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催化铁法与生物法耦合中胞内外聚合物的研究
作 者: 葛利云
导 师: 马鲁铭;王红武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催化铁内电解 耦合 胞外聚合物 胞内聚合物 催化铁法
分类号: X7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6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催化铁内电解(CIIE)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污水处理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废水的生物预处理,初步实现电化学过程与生化过程的协同。胞外聚合物(EPS)和胞内聚合物(IPS)作为两类重要的细胞聚合物,对生物废水处理的影响重大。本文从微生物学角度研究催化铁法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耦合技术,探讨耦合过程中EPS和IPS的形成及转化规律,为耦合工艺开发提供微生物学方面的依据,进一步将催化还原过程的特点与生化反应有机结合起来。对3种好氧活性污泥样品EPS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并对阳离子交换树脂法(CER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0℃加热法作为一种有效的EPS物理提取方法,提取过程中EPS不受污染,是好氧活性污泥EPS提取的有效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均采用加热法进行EPS的提取。分别对生物铁法和催化铁法对EPS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金属离子主要分布在污泥中,其EPS中Fe3+、Cu2+金属离子的含量也比对照反应器的略高一些。催化铁法中,铁离子的产生对微生物的生长和EPS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反应器中总铁量小于80mg/gSS);但过量的铁离子(反应器中总铁量大于80mg/gSS)会对EPS的形成造成负面影响。采用SEM、zeta电位测定仪和絮体粒径分布测定仪等进行污泥絮体的观察,结果证实耦合工艺对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和脱水性能都有改善作用,且会对活性污泥的形态结构、污泥密实度产生影响,使污泥变得更加密实些;耦合工艺中,污泥的一些表面特性发生改变,包括zeta电位和污泥粒径分布等。研究了生物铁法和催化铁法中胞内聚合物的形成,并考察它们与体系中脱氮除磷之间的关系。发现生物铁法耦合体系中,COD在曝气初期急剧下降,并且IPS的形成和消耗规律都会发生变化;催化铁法中,铁离子的大量产生,对存在最广泛的胞内聚合物—聚羟基-β-羟基丁酸(酯)(PHB)的形成和积累会造成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生物除磷效率。耦合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对照反应器的强,铁铜投加量对磷的去除有较大影响。考察了生物处理中EPS和IPS的形成。对EPS和IPS的形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PS中PHB含量远远高于胞内糖原和EPS的含量,PHB是耦合体系中积累能力最强的细胞聚合物。EPS和IPS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EPS和PHB之间的竞争关系非常明显。金属离子的存在会改变胞内外聚合物的这种竞争关系。参与开发了两套耦合工艺:催化铁法与悬浮填料生物膜法耦合和催化铁法与短程硝化反硝化SBR工艺耦合。对这两组耦合工艺中COD、色度、TP、TN等去除情况以及同时脱氮除磷进行研究。结果证实了耦合工艺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优于对照反应器。耦合反应器对各主要污染因子(COD、色度、PO43--p、TP和TN)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未耦合反应器。在常温25℃状态下,催化铁法与短程硝化反硝化SBR工艺耦合,更易造成短程硝化的产生,且能明显缩短硝化时间。催化铁法与短程硝化反硝化SBR工艺耦合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耦合工艺对反应器中的磷元素有较大影响,耦合后污泥EPS中的磷含量大大减少。
|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4 第1章 引言 14-37 1.1 内电解法的研究进展 14-20 1.1.1 铁碳内电解法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5-17 1.1.2 催化铁内电解法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17 1.1.3 组合工艺在处理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17-20 1.2 铁内电解与生物法耦合的研究 20-22 1.2.1 耦合工艺的构成 20-21 1.2.2 耦合工艺的机理 21-22 1.3 细胞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22-37 1.3.1 细胞聚合物的分类 22-28 1.3.2 细胞聚合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 28-35 1.3.3 EPS和IPS的相互关系 35-37 第2章 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和研究方法 37-45 2.1 课题研究背景 37-39 2.1.1 催化内电解法的研究背景 37-38 2.1.2 生物铁法和生物铁填料法的研究背景 38 2.1.3 细胞聚合物在活性污泥法中的研究 38-39 2.2 课题研究内容 39-40 2.3 试验部分 40-45 2.3.1 主要试验仪器和试剂 40-41 2.3.2 测试分析方法 41-45 第3章 EPS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45-60 第一节 EPS的提取方法的比较 45-51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5-47 3.1.1 活性污泥来源 45-46 3.1.2 污泥的预处理和EPS的提取 46-47 3.1.3 污泥细胞DNA的提取 47 3.2 结果与讨论 47-51 3.2.1 污泥的EPS提取量 47-48 3.2.2 细胞裂解 48-49 3.2.3 活性污泥EPS组分 49-51 第二节 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活性污泥EPS的研究 51-60 3.3 试验材料和方法 51-52 3.3.1 活性污泥处理 51 