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关于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的探究

作 者: 张慧敏
导 师: 董美珍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科学 客观性 女性主义 科学哲学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客观性问题是科学与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人们从事哲学与科学研究的最高理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性别关注在科学领域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文化视角,客观性是女性主义不可避免要去探讨的问题,女性主义研究者成为研究科学客观性的一股新兴的迅猛力量,提出诸多新概念、新结论,为科学客观性的探究输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聚焦于科学客观性的女性主义研究,结合学术界关于科学客观性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以期丰富科学哲学关于客观性的研究,消除主流科学的客观性神话,凸显女性在科学中的作用,为女性争取在科学研究中的话语权和合法地位,使得科学更加公平,走向多元化和民主化,从而成为真正有益于人类的科学。本文首先追溯了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探究的背景,分析了后库恩时期、后现代主义和SSK三个学派对传统科学客观性的批判;在第二部分,分别具体阐述了伊夫林·福克斯·凯勒、桑德拉·哈丁、海伦·朗基诺和凯瑟琳·麦金农这四名女性主义学者对科学客观性的观点,厘清了动态的客观性、强客观性、科学社会知识论、权力和客观性等重要概念;最后,对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探究进行了评述,阐述了女性主义对科学客观性探究的积极意义,指出了女性主义在研究科学客观性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还稍加分析展望了女性主义对科学研究的未来。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导论  7-10
第一章 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探究的背景  10-20
  一、后库恩时期对科学客观性的批判  10-13
    (一) 范式理论的提出  10-12
    (二) 后库恩时期对科学客观性的影响  12-13
  二、后现代主义对科学客观性的批判  13-16
    (一) 消解科学的客观性  13-15
    (二) 强调多元化  15-16
  三、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学派对科学客观性的批判  16-20
    (一) 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性  16-17
    (二) 肯定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实践活动  17-20
第二章 女性主义者关于科学客观性的代表性观点  20-35
  一、伊夫林·福克斯·凯勒:动态的客观性  20-24
    (一) 动态的客观性  20-22
    (二) 凯勒的贡献  22-24
  二、桑德拉·哈丁:强客观性  24-27
    (一) 弱客观性  24-25
    (二) 强客观性  25-27
  三、海伦·朗基诺:科学社会知识论  27-31
    (一) 情境经验论  27-28
    (二) 作为社会知识的科学  28-29
    (三) 科学知识产生与应用的社会性  29-31
  四、凯瑟琳·麦金农:权力和客观性  31-35
    (一) 权力和事实  31-33
    (二) 需要保持科学客观性吗  33-35
第三章 女性主义科学客观性探究之评述  35-44
  一、女性主义对科学客观性探究的积极意义  35-38
  二、女性主义对科学客观性探究的不足之处  38-40
  三、展望与未来  40-44
结语  44-46
参考文献  46-50
  一、参考著作  46-47
  二、参考论文  47-50
致谢  50

相似论文

  1. 海量数据压缩、操作和处理方法的研究,TP311.13
  2. 融入科学阅读和科学写作的科学教学,G633.3
  3.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4. 思维导图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G633.98
  5. 初高中化学概念教学衔接的分析及策略研究,G633.8
  6. 论康德的科学观,B516.31
  7.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8.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9. S-O-R模型的批判和预期效应的研究,B841
  10.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1. 党的建设科学发展问题研究,D261
  12. 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G633.7
  13. 深部大陆钻探用钻机顶驱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TE922
  14. 范达娜·席瓦的发展伦理观研究,B82-0
  15.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研究,D61
  16. 我国官方思想库影响政府决策研究,D630
  17.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8.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研究,D613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D61
  20. 地方性知识研究,N02
  21. 科学语境论浅析,N02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