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淡色库蚊对拟除虫菊酯击倒抗性(kdr)的分子生态学特征的研究

作 者: 宋锋林
导 师: 赵彤言
学 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专 业: 病原生物学
关键词: 淡色库蚊 击倒抗性 拟除虫菊酯 钠通道 微卫星 种群
分类号: R38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2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媒介蚊种。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蚊虫逐渐产生了抗药性,影响到杀虫剂的使用效果,需要加以治理。抗药性机制是蚊虫抗药性监测和治理的基础,由于击倒抗性(Knockdownresistance,kdr)体现了杀虫剂(拟除虫菊酯)与其靶标(钠通道)之间直接的作用,对kdr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蚊虫抗药性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 通过抗药性品系选育、RT-PCR、基因序列分析等,初步明确了钠通道ⅡS6节段L1014F型突变是淡色库蚊kdr产生的分子基础。2 建立了检测钠通道基因突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AS-PCR,ASO-PCR)。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较高(总符合率为97. 2%)。序列测定结果证实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 分别使用溴氰菊酯和Es-生物丙烯菊酯对淡色库蚊进行逐代筛选,在实验室建立了两种抗药性品系(分别为DEL品系和EBT品系)。4 实验证实DEL品系对拟除虫菊酯抗药性发展为线性增长方式,EBT品系抗药性发展为对数增长方式,前者抗药性发展速率显著快于后者。5 通过增效实验、逐代kdr等位基因频率测定,提示两种品系的抗药性机理有差别。随着抗药性发展(本实验至F8) ,DEL品系以P450介导的代谢抗性为主,EBT品系以击倒抗性为主。6 两种品系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 比较接近,分别为0. 3804和0. 4192。但DEL品系抗药性表型标准差(0. 42) 高于EBT品系(0. 19) 。表明EBT品系的抗药性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继续施加筛选压抗药性变化不大;而DEL品系的抗药性则处于不稳定状态,在筛选压力作用下抗药性会继续上升。7统计分析表明,淡色库蚊实验室种群及自然种群对拟除虫菊酷,特别是对Es-生物丙烯菊酷(抗药性以击倒抗性为主)的抗药性与七必.等位基因频率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提示拓介等位基因可作为淡色库蚊对拟除虫菊酷抗药性的分子遗传标记,用于从分子水平上对蚊虫抗药性进行监测。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钠通道L1014F型突变是淡色库蚊击倒抗性产生的分子基础。8从686个重组质粒中筛选到8条淡色库蚊微卫星(Mierosatellite)DNA序列,已在GenBank数据库中注册(Aeeession number:AY573280.AY573287)。用其中的4个微卫星DNA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淡色库蚊自然种群遗传分化对无动月等位基因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自然种群之间有较高的迁移率(平均刀功值为6.11),提示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种群拓介等位基因的扩散,进而影响种群对拟除虫菊醋抗药性的发展。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4-5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前言  9-13
材料与方法  13-32
  1 实验材料  13-16
  2 实验方法  16-32
结果  32-86
  1 与kdr相关的钠通道基因突变  32-38
  2 kdr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检测效果分析  38-44
  3 实验室种群(DEL和EBL品系)抗药性发展、抗药性机理、抗药性预测的比较研究  44-57
  4 淡色库蚊自然种群kd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  57-64
  5 淡色库蚊自然种群遗传分化与kdr发展  64-86
讨论  86-95
  1 与kdr相关的钠通道基因突变  86-87
  2 kdr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检测效果分析  87-89
  3 实验室种群(DEL和EBT品系)抗性现实遗传力的比较及抗性发展预测  89-90
  4 淡色库蚊自然种群和实验室种群kdr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其与抗药性的关系  90-91
  5 影响自然种群kdr发展的因素  91-95
总结  95-96
参考文献  96-100
致谢  100-101
文献综述  101-113

相似论文

  1. 湛江北部湾深水海域马氏珠母贝四种壳色选育系F5的生长速度、生长模型及其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S968.31
  2.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3.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4. 铁皮石斛叶绿体微卫星的开发应用及其种间通用性研究,S567.239
  5. 夏南牛和皮南牛微卫星标记研究及生长发育模型的建立,S823
  6.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7. 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Q948.1
  8. 寄主型和迁飞型棉蚜在交配行为、mtDNA与共生菌相关基因上的分化,S433
  9. 棉铃虫与烟夜蛾寄主选择机制的比较研究,S435.622.3
  10. 棉铃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流研究,S435.622.3
  11. 湖羊多羔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S826
  12. 微卫星标记技术鉴别动物源性成份的应用研究,S851
  13. 大丰麋鹿种群恢复与疾病调查,S865
  14. 人参SSR及AFLP标记的开发,S567.51
  15. 罗非鱼不同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S917.4
  16.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17. 两株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降解粗酶降解特性初探,X592
  18.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R737.33
  19. 青海祁连山地区四川绢蝶的生物学特性及各因素对其活动影响的研究,Q968
  20. 泥鳅家系的建立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S917.4
  21. 中国稻曲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S435.111.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寄生虫学 > 医学昆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