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建花蕊夫人《宫词》比较研究

作 者: 李永章
导 师: 雷恩海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王建 花蕊夫人 宫词 比较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宫词的大量出现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而在大量的宫词作品中,独王建花蕊夫人之作在宫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是因为王建首次做大型宫词组诗,有创体之功,称为“宫词之祖”,后之作者多效其体;而花蕊夫人以亲身经历和见闻“宫中人写宫中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真实性,且二人百首宫词皆为七绝联章,气势恢宏,堪称鸿篇。他们一为中唐文人士大夫,一为五代前蜀帝王宠妃,地位不同,身份各异,加之心态不同,进而反映在各自的作品中,其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均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本文谨以王建花蕊二家宫词为研究中心,比较探讨二人百首《宫词》在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异同之处。文章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引言简要说明选定本论题的原因,并综述关于两家《宫词》的研究情况。第一章简述宫词这种诗歌体裁的渊源,即萌芽于《诗经》,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定型于唐代,并分析探讨宫词在唐代繁荣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最后将宫词、宫体诗和宫怨诗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第二章总论王建花蕊夫人生平及创作,清楚王建和花蕊夫人能作出百首联章《宫词》的背景及心路历程,从而为分析比较各自的作品奠定基础。第三章比较王建花蕊宫词内容,主要包括:他们以纪实的手法记叙宫中事件,一事一诗,经过精心剪裁与加工,于叙述中饱含着作者深情和对笔下人物的关怀等诸多相同的内质追求;两家《宫词》在宫廷建筑和帝王印象、宫中女性、宫廷休闲娱乐和风俗等方面有不同的表现。第四章比较探讨王建花蕊夫人《宫词》的艺术特色:王建花蕊都善于平铺直叙,语句浅近,但花蕊夫人“宫中人写宫中事”,真实自然,相对来说,王建宫词多有想象成分;王建叙述宫中日常杂事时,带有些许讽刺意味,花蕊却在叙述过程中多带有情感成分;由叙事到抒情是王建花蕊两家《宫词》所呈现出来的总体风貌;两家《宫词》以人物为中心,抓住细节,选择典型事件,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宫廷生活,这是王建花蕊两家都着力表现的部分,但又各有特色;两家宫词语言清新朴素,不假雕饰,遣词造语生动传神,并能以各自的标准选趣事入诗,这些都决定了两家《宫词》在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结语总结全文,简述王建花蕊《宫词》对后世的影响。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5-6
Abstract  6-8
前言  8-13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8
  二、研究情况综述  8-13
第一章 宫词溯源及宫词与宫怨诗、宫体诗辨析  13-31
  第一节 宫词探源  13-16
  第二节 唐代宫词繁荣探论  16-25
    一、影响唐代宫词繁荣的外部因素  16-22
    二、影响唐代宫词繁荣的内部因素  22-25
  第三节 宫词、宫怨诗与宫体诗  25-31
第二章 王建花蕊夫人生平及创作总论  31-42
  第一节 王建生平及创作  31-37
  第二节 花蕊夫人生平与创作  37-42
第三章 王建花蕊夫人宫词内容比较  42-61
  第一节 不同身份与时代背景下的宫词同质表现  42-46
  第二节 王建花蕊夫人宫词题材比较  46-61
第四章 王建花蕊夫人宫词艺术特色比较  61-71
  第一节 王建花蕊叙事特色比较  61-67
  第二节 王建花蕊艺术表现手法比较  67-71
结语  71-72
参考书目  72-75
后记  75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8.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9.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10.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11.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B842.3
  12. 16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亚洲球队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研究,G841
  13. 我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F279.2
  14. 人教版、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比较研究,G633.3
  15. 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战争的战术比较研究,K232
  16. 煤矿生产系统能耗分析方法研究,F426.21
  17. 基于民营企业视角的苏商文化与浙商文化比较及应用研究,F279.27
  18. “二拍”述补结构研究,H141
  19. 我国国家创新能力评价与国际比较研究,F224
  20. 天镇方言动态助词及其相关成分研究,H17
  21. 中英两国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G633.5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