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疆东准双泉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勘查找矿方向

作 者: 路彦明
导 师: 张世红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金矿 构造变形 40Ar/39Ar年龄 找矿方向 双泉
分类号: P618.5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清水-苏吉泉断裂带是东准噶尔地区重要控矿构造。地质体的接触关系和构造变形组构研究表明,双泉地区金矿控矿构造出现韧性和脆性两期变形。韧性变形表现为逆冲走滑,典型的组构有挤压面理、旋转斑、石英的拉伸变形等。脆性变形形成的碎裂岩在双泉矿区较为发育,控制具工业意义的矿体。构造解析表明,韧性变形早于脆性变形,被后期脆性构造叠加和改造。Quickbird遥感影像构造解译和详细的野外观测、各类地质体和构造要素产状测量,及镜下对含金细脉与早期变形面理穿插关系的研究表明,脆性构造变形阶段是双泉金矿主成矿期,而早期韧性变形导致金的初始富集。双泉地区金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矿化蚀变类型、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在空间上受NWW向构造变形带控制。其中清水-苏吉泉断裂带是双泉地区最主要的控(赋)矿断裂构造,控制着该区双泉、苏吉泉东两个规模最大的金矿床。矿床规模与构造规模和构造性质密切相关,具后期脆性变形叠加早期韧性变形的区域性韧-脆性断裂构造(如清水-苏吉泉断裂带)控制的矿床规模大,仅具脆性变形、无韧性变形的构造控制的矿床规模小,无脆性变形的构造则不能成矿。为确定成矿时代,对双泉金矿蚀变矿物绢云母和石英开展了激光融样显微探针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结果表明,双泉金矿成矿时代及控矿构造脆性变形时间为269±9Ma~260±4Ma。对定年矿物石英脉产状、流体包裹体特征和同位素年龄分析,认为矿区韧性构造变形及其导致的金初始富集的时间在310Ma前后。两次热事件在东准地区均有同位素年龄记录,是区域性的构造成矿流体事件。基于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区金矿地球化学原生晕的研究,在双泉矿区深部圈定2处找矿靶区,经验证,在靶区发现了盲矿体;结合区域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和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在双泉地区沿清水-苏吉泉构造带圈定了3处金矿找矿勘查区,在苏吉泉东新发现矿产地1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引言  10-26
  1.1 剪切带与金成矿研究进展  10-18
    1.1.1 韧性剪切带特征概述  10-11
    1.1.2 剪切带与金矿空间产出关系  11-12
    1.1.3 剪切带构造变形与金成矿时间关系  12-13
    1.1.4 剪切带变质变形作用与金及微量、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  13-15
    1.1.5 剪切带流体与金矿化、蚀变  15-17
    1.1.6 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成矿动力学  17-18
  1.2 东准地区卡拉麦里构造带研究进展  18-21
    1.2.1 大地构造演化  18-19
    1.2.2 构造变形性质  19-21
  1.3 双泉地区金矿床研究现状及问题  21-26
2 区域地质特征  26-36
  2.1 区域地质概况  26-34
    2.1.1 区域构造变形  28-29
    2.1.2 区域岩浆活动  29-32
    2.1.3 主要金属矿产类型及成矿时代  32-34
  2.2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34-36
3 双泉地区构造控矿规律  36-64
  3.1 双泉金矿床地质特征  37-41
    3.1.1 矿区地质概况  37-39
    3.1.2 矿脉(体)地质特征  39-41
    3.1.3 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特征  41
  3.2 双泉金矿韧、脆性变形特征及构造控矿规律  41-48
    3.2.1 韧性构造变形特征  41-43
    3.2.2 脆性构造变形特征  43
    3.2.3 韧、脆性变形构造控矿规律  43-48
  3.3 清水-苏吉泉断裂带对金矿的控制作用  48-64
    3.3.1 清水-苏吉泉断裂带规模及断裂性质  48-51
    3.3.2 断裂构造对金矿床(点)的控制作用  51-53
    3.3.3 断裂构造变形性质对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控制  53-59
    3.3.4 断裂构造变形期次对矿化蚀变的控制  59-60
    3.3.5 断裂构造对遥感蚀变异常的控制  60-64
4 清水—苏吉泉断裂带构造与成矿年代学研究  64-79
  4.1 引言  64-66
  4.2 样品特征及制备  66-68
  4.3 测试方法和流程  68-69
  4.4 讨论和结论  69-79
    4.4.1 测年结果及年龄解释  69-76
    4.4.2 讨论  76-78
    4.4.3 结论  78-79
5 双泉地区金矿勘查找矿方向  79-101
  5.1 金矿构造控矿模式  79-91
    5.1.1 构造控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79-82
    5.1.2 构造控矿流体H-O、S、He-Ar 同位素组成  82-89
    5.1.3 岩浆活动作用  89-90
    5.1.4 构造控矿模式  90-91
  5.2 双泉地区金矿勘查找矿方向  91-100
    5.2.1 双泉金矿深部找矿前景分析  91-93
    5.2.2 双泉矿区外围找矿预测  93-100
  5.3 勘查找矿方向区查证结果  100-101
6 结论  101-102
致谢  102-103
参考文献  103-111
博士期间发表的和将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111

相似论文

  1. 桐柏碰撞造山带及其邻区变形特征与构造演化,P542
  2. 天津市北部金矿带的典型矿床类型及其成矿规律,P618.51
  3. 河北省万全寺银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研究,P618.51
  4. 金矿企业清洁生产实施方法与技术研究,X322
  5. 非常规环境氰化浸金渣综合利用研究,TD926.4
  6. 某低品位金矿浸出工艺优化试验研究,TD953
  7. 煤矿与金矿生产性粉尘控制措施现状的比较,R136
  8. 天山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变形及动力学数值模拟,P313.4
  9. 云南省金平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P618.41
  10. 甘肃玉门红柳金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研究,P618.51
  11. 河北省万全寺银金矿成矿作用分析,P618.51
  12. 山东沂水县龙泉站金矿成矿作用与找矿预测研究,P618.51
  13. 基于剖面的山东省龙泉站金矿矿体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应用,P618.51
  14. 内蒙古自治区毕力赫金矿蚀变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P618.51
  15. 河南嵩县栗子沟金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P618.51
  16. 吉林海沟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P618.51
  17. 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热液蚀变交代作用的实验研究,P618.51
  18. 贵州簸箕田卡林型原生金矿选矿试验研究,TD953
  19. 贵州某金矿提金工艺研究,TD953
  20. 云南文山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TD953
  21. 细菌氧化含砷金矿中脱砷试验研究,TD95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贵重金属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