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审视

作 者: 何谦谦
导 师: 朱美芬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伦理学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伦理 企业 职业道德
分类号: F203;F426.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3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食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仍然存在着食品安全状况差、食品掺假售假、农药残留、有毒有害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良情况。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食品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人们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我国政府和消费者谈论的焦点。绝大多数情况下,食品安全是从根源上是靠道德约束的,外在需要依靠法律法规以及完整的伦理体系。“法德并济”才能有效维护大众食品安全。本文通过伦理学的视角,应用伦理道德的相关原则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首先,文章首先对食品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揭示了食品安全的伦理意义,这是研究课题的基础。其次,具体介绍国内食品安全伦理缺失的现状,并对所有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分类别规整。然后,根据现状分析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成因,主要包括食品制造者、经营者以及食品流通链的监管和监督者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另外,社会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缺乏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客观原因。再次,提出了维护食品安全的道德要求,要求所有食品从业者树立尊重生命的价值观,食品生产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媒体要强化其社会评价与监督职能。这一系列的道德原则,范畴和规范是论述食品安全的理论基础,对构建食品安全道德体系进行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铺垫了理论平台。最后,文章提出了要贯彻上述原则,范畴和规范必须结合政府、企业及社会公众三方的努力共同进行伦理道德实践来应对食品安全引发的道德问题,提出加强企业道德建设、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等道德实践来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3
第一章 食品安全伦理意蕴  13-16
  一、食品安全的涵义  13-14
    (一) "食品安全"的定义  13
    (二) "食品安全"的伦理界定  13-14
  二、食品安全的伦理意义  14-16
    (一) 保障食品安全是生命伦理的基本要求  14
    (二) 保障食品安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  14-15
    (三) 食品安全生产是企业伦理的基点  15-16
第二章 食品安全危机的现状  16-24
  一、食品安全问题分类  16-18
    (一) 生物性污染  16
    (二) 化学性危害  16-17
    (三) 物理性危害  17
    (四) 新技术与食品安全危害  17-18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缺失现状  18-24
    (一) 食品问题中的生命伦理困境  18-21
    (二) 食品企业商业道德沦丧  21-22
    (三) 我国政府行政责任意识淡薄  22-24
第三章 食品安全伦理失范的原因  24-32
  一、生产、经营企业伦理失范  24-25
    (一) 生命价值观的缺失  24
    (二) 价值理性迷失  24-25
  二、政府政绩观的价值偏离  25-27
    (一) 行政人员的道德状况欠佳  25-26
    (二) 行政权力失范的制度因素  26-27
  三、媒体舆论监督不力  27-29
    (一) 媒体的舆论导向  27-28
    (二) 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缺失  28-29
  四、公众食品安全知识的缺乏为不法者所图  29-32
第四章 维护食品安全的道德要求  32-37
  一、树立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32-33
  二、坚持食品生产与经营中的经济伦理规范  33-34
    (一) 食品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33
    (二) 强化食品生产者的社会责任  33-34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  34
    (一) 强调对生命权的保障和尊重  34
    (二) 强化行政人员的社会责任  34
  四、强化媒体的社会评价与监督职能  34-37
    (一) 强化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35
    (二) 加强媒体记者的职业道德修养  35
    (三) 培养媒体记者的科学素养  35-37
第五章 强化食品安全的道德实践  37-45
  一、加强食品企业道德建设  37-39
    (一) 正确的企业价值观的指导  37
    (二) 加强员工道德素质培训  37
    (三) 质量第一,诚信为本  37-39
  二、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39-42
    (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39-40
    (二) 提高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素养  40
    (三) 加强制度伦理建设  40-42
  三、加强媒体监督,树立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  42-45
    (一) 对食品安全事件全程跟踪  42-43
    (二) 增强食品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培训  43
    (三) 加强信息制度伦理建设和食品安全知识普及  43-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50
附录1: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调查问卷  50-52
附录2:食品企业质量安全调查问卷  52-54
详细摘要  54-55
Abstract  55

相似论文

  1. 异构环境下企业互操作技术及在物资供应链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2.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3.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F274
  4.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旅游环境伦理研究,F590
  5. 肇庆供电局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研究,F272.92
  6. XD软体家具公司经营战略研究,F272
  7.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8.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9. SCXC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研究,F270
  10. 产业技术转移与承接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X2
  11.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12. 公务员人事管理制度仿企业化研究,D630
  13.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14.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64
  15. 大连消防安全重点问题研究,D631.6
  16.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7.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18. 服装企业营销风险指标体系研究,F426.86
  19. 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监管RFID系统,TS201.6
  20. 上市建筑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F426.92
  21.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中图分类: > 经济 > 工业经济 > 中国工业经济 > 工业部门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