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及中西医学体质学说比较研究

作 者: 马晓峰
导 师: 王琦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基础理论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学术发展史 中西医学比较 体质学说
分类号: R22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07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学对体质的研究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然而,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去探索其学术发展历程及规律者,至今尚未见到。本课题第一部分,首先是根据中医体质学术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在明确分期原则及具体依据的基础上,将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历程客观划分为六个历史阶段,并阐明其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其次是以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基轴,对相关人物、相关著作进行系统研究。具体分期如下:先秦至西汉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初步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书中蕴含了大量关于中医体质学术的内容,最早对人类的体质特征、体质形成、体质变化、体质类型、体质与疾病的易感性、体质在诊断中的意义、体质对遣方用药的影响、体质与养生、体质与疾病预防等理论要素进行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医体质学术理论的基础。东汉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应用的初步开创时期,以《伤寒杂病论》为代表。该书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作为我国第一部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临床巨著,该书对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贡献在于从体质类型、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辨证、体质与治法方药、体质与病证转归及预后等方面把体质理论与临床应用结合起来,使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体质理论得到进一步积累与发展,许多著名医家为之做出了重要贡献。突出的有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以及《脉经》中对不同体质脉象的表述为中医体质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特禀质的描述丰富了体质病因理论;孙思邈在体质与饮食养生的研究方面有着突出贡献;钱乙在小儿体质方面提出很多著名论点,为后世对小儿体质的认识和干预提供了临床依据;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对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金元时期,中医体质理论有了新的突破。金元四大家各自提出了独特而又符合中医临床实际的体质学术理论。刘完素“治病求本”思想实际上是以体质为本的思想;他对老年体质也有新论,认为多为“气衰”及“阴虚阳实”之体。张从正在体质理论的应用方面阐述了祛邪即扶正的辨证关系;还提出了“养生当论食补”的体质养生理论。李东垣特别强调饮食失调对体质的影响,指出脾胃虚损是形成气虚体质的重要因素,并首创调治气虚体质的益气升阳法。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还对阴虚体质的调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明清时期,在以张介宾和叶桂为首的众多医家共同努力下,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成熟。这一时期的医家更侧重于研究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辨证、体质与治疗用药等的关系,从中医临床角度深化了《黄帝内经》对体质差异性的认识。在体质分类上,也转向了临床病理体质的分类法,从而更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医体质理论得到更快发展和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时期,但依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学术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在以王琦为代表的广大中医体质研究者持续三十年的不懈努力下,中医体质学术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伴随着中医体质学的创立,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得以构建,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1978年《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论文发表以及1982年《中医体质学说》专著问世,标志着中医体质由历代散在的论述成为一种专门的中医学说。1995年《中医体质学》专著出版,标志着中医体质理论体系得到了初步构建,中医体质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分支学科。2005年“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标志着中医体质研究得到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进入了国家最高科研层次。2008年1月“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的研究及其应用”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如今的中医体质学研究,正以自身主体性与开放相容性为发展模式,以新兴交叉学科的面貌,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异军突起,必将对中医药临床实践、养生、预防及康复医学产生深远影响,也必将成为与国际医学对接的新理论。