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光折变聚合物光伏空间光孤子的研究

作 者: 潘舒
导 师: 张宇
学 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专 业: 光学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光伏空间孤子 光伏聚合物 取向增强效应
分类号: O4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光折变空间光孤子可以在很低的功率下产生,且在光计算、光开关、全息存储等多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所以,近20年来光折变空间光孤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光折变效应首先在晶体中发现,随后人们对晶体中的空间光孤子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晶体中光孤子的研究也趋于完善。但是,由于晶体在制作工艺方面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具有低廉的价格和可塑性强的光折变聚合物备受人们的青睐。通过对光折变聚合物的特点及空间光孤子的产生机理的研究,Moerner等人建立了取向增强模型,为光折变聚合物中空间光孤子的理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根据光伏光折变聚合物的新型取向增强效应,对以往的取向增强模型进行修正。在新型取向增强模型的基础上,分别研究在开路和闭路的情况下空间电荷场的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了亮、暗光伏空间孤子的孤子解及产生暗、亮光伏孤子的条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亮、暗光伏空间孤子的归一化强度分布曲线以及孤子半高宽。理论上证明了在光折变光伏聚合物PVK-PBA:DR1:TNF中形成光伏空间孤子的可能性和孤子光强与背景光对形成孤子的影响。闭路情况下,研究了分压电阻对光孤子半高宽的影响,研究表明,可以通过调节外加分压电阻来改变孤子半高宽的大小,得到我们需要的孤子半高宽。给出了开路情况下,在具有光伏效应的光折变聚合物中产生的空间电荷场对时间的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根据边界条件得到了含时的空间电荷场的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了亮、暗孤子的归一化强度分布及孤子半高宽随时间的演化规律,讨论了开路情况下光伏空间光孤子的动态行为。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1章 绪论  8-18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10
    1.1.1 课题背景  8-10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0
  1.2 国内外空间光孤子的发展概况  10-15
    1.2.1 稳态光折变空间孤子的分类及发展概况  10-14
    1.2.2 空间光孤子的动态行为及发展概况  14-15
  1.3 聚合物的研究概况  15-17
    1.3.1 有机—无机聚合物  15
    1.3.2 共轭聚合物  15-17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8
第2章 建立模型及开路光折变聚合物光伏孤子的研究  18-36
  2.1 新型取向增强模型的建立  18-21
    2.1.1 取向增强模型中离化的光敏剂浓度速率方程的修正  18-19
    2.1.2 取向增强模型中电流连续性方程的修正  19-20
    2.1.3 入射光场的电场分量的修正  20-21
  2.2 开路光折变聚合物空间电荷场的表达式  21-23
    2.2.1 开路情况下的新型取向增强模型  21-22
    2.2.2 开路情况下的空间电荷场的表达式  22-23
  2.3 开路的情况下的聚合物光伏孤子理论  23-34
    2.3.1 光伏空间孤子演化方程  23-25
    2.3.2 光伏暗孤子解  25-30
    2.3.3 光伏亮孤子解  30-34
  2.4 本章小结  34-36
第3章 闭路光折变聚合物光伏孤子  36-49
  3.1 闭路光折变聚合物空间电荷场的表达式  36-38
    3.1.1 闭路情况下的新型取向增强模型  36-37
    3.1.2 闭路情况下的空间电荷场表达式  37-38
  3.2 闭路的情况下的聚合物光伏孤子理论  38-48
    3.2.1 光伏空间孤子演化方程  38-39
    3.2.2 光伏暗孤子解  39-44
    3.2.3 光伏亮孤子解  44-48
  3.3 本章小结  48-49
第4章 开路光折变聚合物光伏孤子动态行为  49-60
  4.1 开路含时光折变聚合物空间电荷场  49-51
    4.1.1 新型取向增强模型  49-50
    4.1.2 与时间有关的空间电荷场表达式  50-51
  4.2 在开路的情况下含时的聚合物光伏孤子理论  51-58
    4.2.1 建立孤子演化方程  51-52
    4.2.2 光伏暗孤子解  52-55
    4.2.3 光伏亮孤子解  55-58
  4.3 本章小结  58-60
结论  60-61
参考文献  61-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配合物二碘三烯丙基硫脲合镉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7
  2. 芴类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O437
  3. 含Tp~*W/Cu/S超分子簇合成,结构及其性质研究,O611.4
  4. 含Tp~*W/S/Cu簇合物的组装、表征及性能研究,O611.4
  5. 光学差频产生中红外激光和太赫兹辐射的研究,TN241
  6. 激光器线宽对频率转换的影响,TN248
  7. 有机胺为模板的硼磷酸盐的合成与表征,O621.3
  8. 一种低玻璃转化温度的光折变聚合物体系,TN204
  9. 金属有机Au(dmit)_2和Ni(dmit)_2配合物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O437
  10. DMIT类金属有机配合物复合薄膜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O437
  11. 咪唑衍生物构筑的功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O641.4
  12. 非局域空间损耗光孤子的传输特性及其相互作用,O437
  13. Bragg光纤光栅非线性特性研究,TN253
  14. 新型咔唑类吡啶盐的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O621.25
  15. 具有协同给电子体三苯胺衍生物及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光学性质及生物性质研究,O641.4
  16. Ge-Ga-S体系硫卤玻璃的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TQ171.1
  17. 氢键诱导的羧酸—胺复合物的制备与结构研究,O621.3
  18. KBOH和RBOH的晶体合成、生长及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O734
  19. 开壳层Schiff碱类配体与配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DFT研究,O641.4
  20. 杂多钒酸盐电子性质及六钼酸盐NLO性质的理论研究,O641.4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光学 > 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