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

作 者: 柏红秀
导 师: 李昌集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唐代宫廷 文艺研究 音乐活动 太常寺 音乐表演 唐代雅乐 唐代音乐 十部乐 散乐 九部乐
分类号: J609.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411次
引 用: 3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学位论文《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以唐代宫廷音乐活动为研究对象,对唐代宫廷音乐文艺进行较全面的整体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探讨唐代音乐与前代音乐、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中华音乐与外域音乐、音乐技艺与文学等多层关系,从而为唐代音乐研究与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论文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 第一章: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了唐代的太常寺,通过对先唐太常寺与唐代太常寺的梳理、通过对唐代太常寺中的音乐机构——太乐署与鼓吹署的具体研究,指出初唐时太常寺是雅俗乐兼演而盛唐以后则以雅乐为主。第二节,探讨了唐代新设立的宫廷俗乐机构——教坊,指出其乃是宫廷娱乐音乐的实际承担者,盛唐是它发展的高峰期。第三节,探讨了唐代的梨园,指出它主要从事器乐表演与法曲演奏,同时亦兼及歌舞等俗乐表演,法部与小部音声是其重要的分支机构之一。唐代这三大宫廷音乐机构在表演项目和乐人等方面存在着交流。 第二章:唐代宫廷乐人与音乐活动的参预者。分为两节,第一节为唐代的宫廷乐人。首先,对有史可稽的宫廷乐人进行考证,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唐代社会的现状,对唐代宫廷乐人进行综合性研究,从而展示作为唐代宫廷音乐活动主体的乐人的生存现状。第二节则研究了唐代宫廷音乐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如帝王与士人等,指出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积极参预也是唐代宫廷音乐活动繁荣的重要原因。 第三章:唐代宫廷的音乐乐种。分为六节,第一节为唐代的雅乐,内容包括唐代雅乐的建制、内容与特点,指出唐代雅乐在唐初创制以后几乎再没有什么大的建设,表演水平亦不高,“唐为国而作乐之制尤简”是其主要特点。 第二节为唐代的清乐,通过对唐人“清乐”概念的梳理及清乐在唐代发展现状的描述,认为《通典》所言“自郎子亡后,清乐之歌阙”,乃指用吴声唱清乐这种表演方式在唐代宫廷中消失,而唐代清乐无论宫廷还是在民间都没有消亡。 第三节为唐代的燕乐及凯乐,指出唐代典籍中“燕乐”有四层含义,即指称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乐中的一部、九部乐、十部乐与坐立二部乐在内的所有内容。就功能而言,其分为仪式燕乐与娱乐燕乐两类。唐代的凯乐因为只有于朝廷进献俘虏之场合,因此其亦为燕乐内容之一。 第四节唐代的四方乐。唐代的四方乐包括东夷乐(高丽、百济)、南蛮乐(扶南、天竺、南诏、骠国)、西戎乐(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与北狄乐(鲜卑、吐谷浑、部落稽),计14国乐。通过对其内容与表演状况的研究,指出2虽然唐代史料对之有着详尽的记载,但关不意味着其在宫廷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代四方乐的设立只具有政治上“万国朝中央”的意义,艺术水平较之其它乐种并不高。 第五节为唐代的散乐。通过对先唐散乐的梳理和唐代散乐的描述,指出唐代散乐是在前代散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较之前代更为繁荣,体现在表演机构的增多、女性演员的大量参与、内容更加丰富等方面,正因为如此,散乐成为唐代宫廷娱乐音乐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唐代宫廷音乐表演技艺。分为四节,第一节为歌舞与器乐,第二节为唐大曲,第三节为唐戏弄,第四节为唐代的幻术与杂技。这些是唐代宫廷繁荣的具体体现。 第五章: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的个案研究。分为三节,第一节通过对泼寒胡戏的具体考证,说明外域音乐传入中华后,被禁或融入到华乐系统中以丰富华乐乃是基本出路。第二节是对宫廷著名雅乐乐曲《破阵乐》的考证,从其来源于民间的《秦王破阵乐》并成为唐代多首宫廷乐曲的重要来源、晚唐后又传入民间的发展历程,说明唐代雅俗乐之间存在着密切交流。第三节是对唐代著名的法曲《霓裳羽衣曲》的考证,它在唐代宫廷与民间的传播与表演反映了法曲在唐代深受重视与欢迎。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英文摘要  4-10
引言  10-12
第一章 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  12-39
  第一节 唐代的太常寺  12-21
    一、 先唐太常寺的历史沿革  12-15
    二、 唐代的太常寺  15-21
