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有机化合物新型催化波—平行催化氢波研究

作 者: 徐茂田
导 师: 宋俊峰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化学
关键词: 平行催化氢波 有机化合物 平行催化波 原子态 支持电解质 分析灵敏度 还原波 循环伏安实验 铂族元素 吉非罗齐
分类号: O643.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极谱催化波是极谱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对于提高分析灵敏度、研究电极过程以及化学反应动力学是有用的工具。极谱催化波主要有两种类型:(1)平行催化波,一般是指在氧化剂存在下无机变价离子的催化波。它是由氧化剂氧化高价态反应物还原成的低价态中间体产物使反应物再生,导致极谱电流增加;(2)催化氢波,包括铂族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催化氢波。它是由铂族元素、蛋白质、生物碱和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等的存在降低了氢的过电位,加速了氢的阴极放电,在比底液正常氢波稍正电位处所产生的氢还原波,具有很高的分析灵敏度。从国内外报道极谱催化波的文献来看,无机金属离子的催化波研究已比较深入,主要包括平行催化波、络合物极谱催化波和铂族元素的催化氢波等类型。 有机化合物的数量大种类多,与人类生命生活密切相关,其氧化还原过程有自由基产生,用极谱法研究在氧化剂存在下有机化合物产生的催化波很有意义。从极谱催化波的产生机制,将有机化合物的极谱催化波分为平行催化波和平行催化氢波两大类型。有机化合物平行催化波是指在氧化剂存在时,有机化合物还原中间体自由基被氧化为原电活性物质,再生原还原基团从而产生自身的极谱催化波。作为有机化合物极谱催化波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行催化氢波是指当氧化剂存在时,质子在电极表面还原产生的中间体原子态氢能迅速被氧化剂氧化使质子再生,为氢的平行催化波。借助于有机化合物平行催化氢波不但可在设定条件下研究原子态氢的化学反应及动力学,而且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分析灵敏度。 本研究工作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 一.原子态氢反应动力学新方法研究 原子态氢是许多生物反应过程的活性中间体,原子态氢的研究是生命科学、生物医学、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热点。有机化合物极谱平行催化氢波的核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原子态氢与氧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借助于有机化合物平行催化氢波不但可定量地产生原子态氢,而且可在设定条件下研究原子态氢的化学反应及动力学。本研究基于有机化合物平行催化氢波建立了研究原子态氢反应动力学的桥方法注拳撞磨了庵遥鑫鑫缝毅转侧反庵泣今常狡的计算公式,并用实脸进行了脸证.实巷襄班‘翻.曰目嗯湘赚中,毗咬、,甲羞毗玻和a,‘·二甲荃曦晚分别于大镇卜轰手霍蜻枷蔚盛城碧生‘俄佬红彼。当伪伪存在下,催化氮波进一步被催化,产生了一平挂艳蠢易脸,由于在平行催化红放反应过程中,有原子态氮中间体产生,在H活与存在下,膝子毒红触场伍暇化,产生了更高的催化峰电流.因此,求出了膝萝布豹瀚H班蕊反应的过率常数,并与通过脉冲射解胎双即R牌裁定拍脚目卜续‘巷种方位筱用的仪器非常简单、不擂要严格的操作条件,而泥定酶鑫度葵橇蜂‘餐蜘子班襄的脉冲躺林朋碳臼助等方法,而且可以用于研究原子鑫红与不建艘续赎应蔡动力学.二.不同类童有棍钧吸琪举穆侣隆绮趁藕裹究 有机化合物极谁平行催擂攀毅的研究,丰盆了催化彼的内容,给经典的极讼催化波方法注入了断的活力.为了进一步扩展有帆化合物极讲平行催化氮波的新类型和探索其产生的执理,本工作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对于一些不具备电活性荃团的有机化雀钧担卷餐班魏类药物进行了研究,薄立了平行催化氢波法橄定有稀璐砚羲钧首越方法。另外,对成皿类、碑获醉类、内亩类以及头饱苗索类药钧的平行倦靶袂进行了研究,建立洲定这些药物的新体系:另一个是建立了灵敏公室怕的平行住化多彼伟派,为提离铂族元素的侧定灵敏度开辟了一条新的泊径。这些羡蓖裁从核理上可分为平行锥化波和平行催化氢波.现就上述这六类八种钧辞睡住食波硕完结果分途如下:1.极讼平行住化绍波沙到窦貂日醛瀚砚究 在1.0,1 l-IH九‘N目执胭臀‘心级冷港镶中,内尹今印TA配合物于一1.IOv(vs.sCE)电位处产生一催转参按。当殉s抓、存在时,其催化氮波进一步被520,z’和它的还原中间体硫健棍自态羞出角‘屏催化,产生了一平行催化红波。当勒52仇浓度为1 .0x10.z,ll’,时,l加l护迫睦r仁解玉嘟洲城蔑增大近70倍,建立了灵敏侧定铂钓挤方法。