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低纬电离层的气象控制研究
作 者: 徐桂荣
导 师: 万卫星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专 业: 空间物理学
关键词: 中低纬电离层 气象控制 偏相关方法 电离层-低层大气耦合 动力学过程
分类号: P4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离层受到太阳活动、地磁活动和气象活动的共同影响。电离层的气象控制研究一直是电离层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采用时序叠加、偏相关分析等方法,着重对中低纬电离层的气象控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研究了发生在武汉的特大暴雨和寒潮天气事件对电离层的影响。特大暴雨发生时,电离层参量fbEs、foEs、h′F和hpF有明显下降;而寒潮过境时,夜间电离层参量fbEs、foEs以及强Es出现率有明显增加。这些气象效应可能与大气波动的动力学过程有关。(2)分析了武汉电离层NmF2与低层大气等压面高度h的相关联系。电离层NmF2与对流层和低平流层h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电离层NmF2与平流层中部h有弱的正相关。(3)探究了中国地区电离层TEC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IZ的相关联系。电离层TEC与IZ没有相关联系,但电离层TEC的逐日变化与IZ有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可能与青藏高原的地形有紧密关系。(4)考查了中国中低纬电离层Es出现率与北极极涡面积指数Va的相关联系。中纬电离层Es出现率与Va有正相关,其相关程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而低纬电离层Es出现率与Va没有相关联系。(5)对现有的一种估算电离层变化中气象源贡献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估算得到武汉白天和夜间电离层NmF2变化中气象源的贡献分别为20.4%和38.9%,此外还估算得到中国地区白天和夜间电离层TEC变化中气象源的贡献分别为14.5%和19.5%。结果表明气象源是电离层变化的重要贡献源。本文获得的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电离层与低层大气的耦合联系,同时对精确描述和准确预报电离层空间天气也具有重要意义。
|
全文目录
摘要 10-11 Abstract 11-13 第一节 前言 13-17 第二节 电离层气象控制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7-42 2.1 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 17-22 2.2 电离层的变化及其影响源 22-24 2.3 电离层D层的气象控制 24-28 2.4 电离层E层的气象控制 28-30 2.5 电离层F层的气象控制 30-36 2.6 电离层气象控制的物理机制 36-42 第三节 特大暴雨对电离层的影响研究 42-50 3.1 暴雨的形成条件 42-43 3.2 武汉特大暴雨对电离层的影响 43-47 3.3 物理机制讨论 47-48 3.4 小结 48-50 第四节 寒潮过境对低电离层的影响研究 50-60 4.1 寒潮的定义 50-51 4.2 武汉寒潮过程对低电离层的影响 51-57 4.3 物理机制讨论 57-59 4.4 小结 59-60 第五节 电离层Nm F2 与低层大气等压面高度的相关性分析 60-72 5.1 偏相关方法介绍 60-63 5.2 偏相关与简单相关方法的对比分析 63-66 5.3 武汉电离层NmF2 与低层大气等压面高度的偏相关分析 66-68 5.4 武汉电离层NmF2 与不同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68-70 5.5 小结 70-72 第六节 电离层TEC与对流层环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72-83 6.1 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计算 72-73 6.2 中国地区电离层TEC数据处理 73-75 6.3 中国地区电离层TEC与亚洲纬向环流指数的偏相关分析 75-79 6.4 物理机制讨论 79-82 6.5 小结 82-83 第七节 电离层Es出现率与极涡面积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83-95 7.1 北极极涡面积指数的计算 83-86 7.2 中国地区电离层Es出现率变化特征 86-88 7.3 中国地区Es出现率与北极极涡面积指数的偏相关分析 88-94 7.4 小结 94-95 第八节 电离层变化中气象源贡献的估算 95-108 8.1 电离层变化中气象源贡献的估算方法 95-99 8.2 气象源贡献的估算方法的改进 99-101 8.3 武汉电离层NmF2 变化中气象源的贡献 101-104 8.4 中国地区电离层TEC变化中气象源的贡献 104-106 8.5 小结 106-108 第九节 总结与展望 108-111 一、对流层恶劣天气事件影响电离层的特例研究 108 二、电离层参量与低层大气气象参量的相关统计分析 108-109 三、电离层变化中气象源贡献的估算 109-111 参考文献 111-121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 121-122 致谢 122
|
相似论文
- 芴类衍生物的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O437
- 导电高聚物复杂链结构及其传导性质的动力学研究,O469
- 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区主要地类坡面侵蚀动力学过程试验研究,S157
- 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动力学过程组合小区模拟试验研究,S157.1
- 导电高聚物中载流子的输运动力学研究,O469
-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成藏动力学过程分析,P618.13
-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坡面土壤侵蚀动力学过程试验研究,S157.1
- 半间歇釜式反应器合成乙二醇单醚的研究,TQ223.24
- 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的营养动力学过程,P737.2
- 粗对苯二甲酸结晶过程的研究与模拟,TQ245.1
- 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301R处理DSD酸还原废水的研究,X703.1
- 镍氨络合物电积金属镍研究,TF815
- 航海气象信息数字化研究,U675
- 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阳极氧化槽液的研究,TF821
- 磷酸结晶净化过程的基础研究,TQ126.35
- 蒿甲醚抗溶剂结晶过程的研究,TQ463.2
- 虚拟产业集群演化的复杂网络研究,F279.2
- 考虑环境信息和个体特性的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模拟及实验研究,X913
- 气体激光动力学研究及大功率激光器优化设计,TN248.2
- 地塞米松磷酸钠耦合结晶过程研究,TQ466
-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反应过程研究,O621.2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一般理论与方法 > 高空气象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