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语义分析
作 者: 赵亮
导 师: 郅友昌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专 业: 俄语言文学
关键词: 空间词汇 认知语义分析 原型理论 范畴化 隐喻化 语法化
分类号: H03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2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空间范畴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因为任何物质都体现为空间存在,没有脱离空间的物体。空间成为存在的最直观的判断标准。空间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从古至今哲学家们对空间问题的普遍关注,在对空间问题的哲学探讨中,通常空间是与时间结合在一起的。然而,空间与时间的地位并不相同。空间更为基本,是人类认知的起点。人们对空间词汇系统意义的认识是与对空间的哲学认识分不开的。现代哲学时空观告诉我们,空间呈现系统性,包括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我们对空间的这种认识反映到了语言当中,无论汉语还是俄语都有相应的空间词汇,来分别表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语言中空间词汇系统分为内部空间范畴和外部空间范畴。通过对俄汉语空间词汇意义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一些制约空间词汇意义派生过程的深层机制方面,俄汉语表现出了一致性,这表明这些机制不只存在于一种语言中,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与此同时,在一些具体的表达方式上,俄汉语表现出局部的差异性,这正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世界的不同认识所产生的结果。论文由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结束语和参考文献七个部分构成。绪论提出了对俄汉语空间词汇系统进行认知语义分析的现实性问题,强调指出空间范畴在词汇意义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地位,以及以往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必要从整合化、系统化角度对该范畴意义进行总体的描写和解释。绪论还指出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阐明了论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论文的新意,指出了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并指明了论文的材料来源及论文的结构。第一章主要回顾并评述了以往各学科对空间问题的研究状况,其中主要是语言学领域(包括西方认知语言学、俄语语言学和汉语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状况。本章对以往研究情况的综述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探讨了人文社会科学(不包括语言学)领域对空间问题的研究。第二部分总结了西方认知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情况,第三部分回顾了俄语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具体包括空间词汇的语义研究、语法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第四部分总结评述了汉语学者对空间词汇的研究。第二章主要讨论了空间词汇系统认知语义分析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首先指明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然后通过对古代哲学时空观、近代哲学时空观和现代哲学时空观的分析,证明了哲学时空观对语言中空间表达的影响,并最终根据现代哲学对空间系统的分类(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完成了对空间词汇语义系统的构建(内部空间范畴和外部空间范畴)。第三章主要研究了语言中的内部空间语义系统,这个系统是整个空间词汇语义系统的子系统,对应哲学中的“内部空间”。本章将语言中内部空间语义系统进一步细分为整体内部空间语义范畴和部分内部空间语义范畴。前者包括空间形状词汇和空间度量词汇,后者包括表物体的中心-边缘空间和表人体的身体部位空间。最后总结了内部空间词汇系统语义派生的重要机制(即内部空间意义→空间隐喻意义→语法意义,并因此构成原型语义范畴)和实质(体验哲学)。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语言中的外部空间语义系统(空间关系语义系统),这个系统是整个空间词汇语义系统的另一个子系统,对应哲学中的“外部空间”。语言中外部空间词汇系统的意义范畴也呈现出“典型性”特征,反映了外部空间词汇意义的派生机制,即拓扑空间意义→空间隐喻意义→语法意义。结束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几个重要结论:空间范畴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也是认知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研究领域;需实现空间词汇的系统化构建,并使“空间词汇系统”体现世界概念化方式的系统性;对空间词汇意义进行认知解释时需奉行“人类中心性”原则,该原则体现为空间场景中“观察者”的地位,“人体部位模式”(human-body part model),空间词汇意义的“功能性”以及度量单位词汇的“人体理据性”;空间词汇意义派生的重要机制是“空间意义→空间隐喻意义→语法意义”,并因此构成了空间词汇意义的典型性范畴。
