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 者: 徐斐
导 师: 沈洪兵;徐耀初
学 校: 南京医科大学
专 业: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 疾病负担 时间趋势性 患病率 吸烟 累计吸烟量(TACS) Logistic回归 成年人 室内空气污染 病例-对照研究 罹患风险 C-反应蛋白(CRP)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流行病学联系
分类号: R563.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81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指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而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具体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COPD位居当前全球发病率的第十二位和死因的第四位,据估计,到2020年,COPD将仅次于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而成为全世界第五位致残和第三位致死的疾病。在我国,COPD的死亡率也居于死因顺位的第四位。目前,有关COPD的流行病学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报告大多为关于COPD死亡率的横断面研究,未见连续的时间趋势分析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公布的全球COPD患病率为0.8%,其他一些研究所报告的COPD患病率为4%-6%,大大高于WHO的数据。在我国,截至2004年,由于缺乏来自有代表性样本人群的COPD患病率数据,WHO采用专家们根据与中国相似国家或地区的情况而进行的估计,推算中国的COPD患病率约为2.5%。COP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营养、社会经济状况、性别、体质类型(过敏症等),以及可能的遗传因素。在诸多危险因素中,吸烟(特别是主动吸烟)被认为是COPD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吸烟者中大约有10%-15%的人会罹患COPD。但,国内的相关研究不仅数量很少、研究的因素少,而且结论也不一致。此外,感染是COPD病人病情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作为急性炎症时相的非特异性的反应蛋白,其血清浓度增加。同时,COPD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从而会导致心肌不同程度的受损。作为心肌损伤的灵敏、特异的指标之一,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浓度应当会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加重以及缺氧状况的严重而增高。目前,尚未见COPD病人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血清CRP、CK-MB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宏观流行病学和血清流行病学的手段,采用疾病监测资料的时间趋势性分析、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对COPD死亡率的时间变化趋势、COPD的人群患病率、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COPD病程与血清CRP、CK-MB之间的关系以及CRP、CK-MB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阐明我国COPD的疾病负担、分布特点、危险因素、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并据此筛选高危人群、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的时间趋势分析采用南京市1997-2005年度十个城区的居民病伤死因监测资料,对COPD的死亡率、死因顺位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变化的时间趋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人口数据来自南京市统计局,死因分类依据为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标准。参照本地期间的平均期望寿命水平,早死年龄域定义为0~69岁,早死指在70岁以前死亡。以2000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标准构成对南京市历年的死亡率进行标化。结果显示,1997-2005年度南京市人群COPD的平均死亡率为56.75/10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所有年度,COPD死亡均居死因顺位的第三位。死亡率的男女性别比为1.08-1.18:1,COPD的死亡率在0-59岁呈较低水平,60-74岁呈上升趋势,75岁后达到高峰。COPD各年度的平均YPLL为2.14人年,呈缓慢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COPD已经成为危害老年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所造成的疾病负担沉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应将COPD的预防与控制纳入公共卫生重点防制的项目工作。第二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采用现况研究设计方法,了解城乡成年居民中COPD的患病率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以及COPD的相关影响因素。抽样方法为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于2000年10月-2001年3月间在南京市随机抽取2个城区、1个郊区、2个县作为调查地区。其中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再随机抽取3个居委会;每个县则根据调查前一年度的人均收入,将所有乡镇的经济水平分成好、中、差3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中的行政村同样分成3层,每层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全市共抽取45个行政村/居委会。研究对象为调查地区年满35周岁(1965年7月1目前出生)并在当地居住满5年的所有在籍居民。设计样本量为32,000人,调查地区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数为32,578人,实际调查29,458人,有效调查表29,319份,有效应答率为90.1%,有效应答者年龄、性别、城乡构成与全市总人群之间显著无差异性,达到了设计要求。研究内容被设计成统一的调查表,主要包括一般情况、收入及家庭状况、医疗保障、COPD及其他主要慢性病的患病史、家族史、吸烟情况(吸烟行为状况分成:不吸烟者、已戒烟者和吸烟者3个亚组;同时也依据其累计吸烟量(TACS)的情况分为:不吸烟者(TACS=0)、吸烟量较少者(TACS=lower tertile)、吸烟量中等者(TACS=middle tertile)和吸烟量较多者(TACS=upper tertile)4个亚组)、饮酒情况、饮食情况、生活起居、体育锻炼、一般体格检查(身高、体重的测量)。结果显示,在本研究对象中,COPD的已知患病率为5.9%。男性人群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7.2%vs.4.7%,P<0.01);城区高于乡村(6.7%vs.4.4%,P<0.01);65+、50-64和35-49岁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分别为13.4%、6.1%和2.3%(P<0.01)。吸烟者中的患病率显著高于不吸烟者(7.3%vs.5.4%,P<0.01);样本人群TACS越大,其罹患COPD的风险也越高,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与不吸烟者者相比,吸烟量较少、中等和较多者罹患COPD的OR值及95%CI分别为1.25,95%CI=1.02-1.35;1.40,95%CI=1.15-1.72;1.63,95%CI=1.37-1.95)。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吸烟量与COPD患病率之间的上述剂量依赖关系依然存在,表明吸烟是COPD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来自本地区有代表性的样本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5.9%)远大于WHO所估计的我国成年人群的患病率(2.5%);吸烟是COPD的危险因素,并且TACS与COPD罹患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戒烟是预防和控制人群中COPD的有效措施之一。