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家湾东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作 者: 钟东
导 师: 赵其华; 王作堂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滑坡 成因机制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评价 防治对策
分类号: P64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三峡库区的地质环境容量十分有限,区内暴雨、洪水频繁,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的成灾条件显著。长期以来,该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之一。自2006年坝前水位达到156m以来,按计划蓄水至175m水位,且至今保持库水位在145m~175m之间波动。库区水位的总体上升和周年波动、大量移民工程的兴建将使众多原本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山体斜坡失稳,形成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直接影响到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和三峡工程的安全。唐家湾东滑坡位于长江巫峡出口北岸,随着三峡大坝蓄水,官渡口移民新建镇即位于该滑坡的中后部一带,且所有建筑物均置于滑体中后部,加上库水位的上升和汛期库水位的大幅下降,滑坡开始复活,对新建镇存在着严重威胁,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实地勘察的基础上,阐述了唐家湾东滑坡的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及滑坡特征;对滑坡的变形特征与复活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做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滑坡的治理范围,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对滑坡进行防治对策研究。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滑坡区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质结构、地形条件、地下水、降雨、地震与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与控制。(2)研究表明:在暴雨、库区水位上升作用下,边坡土体比重变大,抗剪强度变低,极可能引起古滑坡失稳形成新的滑坡。(3)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唐家湾东滑坡在现状条件下基本稳定,但在自重+地表荷载+坝前水位从175m降至145m+20年一遇暴雨(q枯)时稳定性将大大降低而处于欠稳定状态,有失稳的可能;最终重点对中后部滑体和次级滑体并且兼顾整个滑体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标本兼治,从而消除或减轻滑坡灾害隐患。(4)滑坡区提出“主体(锚拉)抗滑桩+格构护坡+前缘重力式挡墙+截水+后缘预应力锚索格构”的治理措施,消除唐家湾东滑坡的安全隐患。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7
目录  7-10
第1章 引言  10-21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0-12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8
    1.2.1 滑(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16
    1.2.2 古滑坡方面的研究现状  16-17
    1.2.3 滑坡治理工程研究现状  17-18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8-21
    1.3.1 研究思路  18-19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9-21
第2章 自然地质环境条件  21-27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
  2.2 地形地貌  21-22
  2.3 地层岩性  22-23
  2.4 地质构造  23-25
  2.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5-26
  2.6 人类工程活动  26-27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  27-44
  3.1 滑坡地形地貌  27-28
  3.2 滑坡空间形态  28-31
    3.2.1 滑坡边界特征  28-30
    3.2.2 滑面形态特征  30
    3.2.3 滑体厚度空间变化  30-31
  3.3 滑坡物质组成特征  31-36
    3.3.1 滑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1
    3.3.2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1-35
    3.3.3 滑床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5-36
  3.4 滑坡水文地质条件  36-38
    3.4.1 地下水  36-37
    3.4.2 地表水  37-38
  3.5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8-44
    3.5.1 滑体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8
    3.5.2 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  38
    3.5.3 滑床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38-43
    3.5.4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43-44
第4章 滑坡变形特征与复活机制研究  44-53
  4.1 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44-45
  4.2 古滑坡判定依据  45-47
  4.3 复活机制研究  47-53
    4.3.1 复活机制分析  47-52
    4.3.2 发展破坏模式分析  52-53
第5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3-64
  5.1 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与判断  53
  5.2 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与分析  53-61
    5.2.1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的确定  53-55
    5.2.2 计算剖面的选取  55-56
    5.2.3 荷载组合与计算工况的确定  56-57
    5.2.4 计算参数的确定  57-58
    5.2.5 计算结果  58-61
  5.3 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评价  61
  5.4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61-64
    5.4.1 滑坡稳定状态分级标准  61
    5.4.2 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61-64
第6章 滑坡防治对策研究  64-71
  6.1 防治工程设计目标与原则  64-65
    6.1.1 滑坡防治工程目标  64
    6.1.2 滑坡防治工程原则  64-65
  6.2 防治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65-66
  6.3 防治工程设计优化  66-71
    6.3.1 设计指标  66-68
    6.3.2 防治工程设计优化  68-71
结论与建议  71-73
致谢  73-74
参考文献  74-76

相似论文

  1. 新疆柴窝堡湖2005年-2009年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X832
  2. 青藏铁路沿线滑坡危险性评估,P642.22
  3. 临沂市北城新区地热水成因机制及赋存规律研究,P314
  4. 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与应用研究,TD355
  5. 振清二标K29+450~K29+900段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U418.52
  6.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TD824.7
  7. 开采沉陷可视化技术及在建筑用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TD325
  8. 遗传算法优化BP网络在滑坡灾害预测中的应用研究,P642.22
  9. 三峡库区库水与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复活判据研究,P642.22
  10. 超临界水系统频域稳定性分析,TL35
  11. 宁强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P694
  12. 潘集寨滑坡稳定性与治理方案分析研究,P642.22
  13.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稠油成因及油源对比,P618.13
  1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边坡岩体力学参数反分析,TP183
  15. 山区公路滑坡灾害的研究与防治,U418.55
  16. 基于WebGIS的滑坡监测信息管理及灾害空间预测,P642.22
  17. 滑坡主体介质激电特征的物理模拟与仿真实验研究,P642.22
  18. 爆破振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P642.22
  19. 优势渗流通道对黄土斜坡稳定性影响研究,TU43
  20. 印台山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分析,P642.22
  21. 勉县膨胀土滑坡特征及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P642.2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 滑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