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研究和应用

作 者: 吴景泉
导 师: 柳大烈
学 校: 第一军医大学
专 业: 整形外科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修复 自体微小颗粒骨 磨骨术 口内入路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分类号: R78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前言:下颌骨位于颜面部的下1/3,是人体形态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也是整个颅颌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骼。它担负着构成下半颜面部的轮廓、参与咀嚼、咬合、语言等重要功能。由于先天或后天的一些因素,导致下颌骨部分缺损或不对称,而这种缺损或不对称常常导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颜面畸形。下颌骨缺损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的功能,矫正颌面畸形。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移植,其中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或异种骨移植和人工骨代用品。自体骨移植保留了骨传导和骨诱导功能,并有成骨细胞存在,且无疾病传播的危险。通过吻合血管或带蒂骨移植可增加移植骨的抗感染能力,疗效最为肯定,应用时间最长;但受来源限制、外形雕刻困难及造成自体损伤,仍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通过多年的改脸型手术及下颌角截骨过度修复治疗经验,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下颌骨手术的经验,并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为本实验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课题在自体骨移植的基础上改良了下颌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以口内入路为手术方法,利用磨骨术磨削下的微小颗粒骨填塞缺损区,修复重建下颌骨外形,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为了明确自体微小颗粒骨在下颌骨修复中的成骨机制和愈合过程,我们设计了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下颌骨部分缺损的动物实验模型与成骨指标检测。通过动物实验了解自体微小颗粒骨的成骨机制和检验成骨效果,寻求一种操作简便、行之有效的下颌骨部分缺损修复的临床治疗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9
ABSTRACT  9-19
第一章 兔下颌骨部分缺损模型建立和组织学检测  19-27
  1.1 前言  19
  1.2 材料与方法  19-21
    1.2.1 实验动物  19
    1.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9-20
    1.2.3 方法  20-21
  1.3 结果  21-22
  1.4 讨论  22-27
第二章 应用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超微结构观察  27-32
  2.1 前言  27
  2.2 材料与方法  27-28
    2.2.1 实验动物  27
    2.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27
    2.2.3 方法  27-28
  2.3 结果  28-29
  2.4 讨论  29-32
第三章 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成骨定量检测  32-43
  3.1 前言  32
  3.2 材料与方法  32-37
    3.2.1 实验动物  32
    3.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32-33
    3.2.3 方法  33-37
    3.2.4 统计学处理  37
  3.3 结果  37-38
  3.4 讨论  38-40
  3.5 附表  40-43
第四章 三维螺旋CT重建对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指导意义  43-47
  4.1 前言  43
  4.2 临床资料与方法  43
    4.2.1 临床资料  43
    4.2.2 方法  43
  4.3 结果  43-44
  4.4 讨论  44-47
第五章 自体微小颗粒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47-52
  5.1 前言  47
  5.2 临床资料  47
  5.3 方法  47-48
  5.4 结果  48-49
  5.5 讨论  49-52
附图  52-66
综述一 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  66-81
综述二 骨组织的定量检测  81-95
成果  95-96
致谢  96-98
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说明  98

相似论文

  1. 苹果多酚对UVB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防护与修复研究,S661.1
  2. 筋膜瘢痕瓣五瓣法修复腋窝蹼状瘢痕挛缩畸形,R622
  3. 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洗脱剂筛选及洗脱条件优化,X592
  4. 挥发性氯代烃类化合物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价与修复技术筛选研究,X820.4
  5. 芘降解菌株SE12的分离和鉴定及其降解效果研究,X172
  6. 龙葵和小飞蓬耐锰性及富集作用的研究,X173
  7.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8. 烤烟连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S572
  9. 番茄对稀土的耐性及修复污染环境的潜力研究,S641.2
  10.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11. 海底管道修复连接器的研究,TE973
  12. 铜在黑土—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及其钝化机理研究,X53
  13. 大鼠股神经结扎损伤修复方法的实验研究,R651.3
  14. 镉胁迫诱导拟南芥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变化的分子诊断,X173
  15.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16. 产ACC脱氨酶细菌提高植物富集和耐受镉、铜效应及机制研究,X172
  17.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X53
  18. ERCC1/RRM1的表达与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期及与铂类耐药的相关性,R734.2
  19. 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修复临床牙龈美学观察,R783.6
  20. 外界刺激对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原位形成和内源性生长因子TGF-β1的影响,R78
  21. RPDs修复材料对口腔优势菌表面粘附性影响的实验研究,R783.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颌面部外科学 > 口腔颌面部整形外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