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茅盾文学奖研究

作 者: 任美衡
导 师: 雷达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美学 评奖制度
分类号: I206.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76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当代中国的“第一文学大奖”,茅盾文学奖既广泛地反映了近三十年文学的坎坷与曲折,又形成了独特的、开放的和以新现实主义为主体的茅盾文学奖美学。因此,无论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制度实践,还是从作为“一个国家文学实力标志”的长篇小说体裁:无论是从茅盾文学奖美学内在的本质特征,还是从提升中国的文学形象与实力、加强与世界文学的深刻联系,以及从制度、文本到文化对当代文学研究进行本体反思等等方面,茅盾文学奖都值得我们进行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研究。然而,尽管当前对茅盾文学奖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我们细究的话,就会发现,对茅盾文学奖主要存在着两极评价,一是过度抬高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地位,认为它有着价值的“永恒性”,永远不会贬值,忽略了茅盾文学奖的某些作品的“历史性”,或者说它们本身所固有的局限;一是过度贬低茅盾文学奖的文学价值,认为它是政治或者意识形态的产物,与“纯文学”无关,并且由于文学的边缘化正在趋于“速朽”;还有的论者把茅盾文学奖“娱乐化”,以耸人听闻的评价或者貌似揭秘的“内幕”进行歪曲或者遮蔽,使之失“真”;以及受限于方法、观念、视界等等因素,茅盾文学奖研究至今仍不成熟,甚至欠缺与之展开的具有学理深度的“对话”。鉴于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某些缺失,如欠缺理性与对学术研究的基本标准之自觉的遵守和认同,欠缺对研究对象生命式的理解与感悟,特别是欠缺把古今中外文学研究方法之自觉地融汇贯通等等,本论文将借鉴接受美学和M·H·艾布拉姆斯的“艺术批评的诸种坐标”观点,以及韦勒克与沃伦所倡导的文学之“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理论,遵循方法选择与运用的“还原”、“总体性”和“辩证地批判”等等三个基本原则,采取“综合创新”方法对茅盾文学奖进行跨对象、跨文化与跨学科研究,力求从三个层面对茅盾文学奖作丰富的阐释与实事求是的评价。一是制度层面。党和国家从宏观上制定了有关文化政策、措施或者规定,它们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文学生存的总体环境,我们称之为“外部制度”;主办者专门针对茅盾文学奖所制定的“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是积六届评奖经验而成并遂步完善的,它们构成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场”,我们称之为“内部制度”;在兼顾以前的各种“条例”之时,我们主要还是以“修订稿”作为论述对象。它包括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评选内情”、“思想内涵”、“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以及“经典观”等等义域。这些“内部制度”具有“软性”的引导功能,它们方方面面地影响着茅盾文学奖,并策动着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形成。一是“文本-美学”层面。这主要是指:茅盾文学奖尽管文本互不相属,但都有着内容的“互文性”,在艺术特征方面也具有某种宏观的“整体性”。当然,它们是开放而非封闭的。不断地吐故纳新;是动态而非静止的,维持着某种异态的平衡;逐渐趋向于深刻的内在化而非表象式背离,体现出虽具多样但又有若干共性的美学追求。从总体性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题材的倾斜呈现,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之文学主潮,包括全知视角、正面价值、新现实主义与史诗传统等等具有原则意义的“基本叙事”因素,以及共同的思维精神——它们构成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基础”。从类型性来看,茅盾文学奖主要通过农村小说与乡土意识、改革小说及其精神变迁、历史小说及其叙事观念,以及张洁从《沉重的翅膀》到《无字》的“文学转型”等等方面丰富、补充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现代内涵。从个体性来看,在茅盾文学奖美学的宏大结构之中,一些文本以其杰出的艺术成就而使之增色;笔者在论文之中为它们作了深入的“文本细读”,如《平凡的世界》深度的价值取向、《白鹿原》深厚的悲剧意识、《长恨歌》深刻的生命伦理、《张居正》独特的叙述哲学、《尘埃落定》丰富的想象诗学等等,从而进一步完善茅盾文学奖美学。这些内容构成了茅盾文奖美学的主体与基本框架。一是“比较—美学”层面。我们把茅盾文学奖与世界“第一文学大奖”——诺贝尔文学奖比较的话,会发现它们既有若干的认同途径或者共性,但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障碍和缺失,如《静静的顿河》与《战争与人》深在的精神联系、《大街》与《芙蓉镇》的国家形象诗学、《约翰·克利斯朵夫》与《白门柳》的知识分子形象、《开罗三部曲》与《茶人三部曲》的叙述同构关系等等。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认为,茅盾文学奖与世界文学是相通的,尽管它还有着种种的不足甚至缺陷,但在主要方面,它在不断地跟进与融合世界文学,并在不断地对话与交流中建构着自己的诗学特色。我们深信,在攀向高峰的途中,尽管还会有困难重重,但它将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学成为不可或缺又风格独具的一极。最后,对茅盾文学奖进行展望,随着当代中国文学的成熟及与世界文学融合的加快,茅盾文学奖将更为全面地体现出华语性、人文性与经典性,并将具备着世界意义。当然,任重道远,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及社会的不懈与共同努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第一章:绪论  11-31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4
  第二节 研究的角度和方法  14-16
  第三节 论文的设计  16-22
  第四节 茅盾文学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22-31
第二章: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制度"  31-79
  第一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  32-39
  第二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内情"  39-49
  第三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思想内涵"  49-58
  第四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与"现实主义审美领导权"  58-67
  第五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经典观"  67-79
第三章:茅盾文学奖的"文本—美学"(上)  79-131
  第一节 历史呈现与茅盾文学奖的"题材类型"  80-90
  第二节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关于茅盾文学奖的精神主题  90-106
  第三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基本叙事"  106-119
  第四节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思维精神"  119-131
第五章:茅盾文学奖的"文本—美学"(下)  131-182
  第一节 《平凡的世界》:多重冲突与价值取向的深层构型  131-140
  第二节 《白鹿原》:悲剧意识与本色人生的交互变奏  140-149
  第三节 生命的蝉蜕与发现:关于《长恨歌》的叙事伦理  149-158
  第四节 穿越"史诗"之门:关于《张居正》的叙事哲学  158-168
  第五节 心灵的力量:关于《尘埃落定》的想象诗学  168-182
第七章:余论  182-186
  第一节 华语性、人文性、经典性:茅盾文学奖美学的文化逻辑  182-186
附录一:参考书目  186-190
附录二: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190-191
后记  191

相似论文

  1. 新时期长篇小说中的地域文化探究,I207.42
  2. 论“飞天奖”,J905
  3. 论麦家现象,I207.42
  4. 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的比较研究,G212
  5. 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比较分析,G219.1
  6. 中国新闻奖评奖制度研究,G219.2
  7. 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I206.7
  8. 汉代“七”体研究,I206.2
  9. 面朝黄土,背负青天,I206.6
  10. 伪满时期文学与政治的游移,I206.6
  11. 《淮南子》中“三代”人物研究,I206.2
  12. 先秦典籍里的酒意象,I206.2
  13. 《礼记·乐记》之“象德”观探析,I206.2
  14. 从文学到革命—丁玲《北斗》、《解放日报》文艺栏时期心态研究,I206.6
  15. 30年代林语堂新闻传播思想研究,I206.6
  16.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17.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I206.6
  18. 顾随文学思想研究,I206.2
  19. 中国抗战文学中的法国形象,I206.6
  20. 从“陕军东征”看199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心态,I206.7
  21. 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做新民,I206.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