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方位隐喻与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作 者: 李友利
导 师: 胡健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隐喻 方位隐喻 语义分析 认知分析 政府工作报告
分类号: H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诸如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为思维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当需要有空间方位表达式的时候,空间隐喻就应运而生。然而,早期对于空间隐喻的研究焦点在于语言是怎样对空间关系进行编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空间方位在构建与解读人类体验方面的作用逐渐被重视起来。本文正是要对汉语认知系统中方位隐喻的表达式进行研究,以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方位隐喻作为理论框架,基于2004年至2010年间中国人民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因为中国在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一年来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卫生等方面工作的总结,所以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方位隐喻特征的认识往往有助于加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认识、深化对日常生活实践的指导。本文重点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上”、“下”、“高”、“低”方位隐喻,对于有关“上”、“下”、“高”、“低”方位隐喻的词条进行细致的语义分析认知分析。同时,本文还总结了“上”、“下”、“高”、“低”隐喻映射赖以存在的物理基础以及社会和文化基础,并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即中国人在谈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的话题时倾向于“向上看”及“向高处看”。通过从认知角度对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方位隐喻进行分析,本文为理解政府工作精髓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这种对报告的深层次的理解无疑会保证日常的生活实践更加顺利地进行,因为有效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8
Contents  8-10
List of tables  10-11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16
  1.1 General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11-12
  1.2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2-13
  1.3 Objectives of the Study  13-14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14-16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16-24
  2.1 Study on Orientational Metaphor abroad  16-20
  2.2 Study on Orientational Metaphor at home  20-24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24-31
  3.1 Research Questions  24
  3.2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s  24-31
Chapter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56
  4.1 Semantic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shang/xia" and"gao/di"  31-48
    4.1.1 Semantic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 "shang"  32-35
    4.1.2 Semantic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 "xia"  35-39
    4.1.3 Semantic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 "gao"  39-46
    4.1.4 Semantic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 "di"  46-48
  4.2 Cognitive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shang/xia" and "gao/di"  48-56
    4.2.1 Cognitive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 "shang/xia"  48-52
    4.2.2 Cognitive Analysis of Orientational Metaphors "gao/di"  52-56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6-60
  5.1 Summary of the Study  56-58
  5.2 Implication of the Study  58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58-60
Works Cited  60-62
Publications  62

相似论文

  1.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2.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3.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4.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5. 俄语学习中时间词汇的认知研究,H35
  6.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7. 张一白城市电影的创作研究,J905
  8. 基于教师隐喻视角的教师形象重构,G451.1
  9. 从社会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性别隐喻,H05
  10. 汉、英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综述,H315
  11. 现代汉语触觉感官词的认知语义研究,H136
  12. 关于海报设计中的隐喻研究,J524
  13. 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奥巴马演讲个案研究,H315.9
  14. 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H314
  15. 主观题自动评分技术研究,TP391.1
  16. 界面隐喻理解的探索性研究,H05
  17. IN/OUT和里、外的对比研究,H030
  18.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经济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研究,H315
  19. 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多义词教学中的应用,H319
  20. 面向情感的电影背景音乐分类方法研究,TP391.1
  21. 对招贴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分析及其应用,J524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