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结核基因疫苗及基因重组卡介苗的免疫效应研究

作 者: 郝牧
导 师: 鲍朗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免疫学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基因疫苗 基因重组卡介苗 细胞因子 联合免疫
分类号: R3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结核病是人类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结核病人数超过800万,死亡人数约300万,全世界1/3人口受到结核菌感染。近年来HIV的广泛流行及多重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使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结核病疫情在全球属高流行地区,结核病人数居全世界第二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据国家卫生部2006年3月24日的报告,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于传染病首位。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并指出应优先发展有效的结核病疫苗。目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唯一疫苗是卡介苗(BCG),它是牛分枝杆菌的减毒活菌苗株。由于反复传代的原因,卡介苗一些重要的免疫保护性抗原基因已发生变异,免疫保护效果也大不如前。免疫保护力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极大,为0-80%;通过连续免疫接种BCG企图降低肺结核发生率的实验结果也令人失望,因此,改造BCG、开发新疫苗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结核病疫苗主要有:基因工程重组BCG、亚单位疫苗、基因疫苗、营养缺陷型疫苗等类型。白细胞介素12(IL-12)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功能性桥梁,是目前发现对体内免疫活性细胞诱导和调节作用最强、范围最广的细胞因子;在诱导Th0细胞向Th1型细胞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明显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本研究报道了IL-12真核表达质粒及IL-12基因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并对IL-12与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及IL-12基因重组卡介苗的免疫原性以及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研究。IL-12在正常情况下为非组成性表达,我们首先经体外分别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THP-1和HL-60,得到IL-12 p40、p35及p40-p35融合基因。将IL-12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中,获得IL-1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IL-12,并将其转染COS-7细胞,通过RT-PCR及ELISA检测进行了鉴定。ELISA检测证实转染后的COS-7细胞能分泌表达IL-12。为研究细胞因子和结核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疫苗共同免疫后,对小鼠体内免疫应答的诱导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我们将IL-12和ESAT-6抗原真核表达质粒共同肌肉免疫BALB/c小鼠,结果发现IL-12与ESAT-6基因联合免疫,较单独的ESAT-6基因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更加强烈而稳定的细胞免疫应答。IL-12与ESAT-6联合免疫,ESAT-6使用剂量是ESAT-6单独免疫时的一半,但是诱导的免疫反应却明显强于ESAT-6单独免疫,而与BCG免疫相当。另外,我们将IL-12基因连接到pMV361载体上,构建含人IL-12基因的重组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rpMV-12,通过电穿孔的方法转化BCG。该基因重组BCG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扩增鉴定,进一步通过重组BCG诱导表达后的SDS-PAGE电泳检测,筛选得到能分泌表达IL-12基因的重组BCG菌株rBCG-12。接着我们用IL-12基因重组BCG(rBCG-12)和传统BGG分别免疫小鼠,观察免疫后不同时间点小鼠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将rBCG-12和BCG皮下接种BALB/c小鼠(10~6 CFU),分别在免疫接种后第6、8、10、12周时,测定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FN-γ和IL-4分泌量。实验结果显示,rBCG-12免疫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FN-γ分泌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BCG免疫组,并且维持的时间也更长。而rBCG-12免疫组、BCG免疫组和对照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IL-4分泌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8
英文摘要  8-12
前言  12-15
第一部分: 人IL-1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5-35
  引言  15
  材料和方法  15-22
  结果  22-25
  讨论  25-28
  附图  28-35
第二部分: 人IL-12与结核分枝杆菌抗原ESAT-6联合基因疫苗免疫效应观察  35-50
  引言  35
  材料与方法  35-41
  结果  41-45
  讨论  45-50
第三部分: 人IL-12基因重组卡介苗菌株的构建和筛选  50-65
  引言  50
  材料与方法  50-56
  结果  56-57
  讨论  57-60
  附图  60-65
第四部分: IL-12基因重组BCG(rBCG-12)免疫效应研究  65-74
  引言  65
  材料与方法  65-70
  结果  70-71
  讨论  71-74
附图  74-77
全文总结  77-78
参考文献  78-86
综述  86-117
致谢  117-118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多个猪IgGⅡB类Fc受体剪接异构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S828
  3.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S858.28
  4.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5. 氟比洛芬酯对直肠癌病人术后血中IL-2、IL-6的影响,R614
  6. murA基因对分枝杆菌生长相关性的研究,Q78
  7. 结核分枝杆菌WecA膜蛋白的表达和功能分析,R378
  8. 栀子苷及其代谢产物京尼平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R758.23
  9.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10. 过敏性紫癜免疫发病机制的探讨,R554.6
  11.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12.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热性惊厥的初步研究,R720.597
  13. 结核分枝杆菌Rv371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鉴定,R378
  14. 结核分枝杆菌Rv1096的表达及功能鉴定,R378
  15.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6. 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R730.5
  17. 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R697.33
  18. 结核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的提纯及血清学诊断应用,R521
  19. 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与特应质家族的相关性研究,R722.1
  20. 表达融合蛋白CFP21-MPT64和ESAT-6-CFP10的DNA疫苗增强BCG初免小鼠抗结核病的保护性,R392
  21. 急性心肌梗死后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变及意义,R542.2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