3.3.2 EPS的提取 51-52 3.3.3 EPS的化学分析 52 3.4 结果与讨论 52-60 3.4.1 EPS的化学分析 52-57 3.4.2 CER法与其他提取方法的比较 57-58 3.4.3 CER投加量和搅拌强度对EPS提取效率的影响 58 3.4.4 细胞裂解 58-60 第4章 废水生物处理中铁铜离子对EPS的影响 60-87 第一节 Fe~(3+)和Cu~(2+)对EPS的短时影响 61-73 4.1 材料与方法 61-62 4.1.1 污泥的培养 61 4.1.2 试验方法 61-62 4.2 结果与讨论 62-73 4.2.1 金属离子在反应器内的分布 62-65 4.2.2 金属离子对EPS的影响 65-68 4.2.3 金属离子对EPS组分的影响 68-73 第二节 铁填料法中金属离子对EPS的长时影响 73-87 4.3 材料与方法 73-74 4.3.1 污泥的培养 73 4.3.2 试验方法 73-74 4.4 结果与讨论 74-86 4.4.1 金属离子在反应器内的分布 74-80 4.4.2 金属离子对EPS的影响 80-83 4.4.3 金属离子对EPS组分的影响 83-86 4.5 小结 86-87 第5章 EPS对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 87-120 5.1 材料与方法 88-89 5.1.1 污泥的培养 88 5.1.2 EPS的提取与分析 88 5.1.3 污泥絮凝和沉降性能的表征 88 5.1.4 污泥脱水试验 88-89 5.2 结果与讨论 89-116 5.2.1 反应器中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 89-93 5.2.2 EPS对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 93-98 5.2.3 金属离子对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的影响 98-105 5.2.4 污泥zeta电位分析 105-107 5.2.5 活性污泥絮体结构的研究 107-113 5.2.6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布 113-116 5.3 耦合工艺中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变化 116-118 5.4 小结 118-120 第6章 胞内聚合物的形成规律 120-139 6.1 材料与方法 121-123 6.1.1 试验材料 121 6.1.2 测定方法 121-123 6.2 结果与讨论 123-138 6.2.1 GC-MS分析 123-126 6.2.2 耦合工艺中胞内聚合物的形成 126-134 6.2.3 耦合工艺中胞内聚合物对生物除磷脱氮的影响 134-138 6.3 小结 138-139 第7章 耦合工艺中EPS和IPS的形成关系 139-147 7.1 材料与方法 139 7.2 结果与讨论 139-146 7.2.1 生物铁法中EPS和IPS的形成关系 139-143 7.2.2 催化铁法中EPS和IPS的形成关系 143-146 7.3 小结 146-147 第8章 两组催化铁法与生物法耦合工艺的研究 147-171 第一节 催化铁法与悬浮填料生物膜法耦合效果 148-161 8.1 实验方法 148-151 8.1.1 试验水质 148-149 8.1.2 试验流程和装置 149-150 8.1.3 试验分析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150-151 8.2 结果与讨论 151-160 8.2.1 催化铁法与悬浮填料生物膜法耦合对载体微生物量的影响 151-154 8.2.2 对胞外聚合物的总量和组成的影响 154-156 8.2.3 催化铁法与悬浮填料生物膜法耦合的处理效果 156-160 8.3 小结 160-161 第二节 催化铁法与短程硝化反硝化SBR耦合工艺 161-171 8.4 实验方法 161-163 8.4.1 实验装置和污泥的培养 161-162 8.4.2 试验水质 162-163 8.4.3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163 8.5 结果与讨论 163-170 8.5.1 常温下耦合反应器中亚硝酸盐的累积 164-166 8.5.2 耦合对EPS总量的影响 166-168 8.5.3 EPS中的金属元素 168-170 8.6 小结 170-171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171-174 9.1 主要研究结论 171-172 9.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172-174 致谢 174-175 参考文献 175-186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86-187
|
相似论文
- 井下数据电磁感应传输方法的研究,TE928
- 基于Thermo-Calc三元共晶合金凝固路径的耦合计算,TG111.4
- 永磁磁力耦合器结构与特性研究,TH139
- 精密离心机动平衡系统控制方法研究,TH113.25
- 半透明材料辐射与相变耦合换热研究,V259
- ML模型下耦合可兴奋系统的动力学研究,Q42
-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 水氮耦合对宜宾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烟叶产质量影响的研究,S572
- 蒸汽管路系统结构振动研究,TK284.1
- 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研究,P618.13
- 蛋膜固相萃取在环境水样微量金属元素分析中的应用,X832
- 碳纳米材料在痕量元素分离富集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TB383.1
- 水肥耦合对半冬性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S512.1
-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水稻生长预测技术研究,S511
- 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标准切花菊‘神马’外观品质影响的预测模型,S682.11
-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小麦生长监测预测技术研究,S512.1
- 成人OSAHS手术前后鼻、咽腔及软腭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R766
- 非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的可积耦合系统及其精确解的若干研究,O175.7
- 生态浮床改善水源地水质的效果研究,X52
- 深水管道位姿测量装置结构设计及样机研制,TE973
- 聚乙烯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及迁移研究,TS206.4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