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功能基因组学分析
作 者: 黄贵修
导 师: 黄俊生;何朝族
学 校: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全基因组测序 致病性 突变 xps基因簇 flgK基因 aroG基因 无毒基因
分类号: S435.11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0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革兰氏阴性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水稻(Oryza sativa L.)生产上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它也是研究植物——病原互作的重要模式菌。为研究Xoo致病分子机制,开展致病基因功能基因组学分析,我们用近年来广为使用的“鸟枪法”(shotgun)测序策略对PR6菌株基因组全序列进行测定。构建三套高质量基因组文库,用小片段文库进行大规模序列测定。迄今己完成21211 reads测序工作,测序总长度达16459736 bp,约3.3倍基因组序列覆盖率。序列经初步组装获得529个Contigs,长度达4.94 Mb,得到了PR6菌株基因组全序列基本框架。组装序列分析发现,框架序列中能找到4555个(98.23%)编码蛋白基因序列与Xoo KACC 10331菌株序列高度同源。这为进一步确定和分离Xoo致病基因及其功能基因组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通过致病性分析,从17184个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在水稻感病品种IR24上致病性明显下降或完全丧失的突变体332个。对其中的112个突变体Southern blot分析表明,有105个突变体(93.76%)的转座子在基因组上为单拷贝插入。在PSA培养基上,大多数致病性相关突变体的培养特征与野生型相同,能正常分泌胞外酶。通过TAIL-PCR分离的转座子侧翼片断属于46个基因,还有14个突变体的插入位点位于内源转座子或启动子上或基因间。41个已经确定功能的基因中与分泌系统有关的超过三分之一(15个),说明分泌系统对致病性有重要作用。其它主要是一些与胞外多糖、脂多糖合成有关及与细菌基础代谢和基因调节相关的基因。 有15个突变体的转座子插入位点分别位于Ⅱ型分泌系统xps基因簇的6个基因上,PCR、Southern blot证实突变体确为转座子插入引起。突变体生长培养特征、胞外多糖分泌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胞外酶不能有效分泌。通过测序和PCR方法得到11037 bp的xps基因簇全长序列,并克隆了其中的6个xp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PR6菌株的xps基因簇与其它病原黄单胞菌小种的序列同源性很高。初步的xps基因簇的SDS-PAGE、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xps基因除共同启动子外,基因内可能还存在一些各自的启动子;突变体中至少有两种蛋白在胞间周质累积,其中有一种蛋白可能编码木聚糖酶。 在112个致病性相关突变体中,发现有一转座子插入到编码芳香族氨基酸代谢途径DAHP合成酶基因(aroG基因)上的突变株。突变株在感病水稻品种IR24上的生
|
全文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73 1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1-33 1.1 植物病原细菌与水稻白叶枯病 11-12 1.2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相关基因 12-33 1.2.1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毒力因子基因 12-16 1.2.2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性效应因子基因 16-25 1.2.3 植物病原细菌分泌系统及其表面附着结构 25-33 2 细菌基因组全序列框架(scalfold)搭建策略概述 33-45 2.1 细菌基因组全序列鸟枪法测定 34-39 2.2 基于排定顺序的大片段克隆基因组全序列测定 39-40 2.3 其它测序方法 40-41 2.4 细菌基因组全序列组装及完成 41-45 3 植物病原细菌致病机理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45-49 3.1 分离致病基因常用方法 45-46 3.2 鉴定致病基因主要实验技术 46-49 4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49-55 5 博士论文选题意义及技术路线 55-56 参考文献 56-73 第二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PR6菌株基因组全序列初步测定 73-109 1 材料和方法 74-94 1.1 实验材料 74-77 1.2 实验方法 77-94 1.2.1 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组DNA制备 77-80 1.2.2 pUC18载体制备 80-83 1.2.3 小片段(1.6~4.0kb)基因组文库构建 83-89 1.2.4 大片段(8.0~10.0kb)基因组文库构建 89-92 1.2.5 大规模测序模板制备 92-93 1.2.6 大规模序列测定 93-94 1.2.7 基因组序列组装 94 2 结果与分析 94-98 2.1 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组DNA制备 94 2.2 小片段文库构建与质量评价 94-96 2.3 大片段文库构建与质量评价 96-97 2.4 小片段文库质粒大规模制备及测序 97 2.5 基因组序列组装 97-98 3 讨论 98-103 小结 103 参考文献 103-109 第三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基因筛选及分子分析 109-153 1 材料和方法 110-124 1.1 实验材料 110-113 1.2 实验方法 113-124 1.2.1 突变体库中致病基因突变体筛选 113-114 1.2.2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基本生化特性测定 114-115 1.2.3 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组DNA提取 115 1.2.4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PCR检测 115-116 1.2.5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中转座子插入拷贝数确定 116-117 1.2.6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中转座子侧翼片段分离 117-121 1.2.7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中转座子侧翼序列测定 121 1.2.8 flgK基因突变体表型分析 121-124 2 结果与分析 124-134 2.1 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性相关突变体获得 124-125 2.2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基本生化特征 