第三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吸烟之间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吸烟行为(不吸烟、已戒烟、吸烟)与COPD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累计吸烟量(TACS)、室内空气污染、被动吸烟与COPD之间的流行病学联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COPD病例与正常对照采用1:1配对,各有1743例,且病例与对照为相同性别、相同年龄(±1岁)、来自相同行政村/居委会。所有病例与对照均来自南京地区2000年10月-2001年3月之间完成的35岁以上城乡居民COPD相关情况的横断面调查数据库。研究对象的吸烟情况分为:吸烟行为(不吸烟者、已戒烟者和吸烟者)、累计吸烟量(TACS)等级(不吸烟者[TACS=0]、吸烟量较少者[TACS=lower tertile]、吸烟量中等者[TACS=middletertile]和吸烟量较多者[TACS=upper tertile]),以此二种分类来研究吸烟行为和吸烟量与COPD罹患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COPD患者中吸烟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量较少者、吸烟量中等者和吸烟量较多者罹患COPD的风险分别为1.40(95%CI=1.09-1.79)、1.55(95%CI=1.21-1.99)和1.77(95%CI=1.37-2.29)。在吸烟者中,女性罹患COPD的风险是男性的1.2倍(95%CI=1.02-1.41)。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室内空气污染和被动吸烟与COPD之间均没有显著的流行病学联系,而对于不吸烟者(特别是女性不吸烟者)而言冬季使用煤炭作为取暖燃料则可以增加罹患COPD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不仅是COPD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还与COPD之间存在确定的剂量-反应关系,吸烟量越大,罹患COPD的风险越大;与男性相比,女性吸烟者更易罹患COPD。在以使用的燃料、厨房排气来定义室内空气污染的情况下,室内空气污染与COPD之间没有显著关联。被动吸烟与COPD之间也无显著的流行病学联系。第四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之间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研究对象为确诊的COPD病人81例(平均年龄=61.9±6.1岁)、正常健康体检对照73人(平均年龄=54.9±2.4岁),病例与对照之间的性别、地区、民族、吸烟史、肺结核和糖尿病史进行了匹配;病例组分别于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稳定期)抽取空腹静脉血和动脉血、对照者于体检日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显示,缓解期COPD病人的血清CRP和CK-MB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而处于急性期时,CRP和CK-MB浓度都进一步显著增加;当COPD患者的病情由急性发作经治疗而趋于稳定时,其PaO2显著上升。从正常对照组、COPD稳定期病例组到COPD急性期病例组,每递升一个组别,CRP、CK-MB分别平均增加24.5mg/L和13.6IU/L;而COPD稳定期病人急性发作时,其PaO2平均下降26.8mmHg。在COPD急性发作期,CK-MB与CRP之间存在正相关,而PaO2与CRP、CK-MB与PaO2之间均存在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清CRP和CK-MB是COPD病人的病情变化的一个敏感指标,二者间存在正相关、且都与PaO2水平呈负相关。在临床上,可以用来评估COPD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
|
全文目录
一、中文摘要 4-12 二、英文摘要 12-23 三、序言 23-27 四、正文 27-85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的时间趋势分析 27-34 前言 27-28 材料与方法 28-29 结果 29-32 讨论 32-34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群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34-62 前言 34-35 对象与方法 35-51 结果 51-58 讨论 58-62 第三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吸烟之间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62-78 前言 62-63 对象与方法 63-64 结果 64-74 讨论 74-78 第四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发作期与稳定期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之间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78-85 前言 78-79 材料与方法 79-81 结果 81-83 讨论 83-85 五、小结 85-87 六、附录 87-89 附录一、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87-88 附录二、已发表论著 88-89 七、综述 89-105 八、参考文献 105-120 九、致谢 120-121
|
相似论文
-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香烟暴露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R562.21
- 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测模型研究,B842.6
- 合肥地区中老年公务员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R194.3
- 新疆博州地区成人睡眠障碍与睡眠习惯调查,R740
- 外源性NO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532.14
- 胆囊切除、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分析,R657.4
- 甲状腺癌HER-2基因表达及其影响因素,R736.1
- 大连地区中年人白内障危险因素研究,R776.1
- 乌鲁木齐市一级幼儿园3~7岁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现况研究,R765.21
- 大连眼科门诊眼干涩患者调查,R777
-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G717.2
- 结直肠手术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656.7
- 昆明中学教师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定量评价研究,R766.14
- Logistic回归多重共线性的诊断与改进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R195
- 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犯罪成因和预防,D917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研究,D924.1
- 论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缺陷及对策,D925.2
- 青岛地区大肠息肉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相关性,R735.34
- 基于logistic回归消费者服装品牌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F426.86;F224
- 氨溴索及伐尼克兰对吸烟诱导的慢性支气管炎大鼠IκBα和TGF-β1表达的影响,R562.21
- 深圳市15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R18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肺疾病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