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亚东鲑的生物学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作 者: 豪富华
导 师: 陈毅峰
学 校: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西藏 亚东鲑 生物学 遗传多样性 适应性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 Linnaeus)隶属于鲑科(Salmonidae)鲑亚科(Salmoninae)鲑属(Salmo),仅见于西藏亚东河,为国外引进种。本研究以亚东鲑为例,研究了它在被引入到高原河流后的生物学和种群遗传学特征;同时,探讨了亚东鲑在高原河流环境中的适应性。从研究结果发现:(1)亚东河中的亚东鲑群体由1-4龄组成,年龄趋于低龄化,生长指标为9.05-14.23(♀)和10.76-19.22(♂),雌雄个体的平均标准体长分别为192.60±69.92 mm和188.91±53.18 mm。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雌性(♀)Lt = 709.44 [ 1 - e - 0.1656 ( t - 0.0845) ]和Wt = 6017.46 [ 1- e - 0.1656 ( t - 0.0845) ]2.9724;雄性(♂)Lt = 797.82 [ 1 - e - 0.1428 ( t - 0.0058) ]和Wt = 8566.72 [ 1 - e - 0.1428 ( t - 0.0058) ]2.9822。根据Von Bertalanffy方程的估算表明雌雄两性个体在体长、体重生长上有显著的差异;雄鱼比雌鱼有更大的渐近体长和渐近体重,两性个体均远未达到最大体长和体重;雄鱼比雌鱼生长更快,寿命更长。(2)根据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可将亚东鲑胚胎发育过程分为10个时期;在平均水温为4.3℃的条件下,从受精到出膜需要大约339.7~447.2积温(度·日)不等;胚胎发育的天数与积温呈明显的线性相关;胚胎发育的各期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不同,体节形成至发眼前期这一阶段对外环境比较敏感;不同大小的卵对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出膜时仔鱼的平均大小为13.09±0.90(mm)之间。(3)通过计算每月的成熟系数(GSI)的变化和对性腺发育时期的记录和统计确定了亚东鲑产卵时间从10月份开始,主要集中在11月-12月份之间。另外亚东鲑两性在性成熟模式上也是不同的,如雄性比同种的雌性成熟更早。约88%的雌性个体在三龄时和26%的雄性个体在二龄时达到性成熟。采样期间亚东鲑每月的性比除了10月份(4.43:1, P < 0.0001)之外,其它月份没有显著的变化。基于23尾产卵雌鱼的统计,在繁殖力和体重(P < 0.001, r = 0.9255)、体长(P < 0.01, r = 0.8879)和性腺重(P < 0.001, r = 0.9366)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产卵季节,成熟卵的卵径大小变化在3.3-4.5mm之间,平均为4.0±0.45mm。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0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0-53
  第一章 绪论  11-40
    第一节 亚东鲑简介  11-13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背景  13-33
    第三节 外来种适应性  33-39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9-40
  第二章 遗传分子标记在鱼类中的应用及发展  40-53
    1 前言  40-41
    2 分子标记概念  41
    3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应用  41-50
    4 分子标记应用频率和发展  50
    5 小结  50-53
第二部分 亚东鲑生物学研究  53-111
  第三章 亚东鲑的胚胎发育  54-71
    1 前言  54
    2 材料方法  54-55
    3 结果  55-62
    4 讨论  62-71
  第四章 亚东鲑的年龄和生长  71-86
    1 前言  71-72
    2 材料方法  72-73
    3 结果  73-81
    4 讨论  81-86
  第五章 亚东鲑性腺发育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86-99
    1 前言  86-87
    2 材料方法  87-89
    3 结果  89-92
    4 讨论  92-99
  第六章 亚东鲑繁殖特征的研究  99-111
    1 前言  99-100
    2 材料方法  100-101
    3 结果  101-107
    4 讨论  107-111
第三部分 种群遗传学  111-124
  第七章 亚东鲑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  112-124
    1 前言  112-113
    2 材料方法  113-115
    3 结果  115-120
    4 讨论  120-124
小结  124-126
参考文献  126-157
附录  157-158
致谢  158-159

相似论文

  1. 夏季湖光岩玛珥湖浮游细菌和浮游活性菌遗传多样性的比较,Q938
  2. 广州市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G633.91
  3.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研究,G633.91
  4. 利用AFLP标记对四个多鳞鱚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S917.4
  5.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6.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7.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21
  8.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9.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10. 大学生疏离感现狀调查及与家庭功能及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B844.2
  11.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12. 苏丹草叶斑病原平脐蠕孢菌的研究,S435.4
  13.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14.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5. 运用SRAP和SSR分子标记研究粉花石斛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S567.239
  16.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17.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18. 流动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关系,G441
  19. 阳山县农村中学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研究,G633.91
  20. 豆柄瘤蚜茧蜂田间动态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476.3
  21.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