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齐民要术》述补结构研究

作 者: 黄启素
导 师: 宋开玉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动结式 动趋式 述补结构 《齐民要术》
分类号: H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齐民要术》整本作品来看,其述补结构有着那个时代共同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征。简单地说,述补结构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不仅仅体现于同时代大背景的各个著作里,同时,也反映在述补结构自身的各个成分中。就述语来看,《齐民要术》述补结构中的述语主要是由动词来充任的,而且动词都是实义动词且以行为动词为主,如经常用作述语的动词有“打”,都具有较强的行为意义;同时也会有极少数的形容词来充任述语,如:“枯”,但是这些形容词都具有谓词性。相对于述语而言,能充作补语的成分则比较多,有及物动词,如:“作”;有不及物动词,如:“死”;有形容词,如:“净”;有数量结构,如:“十遍”;有介词结构,如:“开窗向圈”;有名词性结构,如:“坑中”等。就句式来看,无论是动结式述补结构、动趋式述补结构还是其他类述补结构,都是有三个句式,一是述语+补语;二是述语+宾语+补语;三是述语+补语+宾语。只是这三种句式在数量分布上是不平衡的,而且是“述语”、“补语”和“宾语”这三个成分之间插入的成分也是不一样的。动结式述补结构较另外两种述补结构,复杂了很多。在词汇的运用上,表示完结义的动词有“毕”、“尽”、“了”、“却”、“讫”,它们的意义虽有虚化,但是依然具有相对比较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以补语的方式说明谓语动词动作的完成或者结束。但是,只有“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发展成为了情态助词,“却”表示完结意的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也不再使用,只有“毕”、“尽”、“讫”这三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依然有“完结”的意义。在否定词的运用上,各个不同的述补结构种类之间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在动结式述补结构中用到的否定词主要有“不”、“勿”、“莫”;在动趋式述补结构中主要有“不”。但在这个时候,“不”作为表达否定意愿的词语,运用还不普及,但却发展成为现代汉语中表达否定的最主要的词语,“勿”和“莫”的使用频率则相对比较低。总的来说,《齐民要术》中的述补结构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它既有继承的一面,又有开始新时代的迹象。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10-11
ABSTRACT  11-13
第一章 绪论  13-17
  一、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13
  二、《齐民要术》述补结构研究语料定位  13
  三、《齐民要术》语言研究概述  13-15
  四、《齐民要术》述补结构  15-17
    1、研究意义  15-16
    2、研究方法  16-17
第二章 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  17-39
  一、述语和补语都是及物动词的动结式  18-22
    1、"作"类  18-19
    2、"为"类  19-20
    3、"取"类  20-21
    4、"杀"类  21-22
    5、其他类  22
  二、述语和补语都是不及物动词的动结式  22-25
    1、死亡类  23-24
    2、预期类  24
    3、速度类  24
    4、落破类  24-25
  三、述语是及物动词、补语是不及物动词的动结式  25-32
    1、"讫"类  25-26
    2、"毕"类  26-27
    3、"却"类  27-28
    4、"尽"类  28-29
    5、"迟"类  29-30
    6、"破"类  30
    7、其他  30-32
  四、述语是不及物动词而补语是形容词的动结式  32-33
  五、述语是及物动词而补语是形容词的动结式  33-36
    1、述语+补语  33-35
    2、述语+宾语+补语  35-36
  六、带"得"的动结式  36-37
  七、《齐民要术》动结式述补结构的特征  37-39
    1、与使动用法的区别  37
    2、与连动结构的区别  37
    3、在句式类别上的发展  37-38
    4、表示完结义动词的发展  38
    5、否定词的运用  38-39
第三章 动趋式述补结构研究  39-47
  一、"去"类  40-41
    1、"述语+去"  40
    2、"述语+去+宾语"  40-41
  二、"出"类  41-42
    1、"述语+出"  41
    2、"述语+出+宾语"  41-42
  三、"起"类  42
    1、"述语+起"  42
    2、"述语+起+宾语"  42
  四、"上"类  42-43
  五、其他类  43-45
    1、"下"类  43
    2、"过"类  43-44
    3、"入"类  44-45
  六、动趋式述补结构的特征  45-47
    1、述语和趋向补语  45-46
    2、在句式上  46-47
第四章 其它类述补结构  47-56
  一、数量词组类述补结构  47-48
    1、述语+宾语+补语  47-48
    2、述语+补语  48
  二、介词结构类述补结构  48-51
    1、"于"类  48-50
    2、省略"于"类  50-51
    3、其它介词述补结构  51
  三、虚化"着"类动关式述补结构  51-53
    1、"述语+宾语+着+处所宾语"  52
    2、"述语+着+宾语"  52-53
    3、"述语+着+处所宾语"  53
  四、副词类述补结构  53-54
  五、其它类述补结构的特征  54-56
结束语  56-59
参阅文献  59-61
致谢  61-62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2

相似论文

  1. “二拍”述补结构研究,H141
  2. 动趋式“V+开去”的句法语义研究,H146
  3. 《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TS971
  4. 宋代述补结构研究,H146
  5. 汉语动结构式的认知分析,H146
  6. 基于构式语法的汉语动结式习得偏误分析,H195
  7. 井冈山茅坪客家话能性述补结构研究,H146
  8. 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组合式述补结构研究,H146
  9. 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致使义研究,H146
  10. 汉语动结式主语选择的因果链视窗化研究,H146
  11. 《祖堂集》动结式述补结构研究,H146
  12. 汉语动结式致事论元实现的构式语法研究,H146
  13. 《训世评话》句法研究,H195
  14. 印尼学生汉语动结式理解与输出情况研究,H195
  15. 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词作结果补语的综合考察,H146
  1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趋向补语研究,H146
  17. 现代汉语述补结构语法意义研究,H146.3
  18. 汉语动结式的转喻理据研究,H146
  19. 《齐民要术》时代华北农业景观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S-09
  20. P_1为非施受关系的动结式及其相关句式的句法语义研究,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古代语法(文言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