  第二节 唐代的教坊  21-32
    一、 初唐之“内教坊”  21-22
    二、 作为音乐机构的教坊  22-32
      甲、 唐代教坊的设立  22-23
      乙、 唐代教坊的机构组成  23-26
      丙、 唐代教坊乐伎之来源  26-29
      丁、 唐代教坊的历史命运  29-32
  第三节 唐代的梨园  32-39
    一、 “梨园”音乐机构之的建立  32-36
      甲、 梨园:从果园到音乐机构之专称  32-34
      乙、 梨园的分支机构  34-35
      丙、 梨园的乐官与乐人  35-36
    二、 梨园的表演概况与历史沿革  36-38
      甲、 表演概况  36-38
      乙、 历史沿革  38
    附: 梨园与宣徽院  38-39
第二章 唐代宫廷乐人与音乐活动的参预者  39-68
  第一节 唐代宫廷乐人综述  39-63
    一、 唐代宫廷乐人考略  39-51
      甲、 太常乐人考  39-43
      乙、 教坊乐人考  43-47
      丙、 梨园乐人考  47-50
      丁、 活跃于宫廷中的民间乐人  50-51
    二、 其他与宫廷有关的乐人  51-57
    三、 唐代宫廷乐人面面观  57-63
      甲、 唐代宫廷乐人之来源与汉、胡乐人之比例  57-60
      乙、 宫廷乐人的生活状况  60-63
  第二节 唐代帝王文士与宫廷音乐文艺  63-68
    一、 帝王与宫廷音乐文艺  63-66
    二、 文士与宫廷音乐文艺  66-68
第三章 唐代宫廷音乐之乐种  68-98
  第一节 唐代的雅乐  70-75
    一、 雅乐的建制  70-74
    二、 雅乐的内容与特点  74-75
  第二节 唐代的清乐  75-79
    一、 清乐之定义  75-76
    二、 唐代清乐之流变  76-79
  第三节 唐代的燕乐  79-85
    一、 燕乐之名义  79-81
    二、 仪式燕乐与娱乐燕乐  81-84
    三、 唐代的凯乐  84-85
  第四节 唐代的四方乐  85-92
    一、 东夷乐  86-87
    二、 南蛮乐  87-89
    三、 西戎乐  89-91
    四、 北狄乐  91-92
  第五节 唐代的散乐  92-98
    一、 先唐散乐之流变  92-95
    二、 唐代散乐  95-98
第四章 唐代宫廷的音乐表演技艺  98-128
  第一节 歌舞与器乐  98-107
    一、 歌唱  98-99
    二、 舞蹈  99-104
    三、 器乐  104-107
  第二节 大曲  107-112
    一、 先唐大曲  107-108
    二、 唐大曲  108-112
  第三节 唐戏弄  112-122
    一、 唐代的歌舞戏  113-117
    二、 其它戏弄  117-122
  第四节 唐代的幻术与杂技  122-128
    一、 幻术  122-123
    二、 杂技  123-128
第五章 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的个案研究  128-153
  第一节 泼寒胡戏的入华与流变  128-138
    一、 泼寒胡戏之入华  128-130
    二、 唐代的泼寒胡戏及其被禁  130-132
    三、 唐代泼寒胡戏的变异流传  132-138
  第二节 唐代《破阵乐》源流考  138-145
    一、 《秦王破阵乐》初入宫廷  138-139
    二、 《破阵乐》在宫廷中的发展  139-142
    三、 《破阵乐》在域外与民间的流衍  142-144
    四、 《破阵乐》的音乐特点  144-145
  第三节 唐代《霓裳羽衣曲》源流考  145-153
    一、 《霓裳羽衣曲》的来源  145-146
    二、 《霓裳羽衣曲》在唐代宫廷中的发展  146-148
    三、 《霓裳羽衣曲》在唐代民间的流衍  148-149
    四、 《霓裳羽衣曲》的音乐特点  149-153
参考文献  153-158
致谢  158

相似论文

  1. 唐代音乐繁盛原因探索,K242
  2. 唐代散乐的研究,J609.2
  3. “散乐”若干问题考论,J609.2
  4. 辽墓乐舞图像考古学观察,K879.4
  5. 汉唐散乐的音乐研究,J609.2
  6. 辽代散乐研究,J609.2
  7. 辽金元三史乐志研究,J609.2
  8. 论唐代法曲的起源与流变,J609.2
  9. 唐代音乐机构研究,K242
  10. 唐代音乐赋研究,I207.22
  11. 唐代雅乐研究,J609.2
  12. 两唐书乐志研究,J609.2
  13.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14. 论音乐表演中的创造性,J604.6
  15. 论音乐表演艺术中的体验与表达,J604.6
  16. 谈“音画通感”在音乐创作中的作用,J632.51
  17. 论艺术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价值,G633.3
  18. 琵琶传统文曲隐结构研究,J632.33
  19. 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604.6
  20. 教师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62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音乐理论 > 音乐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