东西方两大医学体系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内容和风格。认识二者之间的差异,寻求双方可以交融的共同点,将对中医学的发展,特别是使中医学尽早成为世界主流医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群中的个体差异及不同体质状态是一种复杂的生命现象,也是世界医学界长久以来共同关注的问题。自古至今,中西方学者关于人类体质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认识,其中有不少思想和理论至今仍对医学实践有着重要和深刻的指导意义。本课题第二部分即对比研究中西方医学在人类体质学术思想方面的异同点,探寻二者之间在较深层面和核心内容的交融点、互补面,以期能对今后的中西医学研究、发展和交流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促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无论是从古代《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体质理论、还是从近现代中西方体质学术思想的比较中都能够看出,西方学者对个体差异现象的认识与中医体质研究者的认识目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大不同。与中医体质学根据人的形态、功能、心理等特征,综合的、动态的、整体的来认识人体的差异现象,并从中寻找个体体质间的差异规律相比较而言,西方学者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是从生命活动的某一方面,从某一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差异规律。具体来讲,西方学者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多是从个体的行为表现、心理活动特征方面入手,多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对人体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导临床治疗与预防康复。而中医体质学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可广泛应用于有效的中医临床指导和养生康复实践。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2
ABSTRACT  12-15
前言  15-17
第一部分 中医体质学研究概况(综述)  17-24
  1 理论研究  17-18
    1.1 体质相关概念与基本原理的研究  17
      1.1.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17
      1.1.2 “体质”的概念  17
      1.1.3 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  17
    1.2 体质分型研究  17-18
      1.2.1 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17-18
      1.2.2 体质分类标准研究  18
    1.3 体质与证的关系  18
  2 临床应用研究  18-20
    2.1 体质类型与疾病关系研究  18-19
    2.2 体质治疗学研究  19
      2.2.1 体质与治则关系的研究  19
      2.2.2 体质可调性研究  19
    2.3 体质药物学研究  19
    2.4 体质预防学研究  19-20
  3 基础研究  20-22
    3.1 体质与遗传基础的研究  20
    3.2 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21
    3.3 不同体质类型特征的研究  21
    3.4 体质可调性基础研究  21-22
  4 展望  22
  参考文献  22-24
第二部分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简史  24-105
  1 绪论  24-30
    1.1 体质与中医体质学  24-25
      1.1.1 中医体质的概念  24
      1.1.2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性质与研究范畴  24-25
        1.1.2.1 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24-25
        1.1.2.2 中医体质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范畴  25
    1.2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的性质与任务  25-26
      1.2.1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的性质  25-26
      1.2.2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的研究任务  26
    1.3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关键  26-27
      1.3.1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的研究方法  26-27
      1.3.2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史研究的技术关键  27
    1.4 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历史分期  27-29
    参考文献  29-30
  2 先秦至西汉时期——中医体质理论的初步形成  30-45
    2.1 《黄帝内经》出现的历史背景  30-31
      2.1.1 中医学的最初起源  30
      2.1.2 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医学发展的特点  30-31
      2.1.3 秦、西汉时期的社会状况及医学发展的特点  31
    2.2 《黄帝内经》体质理论深刻的哲学渊源  31-35
      2.2.1 精气学说与中医学精气神生命观  32-33
      2.2.2 阴阳学说及其对中医学的渗透  33-34
      2.2.3 五行学说及其与中医学的结合  34-35
    2.3 《黄帝内经》体质学术思想  35-43
      2.3.1 对体质形成的认识  35-38
        2.3.1.1 先天因素对体质形成的影响  35-36
