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清末民初时调研究

作 者: 李秋菊
导 师: 黄霖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时调 曲调 题材 艺术 时调唱本
分类号: I207.3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6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时调,这种俚俗的文学样式,自明代中期兴起以来,发展到清末民初,已经具有数百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民间刻印的时调唱本浩如烟海,但目前尚未得到全面、系统、深入的整理及研究。本文对目前收藏时调最为集中而丰富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与复旦大学图书馆所藏清末民初时调进行了彻底的调查。并且,在此搜集整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之上,对清末民初的时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正文部分除绪论、结语之外,另包括四章。第一章对清末民初时调的一些常用曲调作了简单介绍。既论述了[银纽丝]、[青阳扇调]、[剪剪花]、[满江红]、[九连环]等传统曲调的源流及主要特征等,又探讨了[叹十声]、[梳妆台调]、[十朵花]、[马灯调]、[无锡景调]等清末民初的新兴曲调。第二章对清末民初时调的内容作了一些分析,着重介绍了以时事政治、社会新闻、劝善戒恶、地方风物、市井百态、烟花妓院为主要题材的六类时调。时调大多出自一些下层民众或民间艺人之手,其艺术性自有独特之处。因此,第三章对时调的命名方式、结构艺术及修辞手法也有所探讨。清末民初,民间刻印时调唱本的书坊很多,而且遍及全国各地。虽然有些书坊已无从查考,但也不乏“赫赫有名”者,如扬州鸿文堂、聚盛堂,苏州恒志书社,北京宝文堂、秀文堂等。第四章第一节对这些书坊及其刻印的时调唱本作了一些梳理。而第四章第二节则分析了清末民初时调唱本流传过程中的一些情况,虽然一些官府或卫道者极力抵制时调唱本的流传,但并不能令其销声匿迹,仍然风靡民间。附录部分对目前搜集到的清末民初时调进行了整理。附录一“清末民初时调叙录”,凡叙录清末民初流传的时调640种。叙录内容主要包括每首时调的现存版本、所用曲调、形式特征及主要内容等。现存多种版本的时调,不同版本之间,若有显著的异文,也作了说明,一些本子中较明显的脱文、衍文,也一一指出。附录二“清末民初期刊所载时调篇目汇录”,采用表格的形式,著录《智群白话报》、《童子世界》、《绣像小说》、《宁波白话报》、《吴郡白话报》等21种清末民初期刊上登载的97首时调。附录三“民国间时调选集目”,凡著录民国时期书坊或个人等编选或抄写的时调集30种,主要介绍了各种时调集的版本形态、所录篇目及馆藏地等。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绪论  9-32
  第一节 时调概说  10-23
    一、“时调”语源  10-11
    二、时调溯源  11-12
    三、“时调”的不同涵义  12-14
    四、“时调”同义语与相关语  14-22
    五、本文研究的时调及其范围  22-23
  第二节 清末民初时调研究的现状与方法  23-32
    一、选题缘起  23-24
    二、研究现状  24-29
    三、研究方法  29-32
第一章 时调曲调述略  32-64
  第一节 传统曲调源流考述  33-55
    一、银纽丝  33-35
    二、玉娥郎  35-36
    三、青阳扇调  36-38
    四、剪剪花  38-39
    五、跌落金钱  39-40
    六、满江红  40-41
    七、湘江浪  41
    八、京舵子  41
    九、南京调  41-42
    一○、小郎调  42-43
    一一、杨柳青调  43
    一二、利津调  43-44
    一三、福建调  44-45
    一四、马头调  45-46
    一五、湖广调  46-47
    一六、四川歌  47-48
    一七、上海马头调  48
    一八、太平年  48-49
    一九、鲜花调  49-50
    二○、红绣鞋  50-51
    二一、唱春调  51-53
    二二、十杯酒  53-54
    二三、栏杆调  54
    二四、六花六节调  54-55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新兴曲调  55-64
    一、叹十声  55-56
    二、梳妆台调  56-57
    三、十朵花  57-58
    四、八段景  58
    五、马灯调  58
    六、童子调  58-59
    七、关东调  59
    八、醴陵调  59-60
    九、无锡景调  60
    一○、卖杂货  60-64
第二章 丰富多采的时调题材  64-95
  第一节 时事政治类时调  64-70
  第二节 社会新闻类时调  70-78
  第三节 劝善戒恶类时调  78-83
  第四节 地方风物类时调  83-86
  第五节 市井百态类时调  86-89
  第六节 烟花妓院类时调  89-95
第三章 时调艺术论略  95-119
  第一节 时调的命名  95-98
  第二节 时调的结构  98-105
    一、只曲体  99-101
    二、重头曲体  101-104
    三、联曲体  104-105
  第三节 时调的修辞  105-119
    一、起兴  106-110
    二、铺陈  110-113
    三、拟人  113-114
    四、列举  114-115
    五、颠倒  115-119
第四章 时调唱本的刻印与流传  119-132
  第一节 清末民初时调唱本的刻印  119-127
    一、扬州  120-124
    二、苏州  124-125
    三、北京  125-126
    四、长沙  126-127
    五、上海  127
  第二节 时调唱本的流传  127-132
结语  132-134
附录一 清末民初时调叙录  134-360
附录二 清末民初期刊所载时调篇目汇录  360-368
附录三 民国间时调选集目  368-385
主要参考文献  385-394
后记  394-395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3.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叙事模式分析,J905
  4.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5.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6.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7.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8.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G712.3
  9. 广东省中等职业艺术学校办学模式研究,G719.2
  10. 台灯造型艺术设计研究,TS956
  11. 清末民初女装装饰工艺研究,TS941.2
  12. 中式元素在老年服饰设计中的艺术及技术体现,TS941.2
  13. 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B83-0
  14. 基于网络平台下美术信息的非线性特征,J205
  15. 中国藏书票发展研究,G894
  16. 艺术体操教学中三种直观教学法的比较研究,G834
  17. 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学作品研究,H195
  18. 当代水墨人物画的现状与前景刍议,J212
  19. 戈壁、黄河、母亲,J305
  20. 装饰绘画的传统情节,J219
  21. 数字媒体艺术中楚汉漆器装饰纹样的表现与研究,J527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曲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