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伯林消极自由的再思考

作 者: 罗伟
导 师: 周祖成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自由主义 消极自由 积极自由 价值多元论
分类号: D9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伯林为自由一词做出过最为经典的诠释——提出了消极自由积极自由的区分,并为消极自由进行辩护。本文通过对伯林的消极自由理论的展开和分析,旨在探讨伯林自由论题所呈现出的逻辑上的紧张和矛盾,并试图发现造成伯林这种思想紧张的原因。伯林明确划分了两种自由的概念,试图澄清自由一词的本来含义,认为我们在政治生活中应该坚守消极自由的底线。对理性主义一元论所可能导致的集权主义的担忧,使他拒斥各种积极自由的理论。因为在他看来,积极自由即便不是集权主义的直接依据,也为集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上的借口。消极自由不仅值得捍卫,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价值多元世界背景下的无奈之举。面对各种不断冲突着的价值,没有人可以替我们抉择,我们不得不进行选择。人类的价值之所以是多元与不可通约的,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并没有稳固的本性。在柏林看来,人类并非是基于固有的本性去进行价值选择,相反是因为在各种价值互相冲突的生活实践中人的不断选择才塑造了其本性。然而伯林论题的紧张也是明显的:伯林在坚持消极自由的同时极力的批判理性,那么一个不能理性自主的主体如何去实现在价值多元下的价值选择?如果价值是多元的而自由只是诸多价值的一种,那么消极自由又如何具有优先性?伯林自由论题的紧张体现出他对现代性的既反省又认同的立场,对启蒙主义理想既警觉批判又赞许同情的审慎立场。也许对于伯林来说,人的选择能力源于我们每个人具体的生活体验,而与任何抽象的理性主义无关。伯林的自由论题体现得并不是精巧的理论建构而是一种现实的生活常识和生活态度。在政治构建和法制推动中首先应该考量的是具体的生活体验而不是建构什么理论体系,也许是伯林给予我们最大的忠告。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57
  2. 两种自由概念,D081
  3. 评哈耶克的新自由观,B08
  4. 城市改造中的草根抗争研究,D630
  5.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法律建设的启示,D922.28
  6. 自由主义之“修正”,D092
  7. 哈耶克的国家观研究,D095.61
  8. 美国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践和调整分析,F837.12
  9.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F091.3
  10. 《裸者与死者》中冲突的探析,I712.074
  11. 142年后的回眸,F113
  12. 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F091.3
  13. 基于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的次贷危机分析,F831.59
  14. 论哈耶克的自由观,B561.59
  15.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新世纪初文学中的历史叙事,I206.7
  16. “希腊形象”在拜伦诗歌中的体现、地位及其意义,I561
  17. 以赛亚·伯林论俄国文学中两种艺术观念的冲突,I512
  18. 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法律机制研究(2001-2010),D997.9
  19. 李敖宪政思想初探,D921
  20. 胡适人权与民主理论研究,D909.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