        2.3.1.2 后天因素对体质形成的作用  36-38
          2.3.1.2.1 自然环境因素  36
          2.3.1.2.2 饮食因素  36-37
          2.3.1.2.3 年龄因素  37
          2.3.1.2.4 性别差异因素  37-38
          2.3.1.2.5 社会环境因素  38
      2.3.2 体质分型理论  38-41
        2.3.2.1 根据阴阳学说划分体质类型  38-39
        2.3.2.2 根据五行学说划分体质类型  39-40
        2.3.2.3 依据人体的形态和功能特征划分体质类型  40
        2.3.2.4 根据人的心理特征划分体质类型  40-41
      2.3.3 对体质与疾病关系的认识  41-43
        2.3.3.1 体质与发病  41
        2.3.3.2 体质与疾病的传变和转归  41-42
        2.3.3.3 辨质论治诊疗思想的提出  42-43
      2.3.4 体质与治未病  43
    2.4 小结  43-44
    参考文献  44-45
  3 东汉时期——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应用的初步开创  45-50
    3.1 《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45-46
      3.1.1 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  45
      3.1.2 作者生平  45-46
    3.2 《伤寒杂病论》体质学术思想  46-49
      3.2.1 对体质类型的表述  46-47
      3.2.2 对体质与发病的认识  47-48
        3.2.2.1 体质决定发病与否  47
        3.2.2.2 体质决定发病的性质  47
        3.2.2.3 体质决定发病的部位  47-48
      3.2.3 对体质与疾病转归的认识  48
        3.2.3.1 体质决定疾病传变与否  48
        3.2.3.2 体质决定疾病传变的趋向和性质  48
        3.2.3.3 体质决定疾病的预后  48
      3.2.4 对体质与治疗的认识  48-49
        3.2.4.1 体质决定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48-49
        3.2.4.2 不同体质的用药禁忌  49
    3.3 小结  49
    参考文献  49-50
  4 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体质理论的进一步积累与发展  50-60
    4.1 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50-51
      4.1.1 三国至两宋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50-51
      4.1.2 三国至两宋时期中医学发展概况  51
    4.2 中医体质理论的进一步积累和发展  51-58
      4.2.1 对不同体质脉象的认识  51-52
      4.2.2 对体质与病因、证候相关性的认识  52-53
        4.2.2.1 《诸病源候论》中的体质理论  52
        4.2.2.2 《伤寒总病论》中的体质理论  52-53
      4.2.3 对特殊人群体质的认识  53-56
        4.2.3.1 对小儿体质的认识  53-55
          4.2.3.1.1 《颅囟经》对小儿体质的认识  53-54
          4.2.3.1.2 《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体质的认识  54-55
        4.2.3.2 对妇人体质的认识  55
        4.2.3.3 对老人体质的认识  55-56
      4.2.4 对体质与方药应用的认识  56-57
        4.2.4.1 《肘后方》中的体质方药理论  56
        4.2.4.2 《本草经集注》中的体质方药理论  56-57
        4.2.4.3 《外台秘要》中的体质方药理论  57
      4.2.5 体质与养生的关系  57-58
    4.3 小结  58-59
    参考文献  59-60
  5 金元时期——中医体质理论的不断创新  60-70
    5.1 金元时期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60-63
      5.1.1 金元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  60
      5.1.2 金元四大家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  60-63
        5.1.2.1 政府对医学的重视直接促进了医学的普及与提高  61
        5.1.2.2 印刷业的繁荣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61-62
        5.1.2.3 文化中心的南移为医家开拓了新的思路  62
        5.1.2.4 “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为金元四大家提供了理论研究的方法  62-63
    5.2 金元四大家对体质理论创新的贡献  63-69
      5.2.1 刘完素的体质学术思想  63-64
        5.2.1.1 刘完素的“火热论”  63-64
        5.2.1.2 刘完素对中医体质理论的创新  64
          5.2.1.2.1 以人的体质为本的思想  64
          5.2.1.2.2 老年体质“气衰”及“阴虚阳实”论  64
      5.2.2 张从正的体质学术思想  64-65
        5.2.2.1 张从正的“攻邪论”  64-65
        5.2.2.2 张从正对中医体质理论的创新  65
          5.2.2.2.1 祛邪即扶正  65
          5.2.2.2.2 养生当论食补  65
      5.2.3 李杲的体质学术思想  65-67
        5.2.3.1 李杲的“脾胃论”  66-67
        5.2.3.2 李杲对中医体质理论的创新  67
          5.2.3.2.1 饮食失调对体质的影响  67
          5.2.3.2.2 对气虚体质的形成及调治方法的认识  67
      5.2.4 朱震亨的体质学术思想  67-69
        5.2.4.1 朱震亨的“相火论”与“阳有余阴不足论”  67-68
          5.2.4.1.1 “相火论”  68
          5.2.4.1.2 “阳有余阴不足论”  68