125-126 2.3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分子分析 126-129 2.4 致病性相关突变体中转座子侧翼序列分析 129-130 2.5 flgK基因突变体表型分析 130-134 3 讨论 134-139 小结 139 参考文献 139-153 第四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Ⅱ型分泌系统xps基因簇遗传分析 153-176 1 材料和方法 154-162 1.1 实验材料 154-155 1.2 实验方法 155-162 1.2.1 xps基因簇序列确定与同源性分析 155-156 1.2.2 xps基因突变体分子鉴定 156-157 1.2.3 xps基因突变体胞外酶活性检测 157-158 1.2.4 xps基因突变体细胞不同部分蛋白SDS-PAGE检测 158-159 1.2.5 xps基因突变体细胞不同部分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159-160 1.2.6 xps基因突变体RT-PCR分析 160-162 2 结果与分析 162-168 2.1 xps基因簇序列确定与同源性分析 162-163 2.2 xps基因突变体分子分析 163-165 2.3 xps基因突变体胞外酶活性分析 165-167 2.4 xps基因突变体细胞不同部分蛋白SDS-PAGE分析 167 2.5 xps基因突变体细胞不同部分蛋白Western blot分析 167-168 2.6 xps基因突变体RT-PCR分析 168 3 讨论 168-170 小结 170 参考文献 170-176 第五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aroG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176-203 1 材料和方法 178-187 1.1 实验材料 178-179 1.2 实验方法 179-187 1.2.1 aroG基因突变体在水稻叶片中的繁殖与扩展测定 179-180 1.2.2 aroG基因突变体基本生化特性测定 180-181 1.2.3 aroG基因的克隆 181-182 1.2.4 aroG基因序列分析 182 1.2.5 aroG基因突变体分子分析 182-184 1.2.6 DAHP合成酶活性测定 184 1.2.7 aroG基因敲除(Knockout)分析 184-187 2 结果与分析 187-196 2.1 aroG基因突变体在水稻叶片中的繁殖与扩展分析 187-189 2.2 aroG基因突变体基本生化特征 189-190 2.3 aroG基因序列分析 190-193 2.4 aroG基因突变体分子分析 193-195 2.5 DAHP合成酶活性测定 195 2.6 aroG基因敲除(Knockout)分析 195-196 3 讨论 196-199 小结 199 参考文献 199-203 第六章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筛选及分子分析 203-228 1 材料和方法 204-211 1.1 实验材料 204-206 1.2 实验方法 206-211 1.2.1 PR6菌株突变体库中无毒基因突变体筛选 206 1.2.2 无毒基因突变体在水稻近等位基因系上的致病反应测定 206-207 1.2.3 无毒基因突变体基本生化特性测定 207-208 1.2.4 水稻白叶枯病菌基因组DNA提取 208 1.2.5 无毒基因突变体分子检测 208-210 1.2.6 无毒基因突变体中转座子侧翼片段分离与序列测定 210 1.2.7 PR6菌株基因组文库构建 210 1.2.8 PR6菌株基因组文库中无毒基因突变体克隆筛选 210-211 1.2.9 部分无毒基因突变体基因片段在不同Xoo小种中的同源性检测 211 2 结果与分析 211-217 2.1 水稻白叶枯病菌无毒基因突变体获得 211-212 2.2 无毒基因突变体在水稻近等位基因系上的致病反应分析 212-215 2.3 无毒基因突变体基本生化特征 215 2.4 无毒基因突变体分子分析 215-216 2.5 无毒基因突变体转座子侧翼序列分析 216 2.6 PR6菌株基因组文库中无毒基因突变体克隆筛选 216-217 2.7 部分无毒基因突变体基因片段在不同Xoo小种中的同源性分析 217 3 讨论 217-221 小结 221 参考文献 221-228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28-229 缩略词表 229-231 致谢 231-232
|
相似论文
- 稻瘟病菌转录因子Moswi6的功能研究,S435.111.4
- 稳定表达人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野生型及其突变体的HEK-293细胞系的构建,R96
- 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RNA2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S435.121
-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 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和烟草致病变种egfp标记突变体的构建,S436.412
-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 鸡源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分析,S852.61
- 腐生葡萄球菌M36耐有机溶剂脂肪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Q78
-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 梨火疫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rp与tatC的克隆及功能分析,S436.612
-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hrp基因簇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6.5
- 水稻黄单胞菌clp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S435.111.4
-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致病相关基因筛选及luxR基因功能分析,S436.5
- 西瓜噬酸菌致病相关基因hisA及hisC的功能研究,S436.5
- 水稻黄单胞菌tal(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1.4
- 栗疫病菌凋亡抑制蛋白基因Cpbirl的功能研究,S436.64
- 双组分系统基因MoSLN1和MoSKN7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S435.111.41
- 水稻白叶枯病菌受寄主诱导表达基因的鉴定及致病功能研究,S435.111.4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受DSF调控的鞭毛基因和天冬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功能分析,S435.111.4
- 4个甘蓝型油菜EMS诱变突变体的初步研究,S565.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稻病虫害 > 病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