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

作 者: 朱晓军
导 师: 潘文国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空间 认知 语义 范畴化 空间隐喻 主观性
分类号: H03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49次
引 用: 1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为题,运用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观点,对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的关系、空间隐喻、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三方面进行阐释,旨在深入探求空间在人类认知中重要而基础的地位,强调人类共同的空间认知能力,全文以汉语研究为主,英语、俄语为佐证,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空间认知的共性。本文首先从“空间”定义出发,发现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本文中更多地使用[有界][无界]),既是[实体]的,又是[空置]的,从而得出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空间”既可以从科学意义上理解,又可以从日常生活角度理解;既可以是物理世界的概念,也可以是语言世界的概念,从而得出: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不是几何空间的认知,而是拓扑空间的认知。这就为我们研究空间的内容和角度奠定了基础。从内容上说,空间范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三大子范畴,从角度上看,空间认知具有主观性的特点。空间范畴的研究框架建立在把空间分为实体、位置和位移三大子范畴的基础上,从对物理世界空间语义的范畴化,来与语言层面的范畴化相对应;然后从空间隐喻的角度证实空间是人们认知时间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作为始源域向其它目标域映射;最后探讨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性,主观性体现在方位词的混用,话语中自我的体现,以及汉语语序的主观性等三个方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起着“元概念”(meta-concept)的作用,因为它是“用来理解其他概念的概念(Lakoff &Johnson,1980:14)”。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在所有隐喻中空间隐喻对人类的概念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人类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是基于身体经验形成的,其最基本形式主要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等的感知而逐步形成。本章还回顾了国内外在空间问题上的研究成果,国外对空间问题的研究表现为视角宽、术语多的特点,国内对空间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评介多、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多维度、结合汉语等四大主要特点,其中多维度的研究态势又包含方位词多义性、对称不对称、有标记无标记、语法化、象似性研究等等,总体说来,国内空间研究从语言层面上进行的较多,走的是从语言到认知的验证式研究路子,本文从认知到语言,并且从汉语、英语、俄语三种语言中找到普遍存在的空间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证据,如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有无对应性,空间隐喻的异同,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等等。第二章从“空间”的定义入手,发现空间的复杂性,具体体现在,空间是包含存在物的空间,空间的本质是空间关系,空间的认知与视角的选取有关,即有其主观性的一面,空间概念是隐喻中相当重要的概念等等,从而也澄清了“空间关系”、“空间概念”、“空间问题”等的区别,构建了本文的空间范畴:实体范畴、位置范畴和位移范畴,本文选取三方面来阐释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空间隐喻;空间义对句法功能的影响;空间认知的视点和参照物,即空间范畴的主观性;这三个方面实际上是从空间的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来阐释的,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从基础性到隐喻性、从隐喻性再到多义性、从多义性再到主观性,反映出人类在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基础性、隐喻性、多义性、主观性。第三章是从空间语义入手,看语言中有哪些句法成分能够表达空间语义,空间语义与句法范畴有无对应性,根据范畴化理论,实体范畴大致对应名词,位置范畴大致对应方位词,位移范畴大致对应动词,此外还有量词和方位词共同表示形状范畴。“实体范畴和名词”论证了实体范畴是一种隐性范畴,只有在句法组合功能上才能显现出来,如回指、指代、搭配、进入某一句法格式等等。另外,明确了名词空间性的三种意义——[实体]性、[容纳]性和[处所]性,实体性名词是典型的名词,[处所]性对应处所名词,尤其是命名性处所词,容纳性名词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类词,它的空间性是功能性的[容纳],即具有使用功能,而且这三种语义可以依据句子结构发生转化;“位置范畴和方位词”用图形-背景理论,强调了参照物和焦点物的语义特征,也指明了位置范畴和处所范畴的区别,位置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绝对静止关系,处所范畴中焦点物和参照物是相对静止关系;“位移范畴和动词”运用Jakendoff的概念语义学中对位移的理解,把空间位移作为基本认知域,然后向社会关系等等扩展,这种类推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演绎手段。运用位移性可以解释汉语典型句型“把字句”。第四章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间的基础性,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在幼儿时期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谈到空间隐喻,包含实体隐喻、容器隐喻,方位隐喻、位移隐喻,正好与我们在上一章的实体性、容纳性、位置性和位移性保持了对应性。