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风景名胜区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作 者: 唐凌
导 师: 杨明洪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产权 制度变迁
分类号: F5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07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风景名胜区资源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旅游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政府垄断经营”、“政事合一”的行政事业制度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基本体制,不仅导致景区经营低效,也意味着融资渠道单一,景区的开发、建设、保护资金严重短缺。90年代中期,随着财政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寻求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开始探索新的景区产权制度,集中表现在通过将门票项目经营权转让给企业,实现原有事业制度向企业制度的转变。在景区产权制度改革中,由于缺乏系统研究,理论落后于实践,导致一些景区的产权制度改革失败,这些失败不仅让这一轮的改革备受争议,也使一些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动摇了改革的决心,开始持观望态度,严重影响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景区产权制度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为实践指明方向。此外,由于新制度经济学本身还不够成熟,制度变迁理论和产权理论也没有很好的融合,至今尚未建立起对具体行业产权制度变迁的系统分析框架。本文希望运用相关理论,通过对景区产权制度变迁的研究,建立转轨经济中对具体行业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框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任何一个产权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将产生制度外潜在利润,利益相关者出于对潜在利润的追逐,必然要求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革,使制度外潜在利润变为制度内的现实收益。因此研究产权制度,不能只做静态分析,应以动态角度来观察产权制度的变迁。景区产权制度变迁实质就是随着制度环境的变化,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出现失衡,变迁主体通过博弈对各项产权权利束的作用范围进行边际调整,以产生适应现有制度环境、促进绩效改进的产权制度,形成新的制度均衡。因此,我们在对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过程梳理的基础上,从制度需求和供给的角度研究变迁主体发动这一场变迁的原因,分析变迁主体是如何进行变迁路径选择的,并通过讨论变迁绩效明确变迁是否有利于景区发展,最后对变迁中政府管制的作用、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综合各种文献,我们认为在六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也是本文的重点:第一,需要对景区产权结构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第二,需要对景区产权制度演变逻辑进行系统梳理;第三,需要应用制度变迁理论构建变迁的供需模型,从制度变迁主体出发研究变迁需求和变迁供给,明确变迁产生的原因;第四,需要从产权角度对变迁的具体模式进行划分,并通过对变迁的约束条件和主体目标的分析来明确变迁路径的形成;第五,需要对景区企业制度绩效进行系统分析,以明确产权制度变迁是否有利于景区的发展;第六,需要对景区企业产权制度下政府管制的绩效进行系统分析,以明确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什么样的政府管制才最有利于景区,为景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景区产权制度的演变逻辑进行了梳理,为后面几章的分析奠定基础。文章运用产权理论构建景区产权制度分析框架,对景区产权结构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对产权制度变迁的逻辑起点——事业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描述,并通过图表明确事业产权结构,以便与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进行比较,最后对景区产权制度变迁过程进行梳理,并比较事业制度和企业制度在产权结构和产权主体上的异同。在对演变逻辑进行了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变迁主体、变迁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明确景区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首先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构建产权制度变迁的供需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产权制度变迁的需求主体、供给主体和阻碍主体进行分析,以明确各主体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然后从市场规模、相对产品价格的变动以及技术这三方面对制度外利润的产生进行分析,以明确产权制度变迁需求的产生;最后通过对变迁供给主体的收益、成本和制度供给能力的分析,明确新的产权制度供给的产生。产权制度具备了变迁的需求和供给条件后,变迁主体从各自的目标出发选择具体的演变路径。本文在对变迁的路径分析中,首先运用佃农理论将景区产权制度变迁路径划分为景区自营、分成租约和固定租约三种模式,并对三种模式在产权结构和产权主体上的异同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变迁路径选择的约束条件和各种模式风险的分析,来阐述变迁主体如何对具体的变迁路径进行选择;最后通过对变迁路径的两种争议辨析,指出景区不可能实现国家公园制度,企业制度才是在当前财政约束和各种相关政策约束下可行的变迁路径。不同的变迁路径必然有不同的变迁绩效,因此本文在对变迁路径划分的基础上,对景区产权制度的变迁结果——企业制度的绩效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景区所有权的初始界定原因,指出从所有权绩效来看,虽然国家所有的经济绩效低于私人所有,但由于景区特殊性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国家所有的所有权规定还是可行的;然后运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三种企业合约在投资阶段和经营阶段的绩效进行分析,指出投资阶段三种合约的绩效都较低,而经营阶段中分成租约的绩效高于自营模式,低于固定租约;最后对当前有关制度变迁绩效的争论进行辨析,指出环境破坏和门票价格上涨并不是由于企业制度导致的,相反企业制度可能有助于增强环境保护和降低门票价格。此外,由于景区经营的外部性等特点,政府一直对景区采取各种管制措施,管制权利是产权主体对行政主体的一种权利让渡,对景区产权制度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最后部分对景区政府管制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运用政府管制理论对政府管制绩效构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进入权管制、门票价格管制和保护管制的绩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以下几方面:(1)运用产权理论构建景区产权结构分析框架。本文将景区产权分为法律上的产权(所有权)和经济产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结合景区特点构建了产权结构图,将各项产权与产权主体一一对应,并运用该图对各种产权制度进行比较,通过对产权制度变迁中各项产权主体的变化来揭示产权制度变迁的实质。(2)从制度需求、供给角度,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建立景区产权制度变迁的供需分析模型,从变迁主体的利益出发,来研究变迁需求和变迁供给的形成,从而揭示产权制度变迁产生的原因。(3)运用佃农理论将景区产权制度变迁所形成的企业制度划分为景区自营、分成租约和固定租约三种形式,并指出风险分担是变迁主体选择具体租约模式时的主要考虑因素,然后通过对三种模式的政策风险、经营风险和“敲竹杠”风险的比较分析揭示各主体如何对变迁路径进行选择。(4)通过对我国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对比分析,提出我国景区不能全面实行国家公园体制。运用公共经济学理论,对景区产品性质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在当前的财政约束下,景区不再是公益品或准公共产品,而是资源国有的私人产品,因而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景区实行企业制度是最为现实的变迁路径。(5)使用博弈论中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与可信承诺的相关理论,构建博弈模型,对景区投资合约的执行绩效进行分析,指出由于产权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投资合约的执行绩效低下。(6)运用政府管制理论,建立政府管制的分析框架,并通过分析指出:在进入权管制方面,目前所采取的特许经营方式是可行的,结合景区特点提出通过不完全长期契约和经营权的流转来解决进入管制低效的问题;在门票价格管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管制失灵,并且,景区经营企业门票定价权的残缺将导致经营的无效率,据此提出放松门票管制的建议;在保护管制方面,建议一方面应该通过加强产权的保护来使外部性内部化,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管制机构的独立性和实施标准化管理,来提高管制绩效。

