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研究

作 者: 李志鹏
导 师: 丁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出狱人 社会保护 更生 失权与充权 路径选择 具体措施
分类号: D926.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犯罪率和犯罪黑数的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现实,重刑治罪思想暗潮涌动,体现在刑罚执行方面,便是监狱人满为患,犯罪人长期甚至终身关押,再社会化的刑罚目的难以得到贯彻。更为严重的是,犯罪人出狱后的生活及工作基本处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阶段,缺乏相关法规及政策的关照,使犯罪人茫然无措,累犯及再犯的几率大大增加,监禁效率受到干扰,无疑为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留下潜在的隐患。近些年来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受到一定的重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出狱人保护的发展轨迹迥异的是,我国出狱人保护的催生动力源于国家的核心权力,很多层面都忽视了“草根阶层”的介入与互动,正处于社会变革期的中国各级政府面对经济、就业和促进社会整合的种种压力,倾注到这类特殊人群的精力无疑会大打折扣。所以参鉴域外相关的制度模型与理论基奠,建构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关注、公众参与”出狱人保护的全新框架,更多的辟展新的保护手段与可行性路径,乃当下我国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必由之路。本文的具体架构共分五个层次。第一部分重点阐述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基础理论问题,涵盖了其基本概念的明晰、出狱人的范围界定、出狱人社会保护的语义辨析、出狱人社会保护的理论基石及价值考量等多重内容。虽然该部分并不涉及高深内容,但就文章整体而言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论述的翔实与否,直接关系着后文的建构与层次提升。第二部分着眼于对世界各国出狱人社会保护事业的描述与概括,具体理解为(1)出狱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历史溯源与维度;(2)出狱人保护事业在国外的发展历程;(3)国外出狱人保护的机构与基本模式。该部分是对前人成果的总结,目的在于为我国出狱人社会保护找到标杆和参照,对比、借鉴、吸收、创新,最终树立中国出狱人社会保护的定位和前向。第三部分目光转回中国,论述中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由于我国内地与港澳台地区法制的差异,有必要分别理清。详细表述为中国出狱人保护的起源;港台地区出狱人保护概况;中国大陆出狱人保护的现状与前景。这部分多为历史向度的组合,尤其大陆最为突出,因而耐心的梳理就显得重要。第四部分逐渐触及全部文章的中心,细分为两个侧面进行表达1、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原则及内容;2、出狱人保护的相关程序建构。事实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某项制度的设计主体总会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它的原则、内容与程序的构建上,这些对该制度的成长而言也是攸关的,合理的原则、缜密的内容和正当的程序被视为制度的灵魂性要件。第五部分作为文章的点睛之处,承载者主要的创新点和理论创建。该部分整合了出狱人社会保护的主要措施,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与构想。简言之,新措施具体包括:(1)出狱人社会保险制度的初步探索(2)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前科消灭制度,是出狱人保护事业新发展的必然要求(3)充分发掘监狱经济产业在出狱人保护工作上的独特作用(4)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扩展受益人群的范围(5)培育非政府组织(NGOs),坚持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出狱人保护“又快又好”的发展(6)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为出狱人保护事业供给良好的制度保障(7)追踪考察制度的确立,将为出狱人的动态保护提供反馈与修正保证(8)建立健全刑释人员就业援助系统,尤其是借鉴美国出狱人就业安置中的雇主过失雇佣制度(9)引入充权理论作支持,开辟出狱人保护事业的中新境域(10)出狱人保护的治本之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引言  12-14
第一章 概述  14-24
  一、出狱人保护基本概念的厘定  14-16
    (一) 出狱人的范围界定  14-15
    (二) 出狱人保护的语义辨析  15-16
  二、出狱人保护的性质及理论基石  16-21
    (一) 性质界定  16-17
    (二) 理论依据阐述  17-21
  三、出狱人保护的价值考量  21-24
第二章 出狱人保护事业的世界性视野  24-36
  一、出狱人保护制度产生的历史溯源与维度  24-28
    (一) 对出狱人保护事业的认知  24
    (二) 出狱人保护事业出现的动因分析  24-25
    (三) 出狱人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  25-28
  二、国外其它典型国家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发展思路清理  28-32
    (一) 日本的做法  28-30
    (二) 美国的重返社会方案  30-31
    (三) 意大利的规定  31-32
  三、国外出狱人保护的基本模式整理  32-33
  四、国外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基本特点  33-34
  五、国外更生保护制度运行中的问题  34-36
第三章 中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36-46
  一、新中国出狱人保护事业(安置帮教)的发展阶段  36-38
  二、我国港台地区出狱人保护事业概况  38-42
    (一) 台湾地区  38-41
    (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做法  41-42
  三、中国大陆出狱人保护的现状与前景  42-46
    (一) 现状  42-43
    (二) 前景  43-46
第四章 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原则及内容梳理  46-58
  一、出狱人社会保护制度的原则  46-47
  二、中国大陆出狱人保护制度的新模式探索  47-48
  三、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的程序构想  48-52
    (一) 在释放前的准备阶段  48-49
    (二) 出狱人保护的实施过程  49-52
  四、出狱人保护的主要内容简述  52-53
  五、青少年和女性出狱人员的特殊保护  53-58
第五章 出狱人保护新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58-76
  一、出狱人保险制度的初步探索  58-59
  二、构建中国语境下的前科消灭制度,是出狱人保护事业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59-61
  三、充分发掘监狱经济产业在出狱人保护工作上的独特作用  61-62
  四、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扩展受益人群的范围  62-63
  五、培育非政府组织(NGOs),坚持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出狱人保护"又快又好"的发展  63-64
  六、制定专门的出狱人保护法,为出狱人保护事业供给良好的制度保障  64-65
  七、追踪考察制度的确立,将为出狱人的动态保护提供反馈与修正保证  65-67
  八、建立健全刑释人员就业援助系统,尤其是借鉴美国出狱人就业安置中的雇主过失雇佣制度  67-70
  九、引入充权理论作支持,开辟出狱人保护事业的中新境域  70-73
  十、出狱人保护的治本之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73-76
结语  76-77
参考文献  77-84
致谢  84-85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85-87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7

相似论文

  1. 论中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G631
  2. 社会学视角下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的路径思考,D267
  3. 基于程序切片的电子海图系统软件测试技术研究,TP311.53
  4. 树立“共同愿景”,构建和谐班级,G635.1
  5. 基于蚁群算法的移动商务个性化推荐体系研究,TP391.3
  6. 我国建立违宪审查的路径选择研究,D921
  7. 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631.42
  8. 一种改进PS-LDPC码的研究及FPGA设计,TN791
  9. 基于出行行为的择路演化相关问题研究,U491
  10.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F832.6
  11. 试论新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D262.11
  12. 城市贫困人口的社会风险及其社会保护体系,C913.7
  13. 我国社区矫正模式研究,D926.8
  14. 金融危机下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路径探析,F832.6
  15. 重庆市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现状与分析,G807.4
  16.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630
  17. 我国政府维护社会公正任的问题究,D630
  18. 中国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深化的方向与路径选择,F276.1
  19. 中国贸易结构优化路径选择研究,F752
  20. 内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办高校发展的路径选择,G648.7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司法制度 > 劳动教养制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