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甘肃平凉回族体质人类学研究

作 者: 汪东梅
导 师: 何烨;海向军
学 校: 西北民族大学
专 业: 人类学
关键词: 回族成人 活体观察 活体测量 体质特征
分类号: C9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调查甘肃平凉市回族成人265例(男164例,女101例)的体质特征,探讨回族体质状况,积累回族体质人类学数据,寻找民族变迁、融合规律及,为当地医疗卫生、民族工业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活体观察活体测量的方法,对平凉市白庙乡回族265例(男164例,女101例)成人体质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113项指标数据,其中人体测量指标91项,群体遗传学指标22项。对其头面部及其它体部体特征、遗传学指标、皮褶厚度、身体围度和Heath-Carter体型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评价,得出了回族成人群体的体质特征。结果:1.头面部及其他体部特征:平凉市回族男女性头长宽比例均以圆头型为主,(男31.3%、女21.2%),头长高的比例均以正头型为主(男81.7%、女44.24%),头宽高的比例男、女性均以狭头型为主(男49.3%、女55.7%)。形态面类型男性以中面型为主(28.4%)。女性则以阔面型为主(29.3%)。按鼻指数分型:男、女性均以中鼻型为主(男62.9%,女29.9%),狭鼻型女性稍高于男性(男24.3%、女26.4%)。男、女性均以中躯干型为主(男51.9%、女37.1%)。下肢长度与坐高比例呈中等,男性以中腿型(41.6%)为主,女性以中腿型(19.7%)居多。男性身高均值为1674.1mm;女性身高均值为1567.3mm。男、女性身高都以高类型占最大比例(男28.0%、女17.2%)。男性体重均值是59.91kg,女性体重均值是51.58kg。男、女性指距均值(男171.1cm、女158.3cm)明显大于身高均值(男1674.1mm、女1567.3mm)。男女均为中胸型(男50.9、女51.0)、中肩型(男22.6、女22.0)和中骨盆型(男16.6、女17.5)为主。2.遗传学指标特征:男、女性大多数人具有上眼睑皱褶、蒙古褶(男69.0%、71.0%;女63%、74/%);鼻根高度男女性以中高型为主(男70.0%、女49.0%);鼻翼高度男女性多为中型(男54.0%、女26.0/%)。鼻翼男性以宽阔型(56.0%)占绝大多数,女性以狭窄型为主(42%);鼻孔男、女多以宽型(男67%、女61%)较多,鼻孔方向斜型比例占大多数(男83%、女72%);鼻基方向以上翘为主(男50%、女60%),且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均有耳垂,以圆形居多(男48%、女58%);发色以深色、直形为主,男、女性黑色所占比例最高(男90%、女80%)。额头尖型发际男性居多(64%),女性很少(39%);肤色大多数以黄色为主(男45%、女58%)。眼色男、女性以黑褐色居多(男53%、女69%),男女右型优势眼比例占多数(男77%、女74%),眼裂倾斜度男女以水平位为主(男69%、女74%),而眼裂高度男、女多数以中型(男42%、女44%)为主。舌型以卷状(男51%、女63%)居多,三叶舌几乎没有;门齿男、女以铲型占多数(男64%、女67%);下颌以凸形为主(男64%、女69%);男性左手指相互交叉居多(56%),而女性右手指相互交叉居多(74%)男女性习惯用右手(男78%、女78%)。男、女型拇指以直形为主(男82%、女75%),环食长型比例占多数(男89%、女86%),指甲形状男性以长型为主,女性以扁型居多。男性叠臂以右臂为主(56%),女性以左臂居多(61%);叠腿男、女性均以右腿居多(男70%、女71%)。3.皮褶厚度特征:男性的肩胛下位皮褶厚度值最大(11.5mm),皮褶厚度值最小的是二头肌位(3.5mm)。男性的髂前上棘位皮褶值大于三头肌位。男性50岁之前和50岁以后腹部皮下脂肪此年龄段发展处于平稳状态,变化不大。女性全身各部位皮褶厚度值中最大的也是肩胛下位(20.4mm),皮褶厚度值最小的也是二头肌位(7.9mm),但女性的腓肠肌位皮褶值大于面颊部。女性50岁之前腹部皮下脂肪在此年龄段明显堆集增厚;50岁以后则明显下降。4.身体围度特征:男性身体围度值最大的前三项依次为臀围、胸围和腹围,数值均大于900mm。围度值最小的两项分别为前臂围和上臂围,数值均小于300mm。其余项目数值适中。女性身体各部位围度值的大小分布情况与男性相同。男性围度的总体均数中,臀围明显低于女性,腹围和大腿围略低于女性,其余均高于女性。躯干3个围度值中,男女都是臀围值最大,男性的胸围值大于腹围值,女性则相反;腹围值大于胸围值;躯干下部脂肪低于女性;男性上臂最大围与上臂围之差大于女性;男性大腿围与小腿围之差小于女性;上臂长围指数和前臂上臂围指数男性数值均小于女性;而女性的上臂与其前臂相比,上臂围大于前臂围。5. Heath-Carter体型特征:回族男、女性的平均体型值为:男性为(2.7~4.3~2.8),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女性为(4.4~3.2~2.3),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回族男性的体型集中在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偏内胚型的中胚型、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和偏外胚层的中胚层体型,这4种类型占总样本的77.86%。女性体型分布较高的分别为偏外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均衡的内胚层体型、偏中胚型的内胚型和内胚-中胚均衡层体型,这4种类型占总样本的75.3%。男女性体型接近于宁夏回族、临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男女性体型与俄罗斯族体型差异较大,女性与俄罗斯族女性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的特点不同。结论:1.头面部及其他体部特征:平凉市回族成人头型男、女性均以圆头型为主。头长头宽综合分析呈现多数男子以圆的头长配以狭的头宽,女性多呈现以低的头长配以狭的头宽。面部男性呈现中面型,女性以阔面型为主。鼻部男、女性多呈高而圆,属中鼻型。身高男女均以中躯干、中腿型为主。男女以中胸型、中肩型和中骨盆型为主。指距长,体型多属中等型,女性更明显。男女人群接近于北方人群。男性与宁夏回族、东乡族、撒拉族接近,女性与宁夏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接近。2.遗传学指标特征:回族的蒙古褶、上眼睑皱褶、铲型门齿、宽型鼻孔、有耳垂率、卷发率在我国人群中属较低类型。而凸型下颏出现率、有尖型发际在我国人群中属较高类型。鼻梁类型存在着民族间差异,回族凸型鼻梁出现率处于中等水平。3.皮褶厚度特征:男性背部皮下脂肪优于腹部,躯干部皮下脂肪发育状况甚于四肢,而面部皮下脂肪发育略于腹部。女性躯干皮下脂肪发育优于四肢,面部皮下脂肪发育居中。男女性皮下脂肪居中等水平。男性与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接近,远于其他民族;女性与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和宁夏回族接近,远于其他民族。4.身体围度特征:男女性都是臀围值最大,男性的胸围值大于腹围值;女性则相反,腹围值大于胸围值。男女性除头水平围无明显变化外,男性躯干部(胸围、臀围)围度随年龄的增长,先增长再缓慢增长、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腹围随年龄增长,先下降,再增长后缓慢增长的变化趋势;四肢围度随年龄的增长,先缓慢增长,再增长,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女性躯干、四肢围度随年龄的增长,先增长,再缓慢增长,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趋势。与其他民族比较,男女性身体围度与新疆蒙古族、青海的撒拉族的较接近。与围度值较高的俄罗斯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发育水平相差较远。5. Heath-Carter体型特征:平均体型男性属均衡的中胚层体型;女性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男女性体型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体型集中在内胚层-中胚层值的上升、外胚层值的下降,女性的内、中胚层值偏低,外胚层值居中等水平;与其他民族外比较,回族成人体脂含量和骨骼肌肉发育居中等水平、身材较修长,线性度好的特点。

