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字印刷字体发展、设计与应用研究

作 者: 刘钊
导 师: 王敏;黄克俭
学 校: 中央美术学院
专 业: 设计学
关键词: 汉字 正字 印刷字体 印刷字体设计 版式编排
分类号: TS80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32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设计奠定了现代物质文明的形式和内容基础,是20世纪文明发展史上的组成部分,而文字设计在促进人类的交流与沟通方面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开放与改革呈现着日新月异的趋势,尤其是电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现代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反过来,设计也从各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国内设计的社会软性环境与设计的介质和载体等硬性环境不断的变化、更新,使得设计充满了种种变化的可能。自然,作为视觉传达的三个重要因素:图形、图像和文字也应当顺应其变,以主动积极的姿态满足现代媒体和社会心理的功能需要。但无可否认的现实是,较之图形和图像的发展基本与国外同步的事实,国内在计算机时代的印刷字体设计及应用水平与国外有差距,滞后于前两个方面。汉字印刷字体的应用现实也反映出整个社会以及设计师对字体的文化发景、设计脉络及字体的应用尚缺乏足够的重视。重实践而轻理论,重内容而轻文脉,也导致了汉字视觉环境的混乱无序。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建立良好的汉字印刷字体开发环境以及应用体系,设计并推广大量的优秀的中文字体以满足现代设计的需要。这涉及到文化传承的问题,可以说它既是一种社会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鉴此,本论文将通过对汉字印刷字体设计及应用现状的研究与反思,从文字、字体、字体设计、字体在版面设计中的应用等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分析,再加具体的设计实践,尝试逐步建构起较为完备的印刷字体设计的研究框架,从中总结出汉字字体设计的方法论。本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阐述汉字的起源。作为字体设计的本源,汉字的发展、流变也就成为印刷字体设计最为重要的基础。字体设计的过程是一个体验汉文化的过程,设计者对于汉字字源的明鉴显得异常重要,它将避免设计过程中文字笔画不正确,导致使用者将错误传播出去,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对汉字的深入认识,会使得设计者读字、审视字和设计字体都会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体会字的形、声、义和字体设计的联系。这亦是对汉字文化应持有的一种尊重,可以说,字体设计承载着文化的博大与精髓。论文的第二部分着重于印刷字体。力图从字体的广义和挟义、不同学科对字体的界定来重新审视印刷字体这个概念,以及它和古文字、今文字的关系。论文分两个章节从设计的角度出发,详细地分析印刷字体的发展历程和风格演变,由此理清字体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部分则是研究现代印刷字体设计手段及字库制作。通过分析铅字铜模和照相制版的制作工艺原理结合英文字体设计的相关理论,以及对字体、字库的研究结果,试图建立起一套基于电脑的科学的汉字印刷字体设计方法和营造实用的字体开发环境的方法。第四部分通过对现有电脑字库的分析,结合各种设计实践的范例,将印刷字体与版面设计相联系,阐述字体在版面上的作用。好的版式应用需要依托于好的字体,好的字体可以大大优化版面效果,同时字体需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因此,字体和字体应用始终密不可分。本论文也强调,我们正处于一个从单一纸媒介质向以屏幕媒体为主的多媒体发展过渡的时代,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汉字,其字体的应用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载体的影响。我们在关注汉字字体设计本身的同时,也应关注媒体技术的发展需求,并对汉字的视觉需求和新的设计理念的研发予以更多的切实研究。论文在以上总结出的方法论的基础上,借鉴传统的印刷字体设计,并注重其科学性、人文性、审美性。为提高中文字体设计的整体水平,根本上解决中文字体设计开发落后的局面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以此推动国内汉字字体设计及应用的研究历程。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引言  12-17
  1.1 研究目的  12-13
  1.2 研究方法  13-14
  1.3 选题意义  14-15
  1.4 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和进展  15
  1.5 论文各部分的简要内容  15-17
第二章 汉字在物质手段和人文精神中不断发展自身体式  17-34
  2.1 前文字时期的传说和造字的传说  17-19
  2.2 汉字形成与发展—载体与刻写方式的作用  19-22
  2.3 书写字体向印刷字体发展的必然性  22-24
  2.4 传统六书与汉字的发展  24-27
    2.4.1 传统六书与汉字体系的完善  24-26
    2.4.2 传统六书与汉字的简化趋势  26-27
  2.5 近现代汉字简化的流变  27-28
  2.6 汉字规范化设计的历程  28-30
  2.7 汉字设计的启发和挑战  30-31
  2.8 小结  31-34
第三章 汉字构形系统理论对文字设计的指导作用  34-46
  3.1 汉字构形的框架系统  34-38