        5.2.4.2 朱震亨对中医体质理论的创新  68-69
          5.2.4.2.1 对阴虚体质形成因素的认识  68
          5.2.4.2.2 对阴虚体质调治方法的认识  68-69
    5.3 小结  69
    参考文献  69-70
  6 明清时期——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应用的日趋成熟  70-82
    6.1 明清时期中医体质学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70-71
      6.1.1 明代社会发展状况及医学发展特点  70
      6.1.2 清代社会发展状况及医学发展特点  70-71
    6.2 明清时期中医体质理论临床应用的日趋成熟  71-77
      6.2.1 明清时期对体质差异现象的认识  71-75
        6.2.1.1 张介宾对体质差异现象的重视  71-72
        6.2.1.2 吴有性对体质差异与发病类型关系的认识  72
        6.2.1.3 徐大椿对体质差异现象的论述  72-73
        6.2.1.4 叶桂、华岫云对体质差异现象的观察与划分  73
        6.2.1.5 陈念组对体质差异与发病及治疗手段的关系的认识  73-74
        6.2.1.6 周学海对体质差异与疾病治疗关系的创见  74
        6.2.1.7 章楠辨体论治思想的提出  74-75
      6.2.2 明清时期的体质分类法  75-77
        6.2.2.1 脏象阴阳分类法  75
        6.2.2.2 阴阳属性分类法  75-76
        6.2.2.3 阴阳虚实分类法  76
        6.2.2.4 其他体质分类法  76-77
    6.3 明清时期在体质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医家  77-80
      6.3.1 张介宾  77-78
        6.3.1.1 张介宾生平及主要学术成就  77
        6.3.1.2 张介宾的体质理论  77-78
          6.3.1.2.1 体质差异的脏象阴阳分类法  77-78
          6.3.1.2.2 对体质形成的认识  78
          6.3.1.2.3 “中年振基”理论  78
          6.3.1.2.4 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新见解  78
      6.3.2 叶桂  78-80
        6.3.2.1 叶桂生平及主要学术成就  78-79
        6.3.2.2 叶桂的体质理论  79-80
          6.3.2.2.1 首次明确提出“体质”一词  79
          6.3.2.2.2 提出贴近临床的阴阳属性体质分类法  79
          6.3.2.2.3 对老年体质的认识  79-80
          6.3.2.2.4 对辨体质论治的重视  80
    6.4 小结  80
    参考文献  80-82
  7 二十世纪70 年代至今——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构建、发展和不断完善  82-105
    7.1 中医体质学创建的时代背景  82-84
      7.1.1 医学模式的转变  82-83
      7.1.2 医学研究方向的转变  83
      7.1.3 中医学研究思路的突破  83-84
    7.2 二十世纪70 年代后期至80 年代——中医体质学说的提出和确立  84-86
      7.2.1 《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的发表——中医体质学说的提出  84-85
      7.2.2 《中医体质学说》的出版——中医体质学说得到确立  85-86
        7.2.2.1 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  85
        7.2.2.2 七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  85-86
      7.2.3 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学术研讨会的召开  86
    7.3 二十世纪90 年代——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86-92
      7.3.1 “中医痰湿(肥胖)体质的基础研究”——痰湿体质定量规范化标准的建立  86-87
      7.3.2 《中医体质学》出版——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87-91
        7.3.2.1 中医体质学基本概念的确定  87
        7.3.2.2 中体质学基本原理的确立  87-88
        7.3.2.3 体质分型方法及标准  88-89
          7.3.2.3.1 体质分型方法  89
          7.3.2.3.2 体质分型标准  89
        7.3.2.4 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89-90
        7.3.2.5 体质与证候的关系  90
        7.3.2.6 体质与治疗的关系  90-91
          7.3.2.6.1 体质与治则  90-91
          7.3.2.6.2 体质与方药  91
        7.3.2.7 体质与疾病预防的关系——“三级预防学说”的提出  91
      7.3.3 现代研究方法的引入  91-92
    7.4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中医体质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92-101
      7.4.1 中医体质学基本概念的明确界定  93-95
        7.4.1.1 中医体质学科概念的明确界定  93
        7.4.1.2 中医体质概念的明确表述  93
        7.4.1.3 中医体质与证候概念的界定  93-95
      7.4.2 三个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  95
      7.4.3 中医体质分类及其判定标准的确定以及三项体质辨识技术的开发  95-99
        7.4.3.1 中医9 种基本体质类型的确定  96-97
        7.4.3.2 中医9 种基本体质类型判定标准的制定  97-98
        7.4.3.3 三项体质辨识新技术的开发  98-99
      7.4.4 四个个体差异特征群的提炼  99
      7.4.5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提出  99