隐喻是解释词汇多义性的有效手段,从人类自身结构角度解释了为何人们偏向使用上下和前后,在“上、下、前、后”的使用中,又偏向使用“上”和“前”,尤其“上”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复杂、意义最多的一个词。本章还证实了容器隐喻与“里”,位移隐喻与“来、去、过来、过去、起来”的密切关系,从而得出词发生语法化的途径:通过隐喻发生多义性,词义逐渐由具体的空间义转向虚指,最后到语法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空间隐喻意义的认知机制是隐喻化,由拓扑空间意义到语法意义是以隐喻为基础的语法化。我们注意到,能产生语法化的词往往是最常用、最多义的空间词。第五章运用Loyns的“语言的主观性”理论,对方位词混用现象和话语中的空间指示现象作了解释,认知主体对某参照物的功能、文化、心理因素、视角等方面形成不同的注意视点,从而对方位词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从话语角度分析了空间表达时对参照物的选择、“自我”的放置等等的主观性因素。汉语语序的变化也可以从空间认知主观性来得以解释。认知语言学与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人文性,主观性正是人文性的表现之一。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全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概括空间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研究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8-11
Abstract  11-19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有关空间研究综述  19-45
  第一节 空间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地位  19-21
  第二节 国外空间研究综述  21-26
    1.2.1 国外有关空间研究概况  21-23
    1.2.2 从介词角度的空间研究  23-25
    1.2.3 国外空间研究的特点  25-26
  第三节 国内有关空间研究综述  26-41
    1.3.1 从方位词、处所词角度研究空间的传统阶段  26-28
    1.3.2 从认知角度研究空间的新阶段  28-40
      1.3.2.1 评介多  28-30
      1.3.2.2 隐喻和意象图式泛化  30-32
      1.3.2.3 多维度  32-39
      1.3.2.4 结合汉语  39-40
    1.3.3 两本从现代汉语角度研究空间的专著  40-41
      1.3.3.1 储泽祥(1997)的《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  41
      1.3.3.2 齐沪扬(1998)的《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  41
  第四节 通过综述发现的问题  41-45
第二章 空间范畴认知语义研究框架  45-73
  第一节 “空间”的意义  45-49
    2.1.1 “空间”的词典释义  45-47
    2.1.2 物理学哲学意义上的“空间”和日常生活中的“空间”  47-49
  第二节 “空间”的复杂性  49-55
    2.2.1 空间与其存在物的关系  50-51
    2.2.2 空间关系中的参照物和焦点物  51-52
    2.2.3 从“有界-无界”看人类对空间的认知有其主观性的一面  52-53
    2.2.4 空间概念  53-55
  第三节 空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意义  55-62
    2.3.1 认知语义学的空间三分法  56
    2.3.2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  56-58
    2.3.3 三种空间何者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58-59
    2.3.4 语言、认知和现实的关系在空间问题上的表现示例  59-61
    2.3.5 两种观点使得我们更加重视认知和语言的关系  61-62
  第四节 本文拟建立的空间范畴框架  62-73
    2.4.1 空间范畴涉及到语言层面的诸多因素  62-64
    2.4.2 空间范畴的构建  64-66
    2.4.3 空间认知的四大特性  66-68
    2.4.4 本文内部逻辑关系  68-70
    2.4.5 两个辩证关系  70-73
第三章 空间语义与句法成分  73-129
  第一节 范畴化  74-75
    3.1.1 范畴化与原型范畴理论  74-75
    3.1.2 范畴化的两个层次  75
  第二节 实体范畴与名词  75-90
    3.2.1 实体的本源性及典型的名词  75-78
    3.2.2 典型名词的语义特征  78-79
    3.2.3 名词的典型程度对句法功能的影响  79-82
    3.2.4 非典型名词向典型名词转化的办法  82-83
    3.2.5 澄清名词空间性的三种理解:[实体]、[容纳]、[处所]  83-87
    3.2.6 澄清名词空间义有助于解决名词加不加方位词的问题  87-89
    3.2.7 汉、英、俄语名词对比  89-90
  第三节 位置范畴与方位词  90-104
    3.3.1 空间方位意义  90-91
    3.3.2 典型空间位置意义和方位词  91-93
    3.3.3 位置关系中参照物必不可少  93-94
    3.3.4 方位词的内在参照要求  94-95
    3.3.5 空间关系的复杂性导致方位词的复杂性  95-100
    3.3.6 “焦点物”“参照物”的特征与图形-背景理论  100-103
    3.3.7 绝对空间位置的表达与处所词  103-104
  第四节 位移范畴与动词  104-115
    3.4.1 空间位移的意义  104-105
    3.4.2 空间位移与动词、趋向动词、介词的关系  105-107
    3.4.3 位移性中动词的语义特征  107-109
    3.4.4 位移义的跨域映射  109-111
    3.4.5 汉语典型句式“把字句”的位移义  111-114
    3.4.6 距离意义  114-115
  第五节 形状范畴与量词  115-119
    3.5.1 形状也是一种空间意义  115
    3.5.2 形状意义与量词  115-117
    3.5.3 个体量词的形状义  117-118
    3.5.4 汉英空间形状意义对比  118-119
  第六节 形容词的空间性  119-120
    3.6.1 部分形容词表示空间  119-120
    3.6.2 空间形容词非零维且具有空间性  120
  第七节 指示代词“这、那”的空间指示功能  120-121
  第八节 本章小结  121-129
第四章 空间隐喻  129-172
  第一节 空间在人类认知中的基础性地位  129-136
    4.1.1 空间概念既是整个人类也是个体的人最早发展起来的概念之一  129-134
      4.1.1.1 从人类学角度证实人类掌握空间概念早于时间概念  129-131
