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系统分析与实证研究

作 者: 王莉
导 师: 杨印生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工程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影响因素 社会关系网络 系统论  和谐 吉林省
分类号: F323.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32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为主线进行系统分析与深入考察。在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德尔菲和DEMATEL法建立了直接影响矩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对长春市农村劳动力的深入调查,分析了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定义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及其特征,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外界环境、功能、状态与演化,重点阐述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把热力学的理论引入到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中,计算出系统的熵值,经过分析得出结论:该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演化。并依据熵理论,结合吉林省省情,提出了相应措施。以和谐理论为基础,结合吉林省实证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和谐性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系统和谐性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得到结论: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从不和谐状态到较和谐状态演化。这一结果与系统的熵值结果共同说明了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是一种向上的演化。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21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7
    1.2.1 国外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概况  12-15
    1.2.2 国内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概况  15-17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19
    1.3.1 本文研究的基本方法  17-18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8-19
  1.4 论文结构安排  19-21
第二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基本状况分析  21-39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涵  21-22
    2.1.1 农村劳动力的内涵  21-22
    2.1.2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内涵  22
  2.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状况  22-26
    2.2.1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基本现状  22-24
    2.2.2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征  24-26
  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分析  26-29
    2.3.1 产业结构  26-27
    2.3.2 消费结构  27-28
    2.3.3 经济势差  28
    2.3.4 科技进步  28-29
    2.3.5 其它因素  29
  2.4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运行规律  29-31
    2.4.1 动力规律  29-30
    2.4.2 有限规律  30-31
    2.4.3 需求规律  31
    2.4.4 竞争规律  31
  2.5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31-33
  2.6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基本状况  33-38
    2.6.1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  34-36
    2.6.2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36-37
    2.6.3 促进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紧迫性  37-38
  2.7 小结  38-39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9-46
  3.1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  39
  3.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辨识  39-43
  3.3 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分析  43-45
    3.3.1 户籍制度  43-44
    3.3.2 劳动力市场  44
    3.3.3 劳动力素质  44-45
  3.4 本章小结  45-46
第四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网络效应分析  46-56
  4.1 社会关系网络内涵  46-47
  4.2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关系网络实证研究  47-51
  4.3 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效应分析  51-54
    4.3.1 社会关系网络是资源配制的重要方式  51
    4.3.2 社会网络能够为外出劳动力带来许多有用的信息  51-52
    4.3.3 社会网络是外出打工者获取社会支持的主要渠道  52
    4.3.4 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  52-53
    4.3.5 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劳动力的流向  53
    4.3.6 社会网络可以节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53
    4.3.7 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效应  53-54
  4.4 建议  54-55
  4.5 本章小结  55-56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系统分析  56-70
  5.1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定义、特征  56-57
    5.1.1 农村劳动力系统的定义  56
    5.1.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特征  56-57
  5.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57-61
    5.2.1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组成  57-58
    5.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结构  58-61
  5.3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环境  61-63
    5.3.1 政治、法律环境  61
    5.3.2 经济环境  61-62
    5.3.3 人文环境  62
    5.3.4 教育环境  62
    5.3.5 科技环境  62-63
  5.4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功能  63-64
  5.5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状态与演化  64-66
  5.6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作用机理分析  66-69
    5.6.1 农村劳动力流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66-67
    5.6.2 农村劳动力流动子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  67
    5.6.3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67-68
    5.6.4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  68-69
  5.7 小结  69-70
第六章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理分析  70-85
  6.1 熵理论简述  70-72
    6.1.1 熵、熵流  70-71
    6.1.2 熵变  71-72
  6.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熵理分析  72-77
    6.2.1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熵产生的原因  72-73
    6.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熵变  73-74
    6.2.3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熵流分析  74-76
    6.2.4 熵值的意义  76-77
  6.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熵值计算  77-84
    6.3.1 系统熵的计算方法  77-79
    6.3.2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熵值分析  79-81
    6.3.3 应用熵理论指导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运行  81-84
  6.4 小结  84-85
第七章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和谐性分析  85-104
  7.1 和谐理论  85-87
    7.1.1 和谐的含义  85-86
    7.1.2 和谐系统  86
    7.1.3 系统的和谐度  86-87
    7.1.4 系统的和谐性分析  87
  7.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和谐性分析  87-94
    7.2.1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和谐发展与和谐主题  87-88
    7.2.2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和谐机制  88-89
    7.2.3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和谐预警分析  89-91
    7.2.4 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的和谐度  91-94
  7.3 吉林省农村劳动力流动系统和谐性分析  94-103
    7.3.1 数据来源  94-95
    7.3.2 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95-97
    7.3.3 各指标无量纲化  97-98
    7.3.4 和谐度的计算  98-99
    7.3.5 和谐性分析  99-101
    7.3.6 政策性建议  101-103
  7.4 小结  103-104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104-107
  8.1 本文结论  104-105
  8.2 展望  105-107
参考文献  107-1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115-116
致谢  116-118
摘要  118-121
ABSTRACT  121-125
导师及作者简介  125-127

相似论文

  1. 偏振条件下辐射能和熵传输的数值模拟,TK124
  2. 流动与混合过程中不可逆损失的研究,TK12
  3.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G632.4
  4. 领域实体属性及事件抽取技术研究,TP391.1
  5. 人物言论抽取与跟踪技术研究,TP391.1
  6. 图像分割中阴影去除算法的研究,TP391.41
  7. 基于停用词处理的汉语语音检索方法,TP391.1
  8. 桡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分类研究,TP391.41
  9.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10. 断指再植患者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R658.1
  11.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12.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13. 高忠英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运用补肺汤加减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病用药规律研究,R249.2
  14. 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B849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16. 福建省业余网球教练员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17.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8.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19.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20. 流动人口的户籍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C924.2
  21.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