全文目录


摘要  2-6
Abstract  6-15
1 导论  15-35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5-17
  1.2 研究对象  17-23
  1.3 文献综述  23-29
  1.4 主要内容与可能创新点  29-32
  1.5 研究方法  32-33
  1.6 本文不足之处  33-35
2 景区产权制度的演变逻辑  35-64
  2.1 产权制度分析框架  35-44
    2.1.1 产权制度的基本涵义  35-41
    2.1.2 景区产权安排  41-44
  2.2 制度变迁的逻辑起点:事业制度  44-51
    2.2.1 风景名胜区体系概述  44-46
    2.2.2 事业制度的演变历程  46-48
    2.2.3 事业制度的产权安排  48-51
  2.3 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  51-64
    2.3.1 景区大规模转让阶段  51-56
    2.3.2 政府干预阶段  56-59
    2.3.3 事业制度与企业制度的比较  59-64
3 景区产权制度变迁的原因分析  64-108
  3.1 产权制度变迁的供需分析框架  64-75
    3.1.1 产权制度变迁的分析方法  64-67
    3.1.2 产权制度变迁的供需模型  67-75
  3.2 产权制度变迁的主体分析  75-85
    3.2.1 变迁需求主体:投资企业  76-80
    3.2.2 变迁供给主体:地方政府  80-82
    3.2.3 变迁阻碍主体:行业主管部门  82-83
    3.2.4 各主体的博弈分析  83-85
  3.3 产权制度变迁的需求分析  85-96
    3.3.1 市场规模对制度外利润的影响  85-90
    3.3.2 相对产品价格变动对制度外利润的影响  90-94
    3.3.3 技术对制度外利润的影响  94-96
  3.4 产权制度变迁的供给分析  96-108
    3.4.1 变迁收益分析  96-100
    3.4.2 变迁成本分析  100-102
    3.4.3 制度的供给能力分析  102-108
4 景区产权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  108-144
  4.1 变迁路径的三种模式  108-116
    4.1.1 变迁路径的模式划分  108-112
    4.1.2 三种模式的产权分析  112-116
  4.2 变迁的路径选择分析  116-130
    4.2.1 路径选择的约束条件  116-118
    4.2.2 路径选择的考虑因素  118-121
    4.2.3 景区风险对路径选择的影响  121-127
    4.2.4 变迁的路径选择模型  127-130
  4.3 变迁路径的相关争议辨析  130-144
    4.3.1 “国家公园”变迁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131-136
    4.3.2 企业制度变迁路径的合理性分析  136-144
5 景区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144-170
  5.1 所有权绩效分析  144-150
    5.1.1 所有权性质与绩效  144-146
    5.1.2 景区国家所有权的绩效分析  146-149
    5.1.3 小结  149-150
  5.2 合约绩效分析  150-161
    5.2.1 投资合约绩效分析  150-159
    5.2.2 经营合约绩效分析  159-161
  5.3 变迁绩效的相关争议辨析  161-170
    5.3.1 企业制度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161-166
    5.3.2 企业制度对门票价格的影响  166-170
6 景区政府管制的绩效分析  170-213
  6.1 政府管制概述  170-186
    6.1.1 政府管制的分析框架  170-178
    6.1.2 景区政府管制原因及手段  178-186
  6.2 进入权管制的绩效分析  186-196
    6.2.1 进入权管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86-192
    6.2.2 进入权管制的政策建议  192-196
  6.3 门票价格管制的绩效分析  196-205
    6.3.1 门票价格管制的有效性分析  196-201
    6.3.2 门票价格管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201-204
    6.3.3 门票价格管制的政策建议  204-205
  6.4 保护管制的绩效分析  205-213
    6.4.1 规划管制的绩效分析  205-208
    6.4.2 环境管制的绩效分析  208-213
参考文献  213-218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218-220
致谢  220

相似论文

  1. 我国校办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研究及规范化管理,F271
  2.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D923.4
  3. 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个案研究,G451.1
  4. 资源分配方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D422.6
  5. 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D922.294
  6. 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研究,D923.4
  7. 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变迁的探析,D630.3
  8. 商品化权法律保护模式研究,D923
  9. 国际政治视域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F752.7
  10. 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G647.38
  11. 江西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与对策研究,F204
  12. 知识产权视角下“山寨现象”研究,F204
  13. 论“小产权”房存在的问题及规制,D923;F293.3
  14. 多通道闪存控制器模块化设计与实现,TP333
  15. “小产权”房法律问题研究,D922.3
  16. 知识产权质押法律问题研究,D923
  17.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评估研究,D923.4
  18. 湖北食用菌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探析,F204
  19. 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D923.4
  20. 走向利益分享的知识产权,D923.4
  21.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请求确认不侵权之诉研究,D9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