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可持续发展下的林芝人口研究

作 者: 姚晓涛
导 师: 贾金荣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林芝 区域经济 人口资源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C924.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紧缺,人口问题的本质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相适应的问题。人口可持续发展对我国有十分特殊的意义。林芝地处西藏东南,是全国自然资源最密集的地方之一,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林芝乃至西藏人口问题一方面与全国具有共同性,如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压力,并对资源、环境产生起来越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林芝农村人口方面的问题具有历史因素和特殊性,如人口总体规模不大,以藏族人口为主体,地处边疆,地广人稀,现有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尚需一定规模人口等。特殊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使得林芝人口问题在整个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必须把解决人口问题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的关系,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保持人口同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平衡关系。研究林芝的区域发展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区域产业开发和布局应突出重点,有序推进,这才能带动全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林芝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与定位资源的价值及地位,同时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吸收、消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尝试适度规模经营的集约化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本论文采取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方式,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口发展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林芝区域经济与人口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林芝区域可持续发展下的人口发展进行研究,提出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合理有序地发展人口,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优生优育三大事业,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生存质量;强化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优先发展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农牧区办学条件,合理布局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大农村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力度,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术能力。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生产能力的持续上升,逐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减少农业内部的人口压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和效益。引导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林芝地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拓宽消费渠道,实现可持续消费,不断建立有西藏特色的人文、自然旅游景点,使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在确保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的同时,保持人均能源及原材料消耗不再增加,并减少有害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引导群众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导论  9-12
  1.1 选题背景  9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0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0
  1.4 本文主要内容  10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0-11
  1.6 论文存在的不足  11-12
第二章 区域经济和人口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  12-19
  2.1 可持续发展概念界定  12-13
    2.1.1 可持续发展  12
    2.1.2 可持续发展观  12-13
  2.2 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  13-19
    2.2.1 人口问题  13-14
    2.2.2 人口发展与经济、环境的承受能力  14-15
    2.2.3 人口状况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途径  15-16
    2.2.4 人口质量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16-18
    2.2.5 人口可持续发展  18-19
第三章 林芝人口与经济发展现状  19-25
  3.1 林芝人口总量变迁  19-20
  3.2 提高林芝人口质量  20-21
  3.3 林芝经济发展  21-22
  3.4 林芝的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  22-23
  3.5 林芝自然资源承载能力  23-25
第四章 林芝人口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25-29
  4.1 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25-26
    4.1.1 人口过剩导致资源供给不足  25
    4.1.2 人口过快增长加大对经济发展的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  25
    4.1.3 人口过剩抑制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5-26
    4.1.4 人口数量发展的速度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生态破坏严重  26
  4.2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26-27
  4.3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带来的挑战  27
  4.4 经济发展低水平  27-29
    4.4.1 粗放的工业生产经营  27-28
    4.4.2 原始落后的农牧业生产方式  28
    4.4.3 独特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人口生存方式  28-29
第五章 经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林芝人口发展政策建议  29-31
  5.1 逐步提高人口素质  29
  5.2 积极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  29-30
  5.3 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  30
  5.4 形成健康科学的消费模式  30-31
参考文献  31-32
致谢  32-33
作者简介  33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8.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9.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0.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1.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2.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3.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14.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15.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16. 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研究,F832;F205
  17.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18.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9. 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合作的战略与对策研究,F351.2
  20.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TV213.4
  21.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X2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人口学 > 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 > 中国人口 > 人口调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