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机构投资股东:理论、实践与政策研究

作 者: 万俊毅
导 师: 隋广军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机构投资股东 制度效应 公司治理 股票市场 发展策略 决策人
分类号: F830.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45次
引 用: 1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机构投资者具有多重制度效应。当前世界范围内机构投资者行业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机构投资者队伍仍在继续壮大,机构投资者跨国界的投资活动日趋频繁;二是机构投资者越来越偏好股权投资;三是机构投资者的积极行为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与发达国家(地区)的相比,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水平明显偏低,中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任务紧迫。在此背景下,系统性地深入研究机构投资股东,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研究揭示:机构投资者在本质上是决策人,机构投资者是具有高度理性、偏好投资收益、寻求满意组合的决策系统。机构投资者投资股市时就自然成为机构投资股东。机构投资股东在偏好股份的属性、追求收益的能动性和行使股权的方式等方面,与一般法人股东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受持股较多的内在激励,机构投资股东在解决公司内部的代理问题时比较有效,但也会滋生机会主义行为。机构投资股东的行为可以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规范。机构投资股东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关系。 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和完善相关制度环境是各国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共同经验。尽管中国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的表现毁誉参半,但实证研究表明,他们有较强的选股能力,群体具有投资意识,整体属于风险规避型,符合信托的“谨慎人理财”原则。中国目前具有较大的发展机构投资股东的空间。只要有的放矢地解除机构投资股东在正式制度维、非正式制度维和制度实施机制维受到的具体约束,中国的机构投资股东就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11
表格与插图  11-15
0 导论  15-31
  0.1 论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5-17
  0.2 机构投资股东的内涵界定  17-23
    0.2.1 投资者与股份的本质属性  17-18
    0.2.2 机构投资股东的界定  18-20
    0.2.3 相关概念辨析  20-21
    0.2.4 机构投资股东类型  21-23
  0.3 研究的范围、方法和逻辑结构  23-25
    0.3.1 研究的范围  23-24
    0.3.2 主要研究方法  24-25
    0.3.3 研究思路及其架构  25
  0.4 研究贡献  25-31
    0.4.1 主要观点综述  25-29
    0.4.2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29-31
1 研究回顾和理论基础  31-60
  1.1 研究文献综述  31-41
    1.1.1 机构投资者及其特征  31-33
    1.1.2 机构投资者与组合投资  33-34
    1.1.3 机构投资者与股市稳定  34-35
    1.1.4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5-38
    1.1.5 机构投资者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博弈  38-39
    1.1.6 机构投资者的制度效应  39-40
    1.1.7 简短的评论  40-41
  1.2 相关理论分析  41-60
    1.2.1 分工、专业化与机构投资者  41-44
    1.2.2 制度变迁与机构投资者功效的发挥  44-47
    1.2.3 重委托代理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约束  47-49
    1.2.4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机构投资者的竞争优势  49-52
    1.2.5 外部性、集体行动困境与机构投资者的行为选择  52-55
    1.2.6 机构投资股东与经理、散户等主体的博弈  55-60
2 机构投资者的决策人属性  60-78
  2.1 机构投资者在本质上是决策人  60-63
    2.1.1 高度理性  61
    2.1.2 收益偏好  61-62
    2.1.3 寻求满意组合  62
    2.1.4 决策系统  62-63
  2.2 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配置决策  63-65
    2.2.1 分散化投资  63
    2.2.2 股权偏好  63-64
    2.2.3 独具慧眼的选择  64
    2.2.4 定期再平衡  64-65
  2.3 机构投资股东的持股特性  65-68
    2.3.1 兼顾股份的收益性和流动性  65-66
    2.3.2 对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的敏感性  66
    2.3.3 参与公司治理的报酬规模性  66-67
    2.3.4 交易需求的特殊性  67-68
  2.4 机构投资股东的决策选择集合  68-73
    2.4.1 股票挑选策略  68-69
    2.4.2 用“脚”投票策略  69-71
    2.4.3 无为而治策略  71-72
    2.4.4 积极行为策略  72-73
    2.4.5 机构投资股东的行为策略集  73
  2.5 机构投资股东决策函数中的信息变量  73-78
3 机构投资股东与公司治理  78-110
  3.1 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控股股东对小股东权益的剥夺  79-92
    3.1.1 公司治理问题的缘起、实质及主要治理模式  79-84
    3.1.2 控股股东的实际控制权来源  84-87
    3.1.3 控股股东剥夺行为的数学证明  87-90
    3.1.4 法律制度对控股股东侵害行为的制约  90-92
  3.2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决策及行为特征  92-102
    3.2.1 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92-94
    3.2.2 双重代理约束下的治理边界  94-95
    3.2.3 机构投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以美国为例  95-97
    3.2.4 机构投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行为特征  97-99
    3.2.5 声誉机制对机构投资股东道德风险行为的制约  99-102
