-76
  5.4 平台构建的原则  76-77
    5.4.1 系统性原则  76
    5.4.2 易用性原则  76
    5.4.3 实用性原则  76
    5.4.4 可扩展性原则  76-77
  5.5 平台构建相关技术  77-79
    5.5. 1 .NET 技术  77
    5.5.2 数据库技术  77
    5.5.3 B/S 架构  77-78
    5.5.4 Web 2.0 模式  78-79
  5.6 平台的系统设计  79-80
    5.6.1 接口层  79
    5.6.2 应用层  79-80
    5.6.3 数据层  80
  5.7 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80-82
    5.7.1 数据库设计概述  80
    5.7.2 部分数据表  80-82
  5.8 平台的栏目规划和页面设置  82-87
    5.8.1 平台的顶层栏目规划  82-83
    5.8.2 北方粳稻网的栏目设置  83-84
    5.8.3 农业技术网的栏目设置  84
    5.8.4 农村发展网的栏目设置  84-85
    5.8.5 专家系统的设置  85-86
    5.8.6 在线咨询的设置  86-87
    5.8.7 商务平台的设置  87
  5.9 平台的后台管理和安全设计  87-88
    5.9.1 平台的后台管理系统  87
    5.9.2 平台的安全控制  87-88
  5.10 本章小结  88-89
第六章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与维护  89-99
  6.1 平台运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89
    6.1.1 服务器端  89
    6.1.2 浏览器端  89
  6.2 平台的发布和试运行  89-90
    6.2.1 准备工作  89-90
    6.2.2 平台测试和发布  90
    6.2.3 平台试运行  90
  6.3 平台的实现及其效果  90-96
    6.3.1 平台首页和子网站的效果实现  90-92
    6.3.2 专家系统的实现  92-94
    6.3.3 在线咨询的实现  94-95
    6.3.4 后台管理的实现  95-96
  6.4 平台的信息维护  96-97
    6.4.1 平台维护人员的组成和管理  96
    6.4.2 平台维护人员的培训  96
    6.4.3 平台维护的信息发布和审核  96-97
  6.5 平台的安全维护  97
  6.6 平台的农业信息服务实现  97-98
    6.6.1 一般性的信息服务  97-98
    6.6.2 专家咨询服务  98
    6.6.3 在线知识学习服务  98
    6.6.4 交互式信息服务  98
  6.7 本章小结  98-99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99-103
  7.1 结论  99-100
    7.1.1 农民信息需求特性的研究  99
    7.1.2 农业信息服务发展水平的研究  99
    7.1.3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99-100
    7.1.4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法研究  100
  7.2 不足和展望  100-102
    7.2.1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现状的研究  100-101
    7.2.2 关于资源整合的问题  101
    7.2.3 关于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问题  101-102
  7.3 结束语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11
附录  111-117
致谢  117-11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18-119

相似论文

  1. 面向动态文档集的大规模文本索引构建技术的研究,TP391.3
  2. 上下文相关的词汇复述研究,TP391.1
  3.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4.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5.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6. 一爆炸事故引发的应急资源整合问题的思考(案例分析型),X928.7
  7.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8. 高校品牌构建策略研究,G647
  9.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鸭源分离株侵袭相关基因致病机理研究,S852.61
  10. 转hrfl基因小麦赤霉病抗性分析与水稻RNA沉默通用载体构建,S512
  11. 栽培花生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QTL定位研究,S565.2
  12. 蝴蝶兰花序分生组织基因LFY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蝴蝶兰的遗传转化,S682.31
  13. 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G258.6
  14. 公安110指挥决策业务系统,TP311.13
  15. 论节约型政府及其构建方略,D630
  16. 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抗寒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及表达分析,S793.9
  17.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陕西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构建,C975
  18. 基于人类行为下的生态环境构建,X171
  19.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20. 十六大以来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21.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