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三维结构、相关形成机制及组氨酸激酶YycG小分子抑制物的研究

作 者: 秦智强
导 师: 瞿涤;Soeren Molin;周道国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病原生物学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生物膜 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组氨酸激酶 先导化合物 胞外DNA
分类号: R37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为人体皮肤表面常见的共生菌,通常不致病。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植入性医疗材料的广泛使用,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原因是其能在这些医疗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biofilm,BF)样结构,该结构能够更好的保护细菌抵抗抗生素的治疗和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造成机体的反复感染,最终不得不将被污染的植入性医疗材料通过外科手术摘除,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表皮葡萄球菌多重耐药株(multi-drug resistant strains)的发生率日趋增高,急需开发新型的抗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尤其是那些能有效地杀伤生物膜包被细菌的抗生素。因此,本课题的目的在于较深入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相关的分子机制并从中发现潜在的药物靶标,设计新型抗生物膜药物。目前缺乏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结构的体外模型,96孔板结合结晶紫染色的方法虽然简便,但只能进行生物膜的定量分析,不能对生物膜的内部结构及细菌的生理状态进行详细的分析。Flow-chamber系统结合荧光染料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已被成功运用于很多生物膜相关细菌的研究(如铜绿假单胞菌),其优点是能实时观察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变化、各种成分分布及细菌的生理状态等。然而,该系统应用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观察尚未见报道,且不同细菌形成生物膜要求的培养条件也不同,因此尚需建立一个合适的培养条件来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并且这个培养条件应该适用于大部分表皮葡萄球菌株(包括临床分离株)。已有的研究发现表皮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形成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单个细菌初始黏附到材料表面和细菌间的互相黏附形成多细胞层的结构,并且已发现了参与这两个阶段的一些生物膜相关基因(如atlE、ica、aap等)。而作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主要成分的胞外多聚物质(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目前仅局限于细胞间多糖黏附素(Polysaccharide Intercellular Adhesion,PIA)的研究,它由ica操纵子编码的蛋白合成,主要介导了细菌间的互相黏附,但对EPS其它成分如胞外DNA(extracellular DNA)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尚不得而知。本论文在建立了flow-chamber和static-chamber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培养系统的基础上,对表皮葡萄球菌两类主要的临床分离株(ica-/BF+和ica+/BF+)的生物膜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对抗生素处理的耐受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对EPS的重要成分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与胞外DNA释放相关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借助于蛋白结构模建和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以表皮葡萄球菌组氨酸激酶YycG的保守功能域为靶标,寻找潜在的小分子抑制物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在体外验证了其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为开发新型的抗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第一章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三维结构体外观察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株生物膜结构的研究为更好的观察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内部结构形态、成分分布及细菌状态等,我们建立了flow-chamber和static-chamber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体外培养系统。利用这些体外培养系统可以实时观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经各种不同荧光染料的染色后可以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清晰的观察到生物膜的形态结构及内部细菌的生理状态。通过反复比较确定了适用于各系统的培养条件,为以后的研究制定了统一的实验操作标准。利用上述两种体外培养系统,我们首先观察了两株ica阴性生物膜阳性(ica-/BF+)的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SE1和SE4的生物膜形成情况,并将其与ica阳性生物膜阳性(ica+/BF+)的实验室标准株RP62A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flow-chamber系统还是在static-chamber系统中SE1和SE4均表现出与RP62A在生物膜形态上的明显差异(甚至SE1和SE4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PIA特异性染色再次证明SE1和SE4形成的生物膜中不含有PIA。SE1和SE4形成的生物膜能抵抗NaIO4处理,但能被Proteinase K处理所破坏;而RP62A形成的生物膜对NaIO4和Proteinase K的反应恰恰与之相反。虽然SE1和SE4形成的生物膜对万古霉素处理具有一定的抗性,但这种抵抗能力不如RP62A形成的生物膜。此外SE1和SE4浮游状态下生长的细菌与RP62A相比对溶葡萄球菌素和万古霉素的耐受性更强,这与SE1和SE4菌株下降的自溶性有关。这些结果说明ica-/BF+临床株代表了一类在抗生素选择压力下逐渐进化的新亚型,但目前尚处于进化的早期阶段,其生物膜结构及保护作用正在不断完善中。我们同时利用flow-chamber系统对4株ica+/BF+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的生物膜形成进行了一个长时程的观察,结果发现这些临床株生物膜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具体表现为培养1天左右均能形成完整的生物膜结构且在微菌落(microcolony)的中心部分出现大量死细菌;培养2天左右这些部位的死细菌(也包括一小部分活细菌)从生物膜结构中脱落,形成空泡状结构;培养3~4天左右在脱落的部位通过残留细菌的分裂增殖又能够形成新的生物膜,且其中基本上不含有死细菌;培养5~6天左右在微菌落的中心部分再度出现大量死细菌,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而这种在生物膜结构中出现的反复细菌死亡/脱落/再增殖现象与病人表现出的反复感染症状存在密切关联。第二章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胞外DNA作为生物膜基质的主要成分已被证明在很多细菌的生物膜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中的存在及具体作用不得而知。DNA酶(DNaseⅠ)处理发现能抑制表皮葡萄球菌实验室标准株和临床株生物膜的形成,但成熟的生物膜可以抵抗这种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DNaseⅠ可以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初始黏附(为表皮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第一步),这些结果均说明胞外DNA参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且与细菌的初始黏附密切相关。在分子水平实验发现胞外DNA的释放与自溶素蛋白AtlE相关,因为atlE突变株胞外DNA的量、细菌初始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能力与野生株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下降约90%,95%和97%),而atlE突变回复株的这些能力又可以恢复到或接近野生株的水平。