  3.2 楷书书法的结构理论  38-42
  3.3 现代汉字间架结构的排布方式  42-44
  3.4 小结  44-46
第四章 印刷术开启字体设计之门  46-64
  4.1 汉字印刷字体的界定和评判  46-49
  4.2 印刷字体的分类和界定标准  49-50
  4.3 传统印刷术对印刷字体的影响  50-61
    4.3.1 雕版印刷术  51-57
    4.3.2 活字印刷术  57-61
  4.4 小结  61-64
第五章 印刷字体的“铅与火”时代—新技术对汉字设计的影响  64-86
  5.1 新技术给汉字印刷字体带来新的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  64-68
    5.1.1 铅字印刷与字体设计  64-67
    5.1.2 手动照排与字体设计  67-68
  5.2 汉字印刷字体两大体系的探究  68-70
  5.3 印刷字体的主干字体确立—老四体  70-72
  5.4 传教士与西方现代印刷术的传入及汉字设计  72-74
  5.5 第一阶段:近代国人探索印刷字体设计的尝试  74-78
  5.6 第二阶段:1949年后汉字印刷字体设计  78-84
  5.7 小结  84-86
第六章 解读汉字之美—汉字设计的相关理论  86-94
  6.1 能指与所指—从符号学看广义文字设计  86-87
  6.2 形与意—汉字设计的图形学原理  87-88
  6.3 意念与造型—汉字设计的形态美学  88-89
  6.4 汉字构形在视觉设计中的演化与视觉传达属性  89-90
  6.5 字体借鉴艺术汉字的设计分析  90-93
  6.6 小结  93-94
第七章 印刷字体的“黄金时代”—从字体到字库  94-129
  7.1 汉字印刷字体的设计步骤之一—笔形  94-106
    7.1.1 设计定位  94-97
    7.1.2 笔形设计是字体设计的开始  97-106
      7.1.2.1 笔形的塑造  97-100
      7.1.2.2 笔形的统一和粗细变化  100-101
      7.1.2.3 笔画的书写和电脑制作  101-106
  7.2 汉字印刷字体的设计步骤之二—结构  106-115
    7.2.1 “第二中心线”  106-107
    7.2.2 字体结构设计的前期准备  107-110
    7.2.3 重心平稳  110-113
    7.2.4 疏密得宜、大小统一  113-115
  7.3 汉字印刷字体的设计步骤之三—审稿  115-119
  7.4 字体设计的个案研究—华文楷体  119-122
  7.5 近年来的印刷字体设计风格多样  122-124
  7.6 汉字印刷字体设计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124-127
  7.7 小结  127-129
第八章 汉字印刷字体的文本设计  129-151
  8.1 文本编排的元素  129-130
  8.2 文本编排的原则  130-134
    8.2.1 文本编排的原则之一:易读性  130-131
    8.2.2 文本编排的原则之二:美观性、艺术性  131-132
    8.2.3 文本编排的原则之三:内容与形式的和谐  132-134
  8.3 视觉元素建构版面框架  134-139
    8.3.1 文本编排的选字与字距行距问题  134-137
    8.3.2 文本编排的对齐与层级问题  137-139
  8.4 文本编排的栅格和风格问题  139-144
  8.5 中英文混合编排设计  144-148
    8.5.1 混合文本的中英文字体  144-146
    8.5.2 中英文混合编排  146-148
  8.6 小结  148-151
第九章 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的“超平面”时代  151-160
  9.1 文本阅读方式的改变和编排设计  151-154
  9.2 印刷字体呈现方式的改变  154-155
  9.3 汉字字库的类型  155-156
  9.4 液晶显示器上的新字体  156-158
  9.5 小结  158-160
结束语  160-161
参考文献  161-165
附录  165-171
致谢  171

相似论文

  1. 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问题探究,G623.2
  2. 中小学汉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G633.3
  3. 汉语和日语中的同形字比较研究,H36
  4. 留学生汉字习得偏误分析及教学,H195
  5. 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研究,TS801
  6. 汉字到汉字图形的发展进程研究,J524
  7. 现行规范汉字的理据研究,H102
  8. 初中级阶段中亚留学生汉字偏误调查分析,H195
  9. 繁体字三论,H124
  10. 汉字解构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运用,J524
  11. 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教学对策研究,H195
  12. 多媒体条件下的对外汉字教学,H195
  13. 手写体汉字识别方法研究,TP391.43
  14. 泰国中学生汉字书写偏误分析,H195
  15. 对外汉语教学中同音词界定策略研究,H195
  16. 唐诗中押韵汉字英译的符号学视角,H315.9
  17. 拼音导入,汉字跟进,多渠道强化,H195.3
  18. 泰国乌汶小学学生汉字笔顺学习情况调查,H195
  19. 《新华字典》(第10版)释义用字研究,H163
  20. HSK形近字研究,H195
  21. 对外汉语教学用2503字形义关系的梳理与教学对策,H19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印刷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印刷基础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