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工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理论探讨和中国经验

作 者: 高鸿鹰
导 师: 谭崇台
学 校: 武汉大学
专 业: 西方经济学
关键词: 工业集聚 集聚中的扩散 不平衡发展 区域政策
分类号: F1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070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工业化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早期的发展经济学曾经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发展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平衡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增长极”等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们重新注意到空间因素对经济理论和现实的重要影响,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与此同时,发展经济学的近期文献也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更为深入地研究。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集聚的规律,以及工业集聚规律对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影响。 “二元经济结构”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更好地描述发展中国家工业的结构特点,本文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进一步细分为技术约束型工业和资本约束型工业,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于容易获得“技术能力”的区域,而资本约束型工业根据“市场接近”原则选择区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特点融入到作为新经济地理学分析基础的D-S模型之中,从而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集聚现象作较严谨的分析。在“市场接近”和“技术能力”获取的共同作用下,工业表现出空间集聚的趋势,如果考虑到集聚成本的影响,工业集聚区还存在一种向外扩散的推动力量。在技术约束型工业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集聚表现为两种趋势:生产要素向工业集聚区集聚;工业集聚区在空间上向外扩散。集聚区的扩散表现为“集聚中的扩散”,而不是“集聚之后扩散”。在“集聚中的扩散”过程中,积聚力量往往大于扩散的力量,从而工业集聚会表现出过度的集聚。于是,需要对经济发展进行空间调控,以引导工业集聚能够科学地向外扩散,从而保证工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经济落后区域的工业化进程。研究发现,工业集聚的规律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进行解释。文章对中国的工业集聚和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论支持本文的理论结论。 全文包括七章: 第一章工业集聚相关研究的述评。早期的经济学已经注意到工业具有不平衡发展的趋势。新古典学派的创始者马歇尔曾经深入地研究过工业集聚现象,提出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4
导言  14-22
  一、论题研究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意义  14-18
  二、论题的研究视角选择、分析方法和创新之处  18-20
  三、结构安排  20-22
第一章 工业集聚相关研究的述评  22-42
  第一节 早期经济学中的工业集聚思想  22-26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对工业集聚的阐述  22-23
    二、德国历史学派对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研究  23-25
    三、早期新古典经济学对工业集聚的研究  25-26
  第二节 早期发展经济学中的工业发展空间平衡性问题研究  26-31
    一、工业集聚中的循环累积思想  26-28
    二、关于工业集聚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意义  28-30
    三、发展经济学注重各种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30-31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近期进展及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31-42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31-40
    二、发展经济学关于集聚效应的研究  40-42
第二章 工业集聚模型的构建  42-61
  第一节 模型  42-51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结构性与多元生产函数  42-47
    二、效用函数  47-48
    三、模型推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48-51
  第二节 模型的短期均衡  51-57
    一、技术约束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51-53
    二、资本约束型产品市场的均衡  53-55
    三、均衡的解  55-57
  第三节 工业集聚中各种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  57-61
    一、农业的影响  57-59
    二、技术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59
    三、资本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59-61
第三章 工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61-76
  第一节 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的累积性  61-67
    一、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过程中的“技术努力”  61-62
    二、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过程中“组织基础”  62-64
    三、技术约束型工业集聚与“技术能力”的动态  64-67
  第二节 区域基础设施改进与工业集聚  67-72
    一、对技术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68-70
    二、对资本约束型工业的影响  70-71
    三、基础设施改进对价格指数的影响  71-72
  第三节 工业集聚过程中的“集聚中的扩散”  72-76
    一、技术约束型工业视角的城市规模  72-73
    二、工业集聚区的“集聚中的扩散”  73-76
第四章 中国工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76-98
  第一节 区域视角的中国工业化历史回顾  76-79
    一、20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平衡工业化  76-77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的工业化空间分布  77-78
    三、20世纪80年代的“梯度推移”工业化  78-79
  第二节 九十年代后的中国工业集聚  79-93
    一、分省考察的工业集聚程度的变化  81-85
    二、工业集聚区域的形成  85-91
    三、三大区域的工业集中度变化  91-93
  第三节 中国区域工业化不平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93-98
    一、工业集中的回归分析  93-95
    二、工业化水平差异的相关分析  95-98
第五章 经济发展不平衡:工业集聚视角的解释  98-115
  第一节 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  98-103
    一、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98-99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解释与困惑  99-100
    三、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的工业集聚视角解释  100-102
    四、中国的工业化集聚与经济增长区域差异  102-103
  第二节 工业集聚与区域资本积累  103-105
    一、工业集聚对资本积累区域差异的影响  103-104
    二、中国的资本总量增加的区域差异的工业化视角解释  104-105
  第三节 工业集聚与区域条件收敛  105-108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实证结论  105-106
    二、经济增长理论中条件收敛的解释  106-107
    三、工业集聚视角对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解释  107-108
  第四节 工业集聚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的变化规律  108-111
    一、扩散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倒U型”变化  109
    二、条件收敛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的变化  109-110
    三、“集聚中的扩散”与区域收入离散程度变化  110-111
  第五节 工业集聚与个人福利分析  111-115
    一、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两类工人的间接效用比较  111-113
    二、基础设施改进对两类工人的间接效用的影响  113-115
第六章 关于工业集聚过程中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的进一步说明  115-126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工业集聚  115-118
    一、同代内技术进步  115-116
    二、不同代内技术进步  116-118
  第二节 关于工业集聚的制度思考  118-126
    一、制度创新与工业集聚  119-121
    二、制度学习与工业集聚区的延拓  121-123
    三、工业化水平差异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  123-126
第七章 结论以及对实践的启示  126-132
  一、主要结论  126-127
  二、对实践的启示  127-132
附录  132-140
参考文献  140-148
后记  148

相似论文

  1. 中国工业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F224
  2. 湖南省“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组合研究,F205
  3. 论西部地区适度发展钢铁工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F426.31
  4. 铜陵市融入泛长三角经济圈对策研究,F127
  5.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分析,F127
  6.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发展问题研究,F127
  7. 基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河南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性研究,F224
  8. 农业区域统筹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4
  9. 社会利益分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平衡发展问题研究,F127
  10. 焦作西部工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合理性与地下水安全性分析,X523
  11. 云南省工业产业集聚研究,F427;F224
  12. 论广州市政府在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发展中的职责和作用,G719.2
  13. 森林生态功能区区域政策研究,F127
  14. 保障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财政对策研究,F326.11
  15. 财政分权与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效应研究,F127
  16. 工业集聚与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因果关系和决定因素,F424;F249.2
  17.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制度因素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F207;F224
  18. 基于产业集群建设浙江区域创新体系研究,F127
  19. 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研究,G124
  20. 日本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F114.46
  21. 基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四川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