      4.1.1.2 从个体发生学角度证实儿童习得空间概念早于时间概念  131-134
    4.1.2 空间概念是人们理解时间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基础  134-136
      4.1.2.1 词义的衍生  134-135
      4.1.2.2 用空间比喻时间  135-136
  第二节 空间隐喻  136-160
    4.2.1 Lakoff隐喻的认知观  136-137
    4.2.2 空间隐喻的内容  137-138
    4.2.3 实体隐喻  138-139
    4.2.4 容器隐喻  139-145
      4.2.4.1 容器图式基本构成要素  140-142
      4.2.4.2 容器隐喻与现代汉语方位词“里”及其语法化  142-145
    4.2.5 方位隐喻  145-156
      4.2.5.1 方位隐喻中不对称现象的认知解释  146-148
      4.2.5.2 “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性  148-152
      4.2.5.3 “上”的隐喻意义及语法化  152-156
    4.2.6 位移隐喻  156-160
      4.2.6.1 “来去”的隐喻及语法化  156-157
      4.2.6.2 “过来”和“过去”的隐喻及语法化  157-158
      4.2.6.3 “起来”的隐喻及语法化  158-160
  第三节 时间是空间的隐喻  160-165
    4.3.1 时间的空间隐喻  160-163
    4.3.2 空间向时间映射的基础  163-165
  第四节 空间隐喻的共性和个性  165-168
    4.4.1 空间隐喻的共性  165-166
    4.4.2 空间隐喻的差异性  166-16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68-172
第五章 空间认知的主观性特点  172-208
  第一节 语言的“主观性”  172-175
    5.1.1 “主观性”与“人文性”  172-174
    5.1.2 人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主观性  174-175
    5.1.3 本文的主观性内涵  175
  第二节 方位词搭配的主观性  175-190
    5.2.1 从认知的注意力看方位词搭配的主观性  175-176
    5.2.2 从视角变化的角度看方位词(介词)的使用情况  176-178
    5.2.3 参照物本身认知的主观性  178-182
      5.2.3.1 功能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179-181
      5.2.3.2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181-182
      5.2.3.3 社会心理因素决定方位词(介词、前置词)的使用  182
    5.2.4 从方位词的混用现象看空间认知的主观性  182-187
      5.2.4.1 “上下”与“里”的混用  182-184
      5.2.4.2 方位词“里”和“上”的互换现象  184-186
      5.2.4.3 从认知角度看“上”和“里”的混用  186-187
    5.2.5 从图形-背景理论看认知主体的主观性  187-190
  第三节 话语中的指示现象的主观性  190-199
    5.3.1 空间认知参照物即话语中的指示现象  190-191
    5.3.2 单一参照系和多重参照系  191-199
      5.3.2.1 “来去”中的说话人参照  194-197
      5.3.2.2 说话人的视角及说话人的态度  197-198
      5.3.2.3 选择语境参照物的主观性  198-199
  第四节 语言编码顺序的主观性  199-206
    5.4.1 图形-背景理论解释语序  199-200
    5.4.2 语言的线性序列表达不同的语义  200-201
    5.4.3 对“时间顺序原则”的质疑  201-203
    5.4.4 现代汉语句子组织信息的原则  203-204
    5.4.5 线性语序造成的歧义句  204-20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06-208
第六章 结语  208-213
  6.1 本文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208-209
  6.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209-212
  6.3 本文的不足  212-213
参考文献  213-225
主题索引(及术语英译)  225-231
附录  231-234
后记  234-235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3. 武器评估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TJ06
  4.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5.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6.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7.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8.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9.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10.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1.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2.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13.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4.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15.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16.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17.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18.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19. 《左传》名词陈述化研究,H146
  20. 英语专业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理解成绩的相关研究,H319
  21.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语义学、语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