  3.3 机构投资股东积极行为的功效评价  102-110
    3.3.1 积极行为与公司业绩  102-104
    3.3.2 积极行为与公司决策  104-110
4 机构投资股东与股票市场  110-124
  4.1 机构投资股东的交易需求变动与股票价格波动  112-118
    4.1.1 波动加剧学派  112-115
    4.1.2 波动非加剧学派  115-117
    4.1.3 对两派观点的评议  117-118
  4.2 机构投资股东与股票市场互动发展的机理分析  118-124
    4.2.1 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118-120
    4.2.2 股票市场的发展对机构投资者的影响  120-122
    4.2.3 机构投资者与股票市场的互动发展  122-124
5 实证研究(Ⅰ)-机构投资者发展的国际经验  124-157
  5.1 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其股东角色演变  124-137
    5.1.1 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历程  124-130
    5.1.2 美国机构投资者积极行为的激励机制演化  130-137
  5.2 其它市场经济国家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经验与教训  137-148
    5.2.1 日本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37-142
    5.2.2 英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42-144
    5.2.3 澳大利亚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44-146
    5.2.4 韩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46-148
  5.3 全球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总体趋势  148-157
    5.3.1 全球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概况  149-150
    5.3.2 全球化与外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  150-153
    5.3.3 机构投资者发展趋势研判  153-157
6 实证研究(Ⅱ)--机构投资股东在中国的实践  157-185
  6.1 中国机构投资股东的发展概况  158-162
    6.1.1 沪市中的机构投资者  158-160
    6.1.2 深市中的机构投资者  160-162
  6.2 中国各类机构投资股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62-168
    6.2.1 证券公司  162-163
    6.2.2 证券投资基金  163-165
    6.2.3 保险基金  165-166
    6.2.4 养老基金  166-167
    6.2.5 私募基金  167-168
  6.3 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选股偏好和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168-185
    6.3.1 研究现状  168-169
    6.3.2 研究样本与数据  169-174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174-182
    6.3.4 研究结论  182-185
7 中国机构投资股东发展路径选择  185-207
  7.1 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空间  185-187
  7.2 中国机构投资股东发展的制度约束  187-195
    7.2.1 正式制度维约束  187-191
    7.2.2 非正式制度维约束  191-193
    7.2.3 制度实施机制维约束  193-195
  7.3 中国机构投资股东的发展对策  195-207
    7.3.1 稳步推进股市的扩容进程,夯实机构投资股东快速发展的基础  195-196
    7.3.2 放松对机构投资者的入市管制,加快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  196-200
    7.3.3 优化机构投资者队伍的构成,促进机构投资者的机构化  200-201
    7.3.4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监管与治理,规范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  201-203
    7.3.5 突破机构投资者有所为的能力瓶颈,成立服务性的第三方组织  203-204
    7.3.6 优化机构投资者的运作环境,推动机构投资股东健康发展进程  204-207
8 结束语  207-209
参考文献  209-221
后记  221-222

相似论文

  1. 我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更换与业绩的实证研究,F224
  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TP18
  3. 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研究,F275
  4. 云南省人力资本空间网络结构关键效率因素研究,F249.27
  5. 地方党委决策督查研究,D262.2
  6. 试论地方政府的伦理决策,D625
  7.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公共政策研究,G522.3
  8.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9. 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空间环境研究,TU244.2
  10. 基于步进电机的自动变量施肥系统研究,S224.2
  11. 服务型政府决策机制初探,D035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永新盾牌舞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52
  13. 城市居民的公民参与;结构与测量,B849
  14. 我国官方思想库影响政府决策研究,D630
  15.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16. 西部干旱地区农户旱地种植行为实证研究,S423
  17. 基于生长模型的温室黄瓜氮素管理决策支持系统,S642.2
  18. 乳腺钙化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R816.4
  19. 公安110指挥决策业务系统,TP311.13
  20. 公共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探析,D630
  21. 77263部队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与干部综合素质考评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金融、银行理论 > 金融市场 > 证券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