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研究

作 者: 李树人
导 师: 牛仁亮
学 校: 山西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新兴产业 规模化 创新
分类号: F29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654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型城市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使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如经济发展缓慢、城市生态环境脆弱、劳动就业压力较大等。发展新兴产业是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和城市转型的根本出路,而且越是发展与资源型产业无关联的新兴产业,其转型就越彻底。加快发展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有利于缩小资源型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发展差距,推动不同区域间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展新兴产业对城市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求有较高的市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以及环境创新能力。资源型城市长期依赖资源发展形成的路径依赖,使资源型城市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因素。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基本路径,一是发展与资源型产业无关联的新兴产业,二是发展与资源型产业高度关联的延伸产业。前者难度较大,对城市的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但转型较为彻底;后者相对容易,对城市创新能力要求较低,但转型不够彻底。从创新能力及与资源型产业的关联性来划分,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途径可以具体分为六种:一是通过内生或外生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二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完整产业转移,三是在个别环节融入全球和全国产业链中,四是发展传统非资源型产业,五是横向延伸资源型产业,六是纵向延伸资源型产业。现实中的产业转型,很少有单一的转型方式,多是各种转型方式的复合体。以上转型方式的难度各不相同,资源型城市应按照“循序渐转”的思路,首先发展资源型产业的延伸产业,在城市创新能力有所提升的基础上,再发展与资源型产业无关联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资源型城市在促进其新兴产业形成和规模化发展中,必须遵循新兴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首先,必须科学合理地选择拟发展的新兴产业。选择新兴产业时,要把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和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作为选择和评价新兴产业的主要依据;第二,要加快衰退产业的有序退出,充分利用资源型城市原有的产业基础,努力构造有利于新兴产业成长的产业生态环境等;第三,要从微观层面把握新兴产业成长的阶段性规律,为新兴产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要充分发挥新兴产业的自组织能力。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是实现新兴产业自组织的两个重要条件。技术创新是打破原有产业系统的平衡结构,使新兴产业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外开放则为新兴产业成长提供了新的信息、新的能量,成为产业自组织系统中的重要扰动因素。一些资源型城市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产业转型,注定不可能取得转型的成功。新兴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化发展,不仅对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资源型城市的市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和环境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兴产业能否规模化,能以多快的速度规模化,在很多程度上是资源型城市多种创新能力协同作用的结果。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较为薄弱,创新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合理,成为其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对于不足的技术创新能力,其制度创新能力和环境创新能力更为薄弱。影响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制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城市政府和资源型企业在促进城市转型上能否形成合力。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目标下,城市政府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倾向,由此决定了中央政府应在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承担较多的责任和义务。环境创新也是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因素。影响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城市的市场规模、产业配套条件和区位条件等,尤以产业配套条件对发展城市新兴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建设中,资源型城市要突出创新环境、金融环境和人才环境的建设。从根本上说,创新环境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起着规定性的作用。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发展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优化金融环境时,要把发展风险投资放在重要的位置。人才环境对发展新兴产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没有人才链的形成和完善,就不会有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产业集聚是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主导形式。产业集聚具有很多优势,如成本优势、市场优势和创新优势等。这些优势的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新兴产业在成长初期面临的困难和劣势,因而有利于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从创新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有利于隐性知识在集群内部不同主体间的传播,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间在创新上形成专业化分工,降低了对每一个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更快地形成完整的创新链,从而成为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主导形式。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需要得到包括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的支持。政策的不完整、不系统,都会使单项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从而制约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4
引言  14-25
  0.1 论文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4-18
  0.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18-20
  0.3 论文研究的角度  20-21
  0.4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21-22
  0.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22-25
第一章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经济社会特征  25-48
  1.1 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及历史沿革  25-27
  1.2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社会特征  27-42
  1.3 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必然性  42-48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48-64
  2.1 新兴产业的界定、特征与识别  48-53
  2.2 选择新兴产业的原则  53-56
  2.3 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方法  56-64
第三章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机制  64-100
  3.1 新兴产业的形成路径及创新特征  64-70
  3.2 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内涵及条件分析  70-83
  3.3 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微观机制  83-88
  3.4 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自组织机制  88-100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的障碍与优势  100-118
  4.1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主要障碍  100-113
  4.2 资源型城市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有利条件  113-118
第五章 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制度安排  118-135
  5.1 制度创新与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关联分析  118-122
  5.2 中央和地区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122-124
  5.3 城市政府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作用  124-132
  5.4 各类主体在发展新兴产业中的行为博弈  132-135
第六章 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规模化  135-153
  6.1 技术创新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135-136
  6.2 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的环境与特征  136-137
  6.3 技术创新引发新兴产业的方式与过程  137-142
  6.4 影响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其它技术创新因素  142-153
第七章 环境创新与新兴产业规模化  153-165
  7.1 环境及对新兴产业形成的影响  153-155
  7.2 创新环境及对新兴产业规模化的影响  155-158
  7.3 财政金融环境与新兴产业规模化  158-162
  7.4 人力资源环境与新兴产业规模化  162-165
第八章 产业集群:新兴产业规模化的主导形式  165-178
  8.1 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及分类  165-170
  8.2 产业集群的主要优势  170-173
  8.3 产业集群的阶段演变与新兴产业规模化  173-178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178-186
  9.1 基本结论  178-179
  9.2 政策建议  179-186
附录1 各国资源型城市发展新兴产业的成功经验  186-197
附录2 太原不锈钢深加工产业规模化实践  197-212
参考文献  212-222
发表文章目录  222-223
致谢  223-224

相似论文

  1. 破解城乡结合部地区二元管理体制难题,D630
  2. 中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分析与命题研究,G633.6
  3. 高考数学创新性试题命题研究,G633.6
  4. 高校科技创新环境评价研究,G644
  5. 创新型化工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研究,F426.7
  6. 论当代服装古典风格复兴与设计应用研究,TS941.2
  7.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8. 民间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研究,D632.9
  9. 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G640
  10.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A841
  11.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12. 创新资源环境与技术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F273.1
  13. 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持续创新重大风险动态分析和应对措施研究,F273.1
  14. 省级卫视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现状研究,G222
  15. 南通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TS941.2
  16. 菊属种间杂交和抗性种质创新研究,S682.11
  17. 教育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G40
  18. 高中生化学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的研究,G633.8
  19.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F273.1
  20.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实证研究,G644
  21.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城市与市政经济 > 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