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宜兴市为例

作 者: 王波
导 师: 方斌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景观生态学
分类号: X82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方式的再调整和再优化过程,所安排的重大项目规模大、时间长、涉及面广,实施后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对其进行评估有利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及时对规划方案作必要调整,也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在规划实施中采取一定的保护资源方案,更可以在规划实施前后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甚至避免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基于此,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效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不足。并以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土地利用多样性理论、土地利用干扰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景观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优化布局的关系。进而根据幕景分析法的思路,构建了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充实和丰富了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以宜兴市为研究,以其2005年的现状数据、2009年的土地二次调查数据及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和图件,以及区域人文、经济社会发展资料为数据源,运用斑块密度法估算了2005年、2009年、2020年(自然态)和2020年(干扰态)宜兴市生态环境评价分值,结果各值分别为74.18、71.09、68.97和74.21,可以看出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生态环境质量能够较好的维持在2005年的水平,甚至还略微高于2005年。研究还通过选取相关景观指数,运用景观指数综合法,分别对土地利用总体布局、基本农田布局及交通用地划定进行评价,分析出这三方面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幕景分析的思路,采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借助GIS软件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评价有助于弥补当前评价方法缺乏空间性,评价区域过于宏观,计算过于复杂的不足,可以更直观的展现不同年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差异,为创新评价方法提供了可行方案。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21
  1.1 选题背景  11-12
  1.2 研究意义  12-13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6
    1.3.1 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现状  13
    1.3.2 国外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13-14
    1.3.3 国内土地规划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14-16
  1.4 研究存在的不足  16-17
    1.4.1 研究区域主要是省、市  16
    1.4.2 研究方法缺乏空间性  16-17
    1.4.3 研究只注重总体规划图评价  17
    1.4.4 研究方法计算过于复杂  17
  1.5 研究思路  17-18
  1.6 研究内容  18-19
  1.7 技术路线  19-21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借鉴  21-28
  2.1 相关概念  21-24
    2.1.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21
    2.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1
    2.1.3 幕景分析法  21-22
    2.1.4 景观与土地关系内涵  22-24
  2.2 基础理论借鉴  24-28
    2.2.1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4-25
    2.2.2 土地利用多样性理论  25-26
    2.2.3 土地利用干扰理论  26-27
    2.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7-28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基础数据处理  28-34
  3.1 研究区概况  28-30
    3.1.1 自然地理概况  28-29
    3.1.2 社会经济概况  29
    3.1.3 规划概况  29-30
  3.2 基础数据处理  30-34
    3.2.1 地类合并  30-32
    3.2.2 自然态预测  32-34
第四章 斑块密度分布法应用  34-42
  4.1 方法概况  34
  4.2 斑块密度PD计算  34-35
  4.3 初始分值f计算  35
  4.4 面积范围权重w_1确定  35-36
  4.5 用地类型权重w_2确定  36
  4.6 研究区测算结果分析  36-40
  4.7 斑块密度分布法小结  40-42
第五章 景观指数综合法应用  42-59
  5.1 方法概况  42
  5.2 粒度选择  42-45
  5.3 景观层次和指数选择  45-48
    5.3.1 景观层次选择  45
    5.3.2 景观指数选择  45-47
    5.3.3 廊道指数选择  47-48
  5.4 缓冲区分析  48-49
  5.5 研究区测算结果分析  49-58
    5.5.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测算结果分析  49-55
    5.5.2 基本农田划定测算结果分析  55-56
    5.5.3 交通线路划定测算结果分析  56-58
  5.6 景观指数综合法小结  58-59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59-61
  6.1 主要结论  59
  6.2 研究展望  59-61
    6.2.1 可能的创新  59-60
    6.2.2 今后的展望  60-61
参考文献  61-66
参与科研项目及成果  66-67
致谢  67

相似论文

  1.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2. 公路环境影响公众参与评价量化模型研究,U41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回应机制”研究,X820.3
  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实施现状的考察分析,X820.3
  5. 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探索-以长春市总体规划为例,X820.3
  6. 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审批中的听证制度研究,D922.68
  7.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社区生态网络构建与空间结构研究,X171
  8. 基于GIS的硅砂矿土地复垦规划及其生态评价,X826
  9.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X-01
  10.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研究,X820.3
  11. 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问题研究,X820.3
  12. 考虑环境影响评估的中小城镇电网规划研究,TM715
  13. 基于LE-PSR的乡村生态环境评价研究,X820.2
  14. 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问题研究,X820.3
  15. 基于GIS的京沪高速铁路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16.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技术优化研究,X322
  17. 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实践研究,X820.3
  18.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X820.3
  19. 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X820.3
  20.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法律制度研究,X820.3
  21. 区域开发累积影响评价研究,X82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一般性问题 > 环境影响评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