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澳门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研究
作 者: 吴尧
导 师: 刘先觉
学 校: 东南大学
专 业: 建筑历史与理论
关键词: 城市 建筑 转型(全文约15万字)
分类号: TU-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51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世纪中叶开始,澳门逐步进入近代晚期的发展之中,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转型过程,这种转型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澳门城市和建筑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澳葡政府推行新的殖民政策逐步揭开了这场变革的序幕,澳门延续了几百年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在这样背景下,澳葡政府开始了新的城市建设。殖民扩张和填海造地工程极大扩展了澳门城市面积,形成了新的城市边界,为以后大规模的建设打下了基础;随后又进行了大规模新城区开发、旧城改造、港口建设、“改良风景”等一系列工程。建筑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面貌。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多元经济体系的建立,新增了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也日趋多元化;新的建造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又促进原有营造方式发生改变;相应的建筑管理机构也逐步完善,出台了许多相关管理制度,改变了之前自发的建设状况。 至20世纪20年代,澳门城市和建筑发展基本完成了向现代化整体转变。澳门近代城市和建筑在经历了早期平稳演进和近代晚期的蜕变,通过综合汇聚于此的各种文化,发展形成出独具魅力的多元共生的澳门文化,逐渐形成了并确立了自己独有的城市和建筑特点。
|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2 第一章 绪论 12-20 1.1 研究的缘起 12 1.2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12-15 1.2.1 研究的方法 12-14 1.2.2 研究的意义 14-15 1.3 既往研究状况 15-18 1.3.1 相关历史背景研究 15-16 1.3.2 澳门建筑专题研究 16-17 1.3.3 既有研究之不足 17-18 1.4 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8-20 1.4.1 关于“近代”和“近代晚期” 18-19 1.4.2 关于“转型”的概念 19-20 第二章 近代晚期的澳门社会与城市环境 20-47 2.1 澳门概述 20-22 2.1.1 地理环境 20-21 2.1.2 政治变迁 21-22 2.2 政治环境的变化 22-28 2.2.1 葡国对澳决策转变 22-24 2.2.2 事实强占目的达到 24-26 2.2.3 主权和堪界的谈判 26-28 2.3 社会的变化 28-33 2.3.1 港口贸易衰败 28-29 2.3.2 寻找新的发展 29-31 2.3.3 人口的变化 31-33 2.4 城市格局的变化 33-42 2.4.1 地界的拓展 33-37 2.4.2 路网的建设 37-41 2.4.3 新的城市格局 41-42 2.5 城市环境的变化 42-46 2.5.1 港口建设 42 2.5.2 “改良风景”计划 42-44 2.5.3 旧城区的改造 44-45 2.5.4 对棚屋区整治 45-46 2.5.5 其它市政建设 46 本章小结 46-47 第三章 近代晚期建筑的转型(上) 47-101 3.1 建筑类型的转变 47-48 3.2 建筑技术的发展 48-52 3.2.1 建筑材料和结构的演变 49-51 3.2.2 建筑企业和设计人员 51 3.2.3 建筑材料的生产 51-52 3.3 建筑风格与形式的改变 52-56 3.3.1 古典遗风 53-54 3.3.2 新的探索 54-55 3.3.3 新的发展 55-56 3.4 行政建筑型制的转变 56-62 3.4.1 议事亭的兴衰 57-59 3.4.2 消失的关部行台 59-60 3.4.3 新建政府合署大厦 60-61 3.4.4 氹仔海岛市政厅 61-62 3.5 公共建筑型制的转变 62-88 3.5.1 娱乐休闲建筑 62-71 3.5.2 文化教育建筑 71-73 3.5.3 医疗卫生建筑 73-76 3.5.4 商业建筑 76-83 3.5.5 其他公共建筑 83-88 3.6 居住建筑型制的转变 88-100 3.6.1 别墅与豪宅 88-98 3.6.2 新式园林住宅 98-100 本章小结 100-101 第四章 近代晚期建筑的转型(下) 101-122 4.1 宗教建筑的拓展 101-110 4.1.1 天主教与基督教新教 101-105 4.1.2 中国传统庙宇建筑 105-110 4.2 军事建筑的拓展 110-115 4.2.1 关闸的拆除 110-113 4.2.2 嘉思栏炮台 113 4.2.3 望厦炮台 113 4.2.4 氹仔和路环炮台 113-114 4.2.5 摩尔人兵营 114-115 4.3 新管理体系的建立 115-121 4.3.1 官方机构和相关制度 116-119 4.3.2 行业会馆 119-121 本章小结 121-122 第五章 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的特点 122-142 4.1 转型过程中的移植特征 122-128 4.1.1 葡萄牙建筑文化的移植 122-127 4.1.2 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筑文化的移植 127-128 4.2 转型过程中的多元共生特征 128-134 4.2.1 中西城市格局的并存 129-133 4.2.2 多种建筑形式的共生 133-134 4.3 转型过程中的整合特征 134-141 4.3.1 中葡建筑文化的开放性 134-135 4.3.2 中葡文化交融的趋势 135-136 4.3.3 中葡文化融合的实现 136-137 4.3.4 整合过程中的表现 137-141 本章小结 141-142 结语 142-145 参考书目 145-151 附录 151-157 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151-157 后记 157
|
相似论文
- 热天平上城市固体废弃物热解及燃烧特性研究,X705
- 城市湖泊的甲烷排放时空变化及其与水文水质关系,X524
- 建筑遮阳方式研究,TU226
-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 体育场馆国际设计竞赛创作理念研究,TU245.2
-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 VRGIS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TP311.52
-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独立学院教学体系研究,G642.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理论 > 建筑史 > 中国建筑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