|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ABSTRACT 4-13 绪论 13-25 0.1 论文的现实性 13-15 0.2 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17 0.3 论文的理论基础 17-18 0.4 论文的新意 18-21 0.5 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21 0.6 论文的材料来源 21-22 0.7 论文的结构 22-25 第一章 空间问题研究综述 25-63 1.1 人文社会科学(不包括语言学)领域对空间问题的研究 26-29 1.1.1 对空间的朴素日常解释 26-27 1.1.2 对空间的神话诗学解释 27-28 1.1.3 对空间的文化地理解释 28 1.1.4 对空间的认知心理学解释 28-29 1.2 西方认知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 29-39 1.2.1 空间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 30-36 1.2.2 空间词汇的认知语法研究 36-39 1.3 俄语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 39-51 1.3.1 空间词汇的语义研究 39-42 1.3.2 空间词汇的语法研究 42-46 1.3.3 空间词汇的认知研究 46-51 1.4 汉语语言学对空间词汇的研究 51-61 1.4.1 空间词汇的语义研究 52-55 1.4.2 空间词汇的语法研究 55-58 1.4.3 空间词汇的认知研究 58-61 1.5 本章小结 61-63 第二章 空间词汇系统认知语义分析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理论框架 63-89 2.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 63-68 2.1.1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 63-64 2.1.2 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分野 64-65 2.1.3 认知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哲学基础的分野 65-68 2.2 古代哲学时空观 68-69 2.3 近代哲学时空观 69-71 2.3.1 Newton(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69 2.3.2 Leibniz(莱布尼茨)的相对时空观 69-70 2.3.3 Kant(康德)的纯直观时空观 70-71 2.4 现代哲学时空观 71-73 2.5 哲学对空间系统的建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 73-75 2.5.1 空间的矛盾性 73-74 2.5.2 空间的层次性(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区分) 74-75 2.6 语言中空间语义系统的建构(词汇层面) 75-88 2.6.1 传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对空间词汇的分类(处所词和方位词) 75-78 2.6.2 汉语认知语言学研究对空间词汇的分类(地点域和方位域) 78-80 2.6.3 我们对空间词汇的分类(内部空间范畴和外部空间范畴) 80-88 2.7 本章小结 88-89 第三章 空间词汇系统认知语义分析之一——内部空间语义系统 89-147 3.1 整体内部空间语义范畴 89-134 3.1.1 整体内部空间语义范畴的描写参数(空间形状和空间度量) 90-102 3.1.2 空间形状词汇的认知语义分析 102-123 3.1.3 空间度量词汇的认知语义分析 123-134 3.2 部分内部空间语义范畴 134-139 3.2.1 表物体边缘词汇意义中的“观察者”因素 134-137 3.2.2 人体部位名词的空间隐喻 137-139 3.3 内部空间语义的派生机制 139-143 3.4 本章小结 143-147 第四章 空间词汇系统认知语义分析之二——外部空间语义系统(即空间关系意义系统) 147-191 4.1 空间关系词汇的基本意义——拓扑空间意义 147-167 4.1.1 空间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空间关系意义的种类 147-151 4.1.2 空间关系概念所体现的人类中心性 151-161 4.1.3 空间关系中界标(LM)的概念化特点 161-167 4.2 空间关系词汇的隐喻意义 167-179 4.2.1 作为人类一种重要认知机制的隐喻 167-169 4.2.2 空间隐喻——概念从空间域到其他认知域的映射 169-175 4.2.3 空间隐喻——基于空间意象图式的映射 175-179 4.3 空间关系词汇的语法化 179-188 4.3.1 语法化 179-182 4.3.2 俄汉语空间关系词汇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 182-188 4.4 本章小结 188-191 结束语 191-197 参考文献 197-214 附录 214-215 后记 215
|
相似论文
- 柳江壮语语法调查与研究,H218
- 语法化理论下英汉情态动词CAN和能的对比研究,H146
- A Cognitive Study of the Polysemic Simple Present Tense,H314
- 现代汉语高频副词“还”,H146
- 现代汉语“V+N”结构关系研究说略,H146
- 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H04
- 博爱方言的代词系统,H17
- 俄汉颜色词“绿”的认知语义分析,H353
- 《朱子语类辑略》中“来”的用法考察,H141
- 汉语动词重叠式探究,H146
- 词汇能力、多义词教学与习语习得,H319
- 基于原型理论的英语听力认知过程实验研究,H319.3
- 汉日言说动词“说”和「言ら」的语法化对比研究,H36
- 英语层级反义词研究:认知语用视角,H313
- “V上/下”中“上/下”的意义及相关习得情况考察,H146
- 汉语“哪个”与英语“which”的对比研究,H314
- 英语原型被动结构产生的ISG模式分析,H314
- 从“心”开始的王尔德,I561
- “见”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H146
- 汉语“否则”和“要不”的多维辨析,H146
- 现代汉语“算”的多角度考察,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语义学、语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