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古以来的开合口研究

作 者: 张平忠
导 师: 马重奇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中古以來 開合口 五音 演變
分类号: H1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開口與合口,是漢語音韻學上指稱語音的一對區別性特徵。語音系統的發展演變,會在開合口變化中得到相應體現。因而,研究開合的變化過程有助於揭示語音的發展規律。文章以歷史串聯法和共時參證法為主要手段,輔以音理分析法和内部分析法,分隋唐、兩宋、金元、明清和現代五個階段,對中古以來開合口的演變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和分析。開合口的歷史演變與五音聲母的變化關係密切,相互影響。中古以來,五音韻字在語音發展歷程中有六組成系列地由開口變為合口,八組成系列地由合口變為開口。開合口的發展變化是不平衡的。這種不平衡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五音分佈上開合變化的不平衡;二是在時代層面上開合變化的不平衡。開合口的演變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是開合的變化與五音聲母有密切的關係,聲母不同,開合口演變的方向也不同。二是語音結構的系統性力求發生開合互轉的韻字在數量上保持大體相當,以有效維持開合口的對立結構。另外,齒音和舌上音韻字從兩宋開始就在聲母的作用下發尘由細變洪的離散式音變。其中,精組字在精見兩組聲母顎化後,出現了離散式音變的中斷。到了現代,這種離散式音變已大體完成。文章通過全面系統地分析研究從隋唐到現代各個時代層面上語音的開合口變化並進行縱向的歷史比較,從開合口的角度描繪漢語語音的變化軌跡,探尋開合演變的緣由,探討漢語語音的發展規律。这對於豐富漢語語音史具有一定的意義,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漢語語音系統的發展變化提供了一份可資參考、較有價值的語言材料。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5
中文文摘  5-14
第1章 緒論  14-20
  1.1 前人對開合口的研究述評  14-16
  1.2 本課題研究所選擇的材料  16-17
  1.3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和學術意義  17-20
第2章 隋唐時期的開合口  20-86
  2.1 隋唐時期的五音聲母  20-29
    2.1.1 隋唐五音聲母辨析  23-29
  2.2 《韻鏡》和《七音略》  29-42
    2.2.1 《韻鏡》和《七音略》開合口比較研究  30-36
    2.2.2 等位的辨析  36-40
    2.2.3 《韻鏡》和《七音略》韻字的校正  40-42
  2.3 隋唐時期四等與開合口  42-86
    2.3.1 隋唐時期開合口情況  42-73
    2.3.2 隋唐時期四等與開合口情況  73-86
第3章 兩宋時期的開合口  86-126
  3.1 《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  86-113
    3.1.1 兩宋時期的五音聲母  86-88
    3.1.2 《四聲等子》和《切韻指掌圖》開合口比較研究  88-113
  3.2 兩宋時期四等與開合口情況  113-122
    3.2.1 兩宋時期韻部開合等位分佈情況  114-115
    3.2.2 兩宋時期三十六字母等位分佈情況  115-116
    3.2.3 兩宋時期聲韻開合搭配情況  116-122
  3.3 兩宋時期四等與開合口的演變小結  122-126
    3.3.1 韻部的合併  122
    3.3.2 特殊等位的問題  122-123
    3.3.3 入聲的消變  123
    3.3.4 開合的演變  123-126
第4章 金元時期的開合口  126-170
  4.1 《五音集韻》和《經史正音切韻指南》  126-159
    4.1.1 金元時期的五音聲母  127-128
    4.1.2 《五音集韻》和《經史正音切韻指南》開合口比較研究  128-159
  4.2 金元時期四等與開合口情況  159-166
    4.2.1 金元時期韻部開合等位分佈情況  159-160
    4.2.2 金元時期聲韻開合搭配情況  160-166
  4.3 金元時期四等與開合口的演變小結  166-170
    4.3.1 韻部的合併  166
    4.3.2 特殊等位的問題  166
    4.3.3 入聲的消變  166
    4.3.4 開合的演變  166-170
第5章 明清時期的四呼  170-200
  5.1 《韻法直圖》、《韻法橫圖》和《切韻正音經緯圖》  170-175
    5.1.1 《韻法直圖》的五音與四呼  171-173
    5.1.2 《韻法横圖》的五音與四呼  173
    5.1.3 《切韻正音經緯圖》的五音與四呼  173-175
  5.2 明清時期三種韻圖的開、齊、合、撮四呼比較研究  175-197
  5.3 明清時期開合口的演變小結  197-200
    5.3.1 隋唐為合口明清變開口  198
    5.3.2 隋唐為開口明清變合口  198-200
第6章 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四呼  200-216
  6.1 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系統  200
  6.2 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與四呼的關係  200-201
  6.3 現代漢語普通話聲母與四呼的演變規律及例外  201-213
    6.3.1 隋唐開口一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01-203
    6.3.2 隋唐開口二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03-205
    6.3.3 隋唐開口三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05-208
    6.3.4 隋唐開口四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08-209
    6.3.5 隋唐合口一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09-210
    6.3.6 隋唐合口二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10
    6.3.7 隋唐合口三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10-213
    6.3.8 隋唐合口四等韻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呼法  213
  6.4 現代漢語普通話四呼演變小結  213-216
    6.4.1 隋唐開口韻變為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合口呼  213-214
    6.4.2 隋唐開口韻變為現代漢語普通話的撮口呼  214
    6.4.3 隋唐合口韻變為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開口呼  214
    6.4.4 隋唐合口韻變為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齊齒呼  214-216
第7章 總論  216-224
  7.1 五音聲母變化對開合口歷史演變的影響  216-218
    7.1.1 唇音聲母變化與二呼、四呼演變的關係  216
    7.1.2 舌齒音聲母變化與二呼、四呼演變的關係  216-218
    7.1.3 牙喉音聲母變化與二呼、四呼演變的關係  218
  7.2 二呼、四呼的歷史演變對五音聲母變化的影響  218-219
    7.2.1 二呼、四呼的演變與齒音聲母的變化  218
    7.2.2 二呼、四呼的演變與牙喉音聲母的變化  218-219
  7.3 小結  219-224
    7.3.1 中古以來開合口演變概述  219-223
    7.3.2 開合演變的不平衡性與規律性  223-224
附錄1  224-286
參考文獻  286-292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292-293
致謝  293-294
個人簡歷  294-295

相似论文

  1. 五音戏中的女性情结,J825
  2. 《台湾十五音辞典》音系研究,H17
  3. 《乌字十五音》音系研究,H11
  4. 《台湾十五音字母》音系研究,H177
  5. 《台湾十五音及字母详解》音系研究,H17
  6. 战国文字宀部字研究,H121
  7. 中古以来知、荘、章三系声母发展演化研究,H116
  8. 五音戏叙论,J825
  9. 论五音戏的艺术特征及传承与发展,J825
  10. 姓氏词特殊读音考辨,H116
  11. 《朱子语类》異形词举隅,H141
  12. 中古反义並列複音词词义演变研究,H131
  13. 《韵学集成》与《集韵》、《五音集韵》关系考证,H113
  14. 《五音集韵》研究,H113
  15. 晏子故事研究,I206.2
  16. 魏晋南北朝亲属称谓研究,H131
  17. 《潮语十五音》音系研究,H17
  18. 《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音系之比较研究,H11
  19. 蔡家洼五音大鼓及其曲种渊源的音乐学考察,J617.9
  20. 关于吕剧与五音戏主体唱腔的比较研究,J617.5
  21. 中古音“等”的研究,H113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音 > 中古语音(魏晋南北朝―宋语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