在flow-chamber和static-chamber系统中野生株和atlE突变回复株均能形成完整的生物膜结构(很多微菌落microcolony),而atlE突变株仅能形成一些很小的细菌团块其厚度远不如野生株的微菌落;DDAO染色表明在野生株和atlE突变回复株的生物膜结构中存在大量的胞外DNA,而atlE突变株的细菌团块中只存在很少量的胞外DNA,并且这种胞外DNA释放的明显下降与atlE突变株形成细菌团块几乎不含有死细菌密切相关,这是因为atlE突变株细菌的自溶性与野生株相比出现明显降低(诱导4小时后野生株的自溶率达到95%,而atlE突变株的自溶率只有约30%)。目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中AtlE介导的胞外DNA释放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但已有的结果说明胞外DNA同样在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细菌生物膜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其释放的分子机制与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存在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表皮葡萄球菌组氨酸激酶YycG小分子抑制物的筛选及其活性的研究细菌的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中,参与调控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并且与很多病原菌的毒力和致病性密切相关,因而被认为是潜在的药物靶标。我们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表皮葡萄球菌全基因组中共发现了16对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功能分析预测发现大部分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参与调控细菌离子交换、外蛋白分泌、黏附和自溶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有两对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YycG/YycF和YhcS/YhcR调控细菌生长。以组氨酸激酶YycG的保守功能域HATPasec为靶标,模建该功能域的三维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共发现76个潜在的小分子抑制物(先导化合物),生物学实验表明其中有7个化合物(compound 1—7)能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生长(MIC范围在0.2~100μM),它们中的5个(compound 1—5)还具有杀菌作用(MBC范围在25~200μM)。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了compound 6,其余6个化合物能在体外与靶标蛋白YycG的片断相互结合(结合平衡常数KD范围在2.3~40.4),且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靶蛋白的磷酸化活性(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范围在6.5~48μM),证实这6个化合物为组氨酸激酶YycG的小分子抑制物。此外,这些小分子抑制物在工作浓度对哺乳动物细胞(Ver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MTT法),也不引起健康人红细胞的溶血,提示了这些化合物作为新型抗葡萄球菌感染药物的开发前景。利用static-chamber系统我们观察了其中两个YycG小分子抑制物(compound2和compound 5)在MBC浓度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中细菌的杀伤作用,并以万古霉素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compound 2和compound 5对生物膜中的表皮葡萄球菌(包括实验室标准株和临床株)具有很好的杀伤效果,但二者的作用有所不同,compound 2对位于生物膜中微菌落底部的细菌具有较好的杀伤效果,而compound 5则对生物膜中的所有细菌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与之相比,临床上常用于葡萄球菌耐药株感染的万古霉素不但对生物膜中的细菌无明显杀伤作用且有轻微刺激生物膜形成的作用,这在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对表皮葡萄球菌浮游细菌的time-killing assay也显示compound 2和compound5具有比万古霉素更快更有效的杀伤效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9
Abstract  9-14
前言  14-16
第一章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三维结构体外观察模型的建立及临床株生物膜的研究  16-52
  第一节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三维结构体外观察模型的建立  17-25
    材料与方法  17-19
    结果  19-23
    讨论  23-25
  第二节 表皮葡萄球菌ica~-/BF~+临床株生物膜结构特性的研究  25-46
    材料与方法  25-29
    结果  29-44
    讨论  44-46
  第三节 表皮葡萄球菌ica~+/BF~+临床株生物膜结构特性的研究  46-51
    材料与方法  46-47
    结果  47-50
    讨论  50-51
  小结  51-52
第二章 胞外DNA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  52-68
  材料与方法  52-56
  结果  56-65
  讨论  65-67
  小结  67-68
第三章 表皮葡萄球菌组氨酸激酶YycG小分子抑制物的筛选及其活性的研究  68-115
  第一节 表皮葡萄球菌YycG/YycF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的生物信息学的分析  69-80
    材料与方法  69-70
    结果  70-78
    讨论  78-80
  第二节 表皮葡萄球菌YycG小分子抑制物的筛选及生物学活性验证  80-105
    材料与方法  81-87
    结果  87-103
    讨论  103-105
  第三节 YycG小分子抑制物对生物膜内表皮葡萄球菌的杀伤作用  105-114
    材料与方法  105-107
    结果  107-112
    讨论  112-114
  小结  114-115
总结  115-117
参考文献  117-127
附录 Ⅰ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127-130
附录 Ⅱ 发表的综述全文  130-133
附录 Ⅲ 发表的文章1首页  133-134
附录 Ⅳ 发表的文章2首页  134-135
附录 Ⅴ 发表的文章3首页  135-136
致谢  136-138

相似论文

  1.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2. 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Q93
  3. 产多糖根瘤菌Q32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Q93
  4.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次氯酸钠溶液对其作用研究,R780.2
  5.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及两种根管常用药物对其作用研究,R780.2
  6. 生物膜中耐酸因子F-ATPase的表达与龋病的关系,R781.1
  7.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8.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hd2、JMJD5的结构生物学探索及金黄色葡萄球菌HssSR的表达纯化,Q93
  9. 壳寡糖对变链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实验研究,R780.2
  10. 复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脱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X703
  11. 羊毛角蛋白的提取及其应用,TS195.56
  12.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对HMX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X703
  13. 口腔细菌在渗透树脂表面动态粘附的SEM研究,R783
  14.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R446.5
  15.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16. A/O一体化曝气生物技术处理污水效率研究,X703
  17.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X703.1
  18.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BBR短程硝化反应仿真研究,X703
  19. 生物慢滤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TU991.2
  20. 基于抗氧化作用的心血管药物先导化合物活性筛选与评价,R96
  21. 表皮葡萄球菌肽脱甲酰基酶基因功能的研究,R37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