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 者: 董俊辰
导 师: 王红岩
学 校: 东北财经大学
专 业: 投资经济
关键词: 资源型企业 跨国并购 对外直接投资
分类号: F2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对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加大,而各国资源禀赋的差异及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各国很难依靠本国所具有的资源支持其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各国都积极拓宽渠道通过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资源。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对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加大。我国虽然是一个大国,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使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今,我国资源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快的资源消费需求,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庞大人口数量的双重压力,我国对资源需求相较于其他国家更是急迫,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面对当今如此紧张的资源形势,我国资源型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然而,在全球范围资源争夺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海外资源的勘探、开发并有意识的保护本国的自有资源。许多国家在制定政策鼓励本国资源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也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资源型企业并购审核制度以保证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能源,这一系列复杂的形势都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对外投资制造了重重困难,也使我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而从政府及企业两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指导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理论总结与实践情况相结合,在企业并购理论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今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形势来分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剖析我国资源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深层次成因。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简单阐述,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结构以及研究方法,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进行分析。首先对于资源型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及企业并购理论(协同效率理论、市场势力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两方面分析了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第三部分分析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现状及特征。结合大量的经济数据、图表对我国资源现状分析总结出我国资源型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实践依据主要有:获取国外资源、降低资源对外依赖程度、争取国际资源的定价权。以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所选择的投资区位作为分类标准,将投资区位主要分为:中东及非洲国家、中亚及独联体国家、美洲国家及亚太地区,分别介绍我国资源型企业在不同区域的跨国并购情况及我国目前面对的石油地缘政治情况,最后总结了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整体特征。第四部分是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在深入研究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案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企业缺少足够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2)并购时机的选择及公关手段不成熟;(3)对东道国及并购目标企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在列举问题的同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1)并购过程中遭遇外部阻力及风险较大;(2)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3)高素质的跨国并购人才缺乏。第四部分的分析为第五部分提出对策建议提供了方向。第五部分对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根据第四章的分析结合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多角度建立对外风险防范机制,分别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完成此风险防范机制;(2)提高并购实力确保并购的成功率,具体包括寻找“伙伴”,形成并购联盟及提高并购中的操作水平;(3)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4)不同区位采用不同并购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10
1 绪论  10-18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0-12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4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3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14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4-16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14-16
    1.3.2 本文的结构框架  16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与不足  16-18
    1.4.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6-17
    1.4.2 本文的创新点  17
    1.4.3 本文的不足  17-18
2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理论分析  18-24
  2.1 概念界定  18
  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18-21
    2.2.1 垄断优势理论  18-19
    2.2.2 内部化理论  19-20
    2.2.3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21
  2.3 企业并购理论  21-24
    2.3.1 协同效应理论  21-22
    2.3.2 市场势力理论  22
    2.3.3 交易费用理论  22-24
3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  24-43
  3.1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24-32
    3.1.1 获取国外资源  24-28
    3.1.2 降低资源对外依赖程度  28-31
    3.1.3 争取国际资源的定价权  31-32
  3.2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32-39
    3.2.1 我国资源型企业在中东及非洲国家跨国并购现状  36-37
    3.2.2 我国资源型企业在中亚及独联体国家跨国并购现状  37-38
    3.2.3 我国资源型企业在美洲国家跨国并购现状  38-39
    3.2.4 我国资源型企业在亚太地区跨国并购现状  39
  3.3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特征分析  39-43
    3.3.1 我国政府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9-40
    3.3.2 并购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  40-41
    3.3.3 跨国并购区位遍布全球,并购方式多样化  41
    3.3.4 支付手段以现金支付为主  41
    3.3.5 并购手段以收购少量股权为主  41-42
    3.3.6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并购良机  42-43
4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3-50
  4.1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43-46
    4.1.1 企业缺少足够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  43-44
    4.1.2 并购时机的选择及公关手段不成熟  44-45
    4.1.3 对东道国及并购目标企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45-46
  4.2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问题的成因分析  46-50
    4.2.1 并购过程中遭遇外部阻力及风险较大  46-48
    4.2.2 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48-49
    4.2.3 高素质的跨国并购人才缺乏  49-50
5 我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50-58
  5.1 多角度建立对外风险防范机制  50-53
    5.1.1 企业应建立和完善风险监管机制  50
    5.1.2 政府应协助企业建立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机制  50-53
  5.2 提高并购实力确保并购的成功率  53-55
    5.2.1 寻找“伙伴”,形成并购联盟  53-54
    5.2.2 提高并购过程中的操作水平  54-55
  5.3 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55-56
  5.4 不同区位实行不同并购策略  56-58
参考文献  58-62
后记  62-63

相似论文

  1. 山西省煤炭企业品牌战略转型研究,F426.21
  2. 跨国并购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D922.294
  3. 基于FDI五力模型的跨国公司竞争力研究,F832.6;F224
  4. 中国跨国并购国外资源型企业研究,F271
  5. 后危机时代中国跨国并购问题研究,F271
  6. 中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实证研究,F224
  7.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F279.2
  8. 中国对亚洲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F752.7
  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F279.2
  1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审核与监管制度研究,F832.6
  11. 我国资本输出子项目开放研究,F832.6
  12. 中国银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模式选择,F832.6
  13. 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F124;F224
  14. 我国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选择研究,F832.6;F224
  15. 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研究,F279.312.6
  16. 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F271
  17. 基于企业创新的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范式研究,F276.5
  18. 中国石油企业对非洲直接投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426.22
  19. 我国石油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F426.22
  20. 日本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F276.3
  21. 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F27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体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