全文目录


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3
前言  13-17
  1.1 我国少数民族体质人类学群体研究状况  13-14
  1.2 甘肃回族简介  14-17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第一部分 头面部及其他体部特征  17-28
  1. 调查对象、方法  17-18
    1.1 对象与分组  17-18
    1.2 调查方法、仪器设备  18
    1.3 质量控制  18
  2. 结果  18-19
  3. 讨论分析  19-20
  4. 结论  20-28
第二部分 遗传学指标特征  28-36
  1. 调查对象、方法  28-29
    1.1 对象与分组  28
    1.2 调查方法、仪器设备  28
    1.3 质量控制  28-29
  2. 结果  29
  3. 讨论分析  29-32
  4. 结论  32-36
第三部分 皮褶厚度特征  36-44
  1. 调查对象、方法  36-37
    1.1 对象与分组  36
    1.2 调查方法、仪器设备  36
    1.3 质量控制  36-37
  2. 结果  37
  3. 讨论分析  37-39
  4. 结论  39-44
第四部分 身体围度特征  44-49
  1. 调查对象、方法  44
    1.1 对象与分组  44
    1.2 调查方法、仪器设备  44
    1.3 质量控制  44
  2. 结果  44-45
  3. 讨论分析  45-46
  4. 结论  46-49
第五部分 Heath-Carter体型特征  49-58
  1. 调查对象、方法  50
    1.1 对象与分组  50
    1.2 调查方法、仪器设备  50
    1.3 质量控制  50
  2. 结果  50-51
  3. 讨论分析  51-52
  4. 结论  52-58
总结  58-59
参考文献  59-68
附录  68-81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81-82
致谢  82

相似论文

  1. 甘肃汉族体质特征与群体遗传学指标研究,Q983
  2. 山东省沿海城市40-59岁超重、肥胖人群的分布、体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G804.49
  3. 宁夏回族的体质特征与其健康及发病关系的研究,R229
  4. 山西省老年网球赛参赛队员体质特征研究,G845
  5.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R259
  6. 乌鲁木齐市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研究,R275
  7. 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与HAART治疗后免疫重建的相关性研究,R259
  8. 辽宁汉族成人头面部形态特征,R394
  9. 新疆高校肥胖学生体质特征和生活方式的研究,G804.49
  10. 大连汉族群体指长及指长比的研究,R322
  11. 从中医体质学说辨析类风湿关节炎,R259
  12. 湘西汉族脑梗死患者与健康成年人指长与指长比的比较研究,R743.33
  13. 俄罗斯族体质人类学研究,Q983
  14. 鞍山市成人手形态的人类学研究,R322
  15. 日本人种论,Q982
  16. 青海省西宁市陶家寨汉晋时期墓地人骨研究,K878
  17. 拉萨藏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研究,R179
  18. 徐州市区成年人体质特征与群众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G812.4
  19. 苏南地区成年人体质现状的调查分析,G804.49
  20. 东北地区青铜时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Q98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