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魏禧文学思想考论
作 者: 李联
导 师: 涂光社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魏禧 文学思想 经世致用 美学思想 地域性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39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清初三大家”之一、“易堂九子”之首的魏禧,在清朝名重一时,然近年对其研究似与其时不称。对魏禧的文艺思想研究还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本文一共分为四章,从文本的详切解读入手,希望能够追本溯源地对魏禧的文艺思想进行分析。秉着“知人论世”的治学传统,力求展示魏禧真实的思想面貌,第一章主要对其生平及文学活动进行考索。对其生平进行认真的考索,其家风和少年经历,比如父亲的爱国、不屈、明辨等对其思想是有深刻影响的。在动乱之际的隐居翠微峰也是魏禧一生的重大决策,它既包含着乱世之际魏禧的生存智慧,又有其独特的人文附着。此章还对诸子所建之“易堂”进行了解读,通过阐述“易”所包含的精神内涵,我们不难理解明清易代之际遗民为何对《易》如此推崇,同时也明白,遗民读《易》,读的是世之治乱兴衰中的忧患,读的是当代历史中的德业日新,读的是本人命运中的刚健不息。所以对于如何取名为“易堂”也就不难理解了。当时“四大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对易堂的赞颂,认为“易堂真气,天下罕二”,也扩大了易堂的影响,本文也对“真气”作了阐释,并在第二章第五节的“美学思想”中进一步对“真”作深入解读。为了对魏禧的文本及流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此章对魏禧的文本录存及流传进行梳理,并对相关评论进行综述,对造成近代对魏禧研究有所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对魏禧的文学思想进行述评。第一二节论述魏禧的文学创作理论。魏禧提出著名的“积理练识”理论,承认生活是创作的基础,通过读书,实践,不断积累素材,进行提炼,才能达到一种质的飞跃。尤其说到读书方法,认为不能因循守旧;写文章更不能因循,他提出了“善变为法”,主张既要遵法,又要出法。魏禧承认学无止境,所以学习还要虚心善疑,这样才会不断进步。魏禧的这些言论,借历史来论今,联系现实探索“经世致用”的道路,用“有用于世”的文章为现实服务。表现了他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尚实尚真的精神。第三节论述魏禧的文学思想核心,也就是“经世致用”思想。他主张讲究实学,痛斥八股学风,这是明清易代之际遗民反思后深刻认知的要求,洋溢着时代的精神。虽然魏禧所说的文章的“理”、“道”,没有离开儒家的礼教观念、道德规范,但究其重点,立论的主旨,却还在“世道民生”方面。这些观念与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王安石的“务为有补于世”,到清初顾炎武也提出的“经世致用”等进步主张,是一脉相承的。第四节论述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在民族危亡,复国无望的政治背景下,魏禧通过对明亡的总结和对时代的认识,认识到国家非一人一姓之公器,认识到现在的矛盾不是兴明灭清问题,而是如何解民族于倒悬,救人民于水火之中。此种开明的民族意识和爱民思想,是其致用思想的深刻根源,是对家国时势的识鉴,具有“痛定思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魏禧还对“真”、“法”、“本”、“气”等范畴做了阐释,具有初步的辩证思想,对推动清初散文创作,摆脱模拟化倾向,真实反映时代风貌,联系现实社会,起着一定的作用。第五节对魏禧文学思想中的美学范畴做了简要论述。第三章对魏禧文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作简要分析。魏禧的文学思想不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作为江西宁都的学者,也尤其独特的地域特色。通过对其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考察,挖掘魏禧与同时代学人不同的个性特征。这不仅是对魏禧研究的拾遗补缺,也是认识其品格、志趣、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第四章对魏禧的字号及卒年进行了考证,这对全面了解一个作家是必要的。还考证了魏禧的交游经历,这也是其文学创作及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应给予重视。
|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4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2 二、研究方法、思路 12-14 第一章 生平与文学活动考索 14-38 1.1 家世家风及少年经历 14-18 1.2 隐居翠微 18-21 1.2.1 翠微峰是理想的避地 18-19 1.2.2 翠微峰有独特的人文附着 19-20 1.2.3 历史见证着魏禧的生存智慧 20-21 1.3 关于易堂 21-28 1.3.1 易代之际的“易堂” 21-26 1.3.2 易堂真气,天下无两 26-28 1.4 弃举业,为古文 28-29 1.5 文本录存与相关评论 29-36 1.5.1 对魏禧著述文本录存与流传的梳理 29-30 1.5.2 有关评论综述 30-36 小结 36-38 第二章 魏禧文学思想述评 38-116 2.1 魏禧文艺创作理论之“积理练识” 38-58 2.1.1 “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39-46 2.1.2 “正性情,治行谊” 46-50 2.1.3 “自写性情,发抒怀抱” 50-55 2.1.4 “勤学虚心,事事有得” 55-58 小结 58 2.2 魏禧文艺创作理论之“化工与画工” 58-68 2.2.1 风格多样的文章 59-62 2.2.2 多删改与善剪裁 62-67 小结 67-68 2.3 “文章之道,必先立本”——文学思想核心论 68-79 2.3.1 “道”与“理” 68-72 2.3.2 反对八股之弊 72-74 2.3.3 须有用于世 74-79 小结 79 2.4 “器识”乃“本中之本” ——文学思想基础论 79-95 2.4.1 开明的民族意识 79-85 2.4.2 爱民思想 85-88 2.4.3 赞颂节义 88-92 2.4.4 反对虚伪 92-95 小结 95 2.5 “兴会所致”,“浩然自快其志” ——魏禧美学思想探微 95-116 2.5.1 魏禧之“真” 95-100 2.5.2 魏禧之“本” 100-104 2.5.3 魏禧之“精” 104-105 2.5.4 魏禧之“新” 105-106 2.5.5 魏禧的“气” 106-112 2.5.6 辩证思想 112-115 小结 115-116 第三章 文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地域特色 116-135 3.1 时代精神 116-124 3.2 江山之助 124-133 小结 133-135 第四章 相关考辨 135-152 4.1 魏禧字号及卒年考 135-140 4.2 魏禧交游考 140-151 小结 151-152 结束语 152-157 参考文献 157-167 附录 167-182 致谢 182-18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83-184 详细摘要 184-203
|
相似论文
-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 延吉市城市色彩景观研究,TU984
- 材料的地域性因素对建筑的影响,TU-0
- 阿尔瓦·阿尔托建筑作品及创作思想研究,TU-86
- 地质公园博物馆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研究,TU242.5
- 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TU831.3
- 论王蒙文学创作中的苏俄情结,I207.42
- 作为战争反省的上海体验,I313.06
- 顾随文学思想研究,I206.2
- 地域条件下的甘肃省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其附属设施建设,U417.7
- 姜夔美学思想初探,B83-0
- 生产性景观应用于遗址环境规划设计的研究,K872
- 刘崧研究,I207.22
- 地域性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TU242.5
- 昆明地区扁铲侧胀试验参数分析研究,TU413
- 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TU986
- 牡丹江地区校园景观设计的研究,TU984.14
-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滨海游憩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研究,TU984.18
- 地方文化博物馆设计研究及实践,TU242.5
- 长春市街旁绿地地域性景观设计研究,TU98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