      7.4.6 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的提出  99-100
      7.4.7 中医体质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  100-101
        7.4.7.1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体质研究中的应用  100
        7.4.7.2 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深入开展  100-101
    7.5 中医体质学研究展望  101-102
    7.6 小结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05
第三部分中西医学体质学说比较研究  105-122
  1 中医和西医——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  105-108
    1.1 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异同点  105-106
    1.2 中西医学比较的目的和意义  106-107
    1.3 中西医学体质学说比较的目的和意义  107
    参考文献  107-108
  2《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体质学说比较  108-114
    2.1 希波克拉底与《希波克拉底文集》  108-110
      2.1.1 希波克拉底的生平  108
      2.1.2 《希波克拉底文集》简介  108
      2.1.3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体质学说  108-110
        2.1.3.1 对个体差异性的认识  108-109
        2.1.3.2 对体质形成的认识  109-110
          2.1.3.2.1 环境、气候因素对体质形成的影响  109-110
          2.1.3.2.2 年龄、性别因素对体质形成的影响  110
        2.1.3.3 对体质摄生的认识  110
    2.2 《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体质学说比较  110-113
      2.2.1 成书年代的比较  110-111
      2.2.2 哲学思想基础比较  111
      2.2.3 体质分类学说比较  111-112
      2.2.4 对后世的影响及在医学史上的价值比较  112-113
    参考文献  113-114
  3 近现代中西医学体质学说比较  114-122
    3.1 西方医学体质学说简述  114-118
      3.1.1 概说  114-115
      3.1.2 体质的概念  115
        3.1.2.1 SHELDEN的体质概念  115
        3.1.2.2 PENDE的体质概念  115
        3.1.2.3 TUCKER的体质概念  115
        3.1.2.4 DAMON的体质概念  115
      3.1.3 体质分型学说  115-118
        3.1.3.1 四体液说  116
        3.1.3.2 体型说  116-117
          3.1.3.2.1 E.KRETSCHMER的气质体型说  116-117
          3.1.3.2.2 SHELDEN的胚胎说  117
        3.1.3.3 血型说  117-118
        3.1.3.4 内分泌说  118
        3.1.3.5 高级神经类型说  118
    3.2 近现代中西医学体质学术研究比较  118-120
      3.2.1 中西方体质研究的理论背景和思路方法不同  118-119
      3.2.2 中西方体质研究的目的不同  119
      3.2.3 中西方体质研究的层次和阶段不同  119-120
      3.2.4 小结  120
    参考文献  120-122
结语  122-124
附录:中医体质学术发展大事年表  124-129
致谢  129-130
个人简历  130

相似论文

  1. 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维生素A相关性分析,R272
  2. 学龄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医体质证型与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R272
  3. 对新疆(东、南、北疆)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的调查研究,R259
  4. 勃起功能障碍不同中医证型与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R277.5
  5. 糖耐量减低人群的中医体质研究,R229
  6.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中医体质特点研究,R259
  7. 江苏中医外科文献及学术成就研究,R-092
  8.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质因素调查,R273
  9. 异病同证理论探讨,R241
  10. 302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调查,R259
  11.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体质类型与TDS辅助诊断的相关性研究(附483例高血压体质的TDS检测分析研究),R259
  12. 胃脘痛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R256.33
  13.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与中医体质类型关系的初步研究,R259
  14. 中医体质学说在中风病一级预防中的理论研究,R255.2
  15. 冠心病痰瘀辨证和体质类型与apoE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R259.4
  16. 气郁证中医文献与证治研究,R255
  17. 大学生偏倾体质形态机能特征及气虚体质运动干预研究,R211
  18. 中医淋病文献和证治规律研究,R256.52
  19.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研究,R259
  20. 围绝经期妇女中医体质特征及常见体质与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R271.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