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唯物史观视野下以人为本问题研究

作 者: 石忠华
导 师: 郭凤志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价值观 以人为本
分类号: D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问题是历史观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引起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广泛热议。本文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人在历史上的主体地位和历史创造责任与人的价值享用的对立统一关系的阐明,在理论上系统深入阐述社会发展中“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基本观点,以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角度来阐释以人为本问题。本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人为本释义。解析以人为本的涵义,并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历史梳理,以此厘清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与以往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关系。第二部分,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解读。从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角度阐述人民群众既是历史创造主体又是价值享用主体,在此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思想只有在历史观与价值观相统一的立场上才能得到全面正确理解。第三部分,坚持“以人为本”应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贡献与满足、权利与义务、目的与手段三个层面阐述了应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引言  7-8
一、以人为本释义  8-17
  (一) 以人为本语境中“人”和“本”的含义  8-10
  (二) 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多维理解  10-14
  (三)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基本蕴含  14-17
二、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解读  17-23
  (一) 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思想  17-18
  (二)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  18-19
  (三) 历史观与价值观辩证统一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19-23
三、坚持“以人为本”应处理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关系  23-26
  (一) 贡献与满足的关系  24
  (二)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4-25
  (三)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25-26
结语  26-27
参考文献  27-29
后记  29

相似论文

  1. 当代中国消费价值观的伦理分析,F014.5
  2. 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指导问题研究,G717.38
  3.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4.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5. 当代流行文化对“90后”价值观的影响研究,C913.5
  6. 一元主导下的多维和谐,D61
  7.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叙事研究,G222
  8. 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G633.96
  9. 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0.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思考,F272
  11.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的缺失与张扬,G641
  12. 儿童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G641
  13. 论实践标准的与时俱进性,D61
  14. NGO视野中的明清晋商行会,D691
  15. 不同利益主体的教育价值观研究,G40
  16. 青少年价值观的迷失与教育拯救,G41
  17. 论唯物史观在中国的百年发展,B03;D61
  18. 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思想体系及其历史地位,B26
  19. 维柯与马克思历史哲学比较研究,A811
  20. 唯物史观的两种发展路径及反思,B03
  21.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G633.5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