除了助硒卿只长并,英它金班离子不千扰.该方法已成功地用于二次合金管理弃及值翰称戴率铂豹侧建。2.有机璐徽韵平行推佬绪峨口库 采解拍环伏安悠螃蔺日圈目圈即翻籍位电解法等手段挤究了有机弱映药物替米沙坦、吉非罗齐和诀班井班获藉泥熟越理和艳化帆理。 在0.5 moll”NH3·HZo书城el(pH 8.9)支持电解质中,替米沙坦于一3oV电位处产生一还原波,为一催化氢波。当HZOZ存在时,催化氢波进一步被催化,产生一平行催化氢波。在分析灵敏度上,平行催化氢波大约是相应催化氢波的60倍,可用于药物和生物样品中替米沙坦的测定。 吉非罗齐和双氯芬酸钠分别在0.2 moll”跳ZPo4书处HPo;(pH 5.5土。一卜s0,0e2H,oH和0.25 moll一’H^e书叭e(P H 5.0)的支持电解质中,于一1.17、一l.lov电位处产生一极谱还原波。结果表明,在除氧后吉非罗齐和双氧芬酸钠产生的还原波为催化氢波,而在溶解氧存在时为平行催化氢波。另外,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8-32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极谱平行催化氢波研究现状  18-32
    1 前言  18-19
    2 有机化合物极谱催化氢波的研究现状  19-24
    3 极谱平行催化氢波的产生  24-25
    4 有机化合物平行催化氢波的分类  25
    5 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平行催化氢波  25-26
    6 本研究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  26-29
      6.1 原子态氢反应动力学新方法研究  26-28
      6.2 扩展有机化合物极谱平行催化氢波的研究  28-29
    参考文献  29-32
第二部分 原子态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32-43
  第二章 原子态氢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32-43
    1 前言  32-33
    2 实验部分  33-34
    3 理论  34-37
    4 结果与讨论  37-40
    5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3
第三部分 铂族元素的极谱平行催化氢波  43-55
  第三章 极谱平行催化氢波法测定痕量铂的研究  43-55
    1 前言  43-44
    2 实验部分  44-45
    3 结果与讨论  45-53
      3.1 平行催化氢波的特征  45-46
      3.2 pH值的选择  46
      3.3 缓冲溶液总浓度的选择  46
      3.4 EDTA浓度的选择  46
      3.5 K_2S_2O_8浓度的选择  46-47
      3.6 干扰实验  47-48
      3.7 校准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  48
      3.8 样品分析  48-49
      3.9 新型催化波的讨论  49-53
    参考文献  53-55
第四部分 有机弱酸的平行催化氢波研究  55-93
  第四章 平行催化氢波法测定替米沙坦的研究  55-66
    1 前言  55-56
    2 实验方法  56-57
    3 结果与讨论  57-64
      3.1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  57
      3.2 pH值的影响  57
      3.3 缓冲溶液浓度的影响  57-58
      3.4 H_2O_2浓度的影响  58
      3.5 校准曲线、检测限及精密度  58
      3.6 干扰试验  58-59
      3.7 样品分析  59-60
      3.8 反应机理的讨论  60-64
    参考文献  64-66
  第五章 吉非罗齐的极谱行为及分析应用  66-79
    1 前言  66-67
    2 实验部分  67
    3 结果与讨论  67-76
      3.1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  67-68
      3.2 pH值的影响  68
      3.3 缓冲溶液浓度的影响  68-69
      3.4 乙醇的影响  69
      3.5 校准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  69-70
      3.6 干扰情况  70-71
      3.7 胶囊中吉非罗齐的测定  71
      3.8 讨论  71-76
    参考文献  76-79
  第六章 双氯芬酸钠的极谱行为及分析应用  79-93
    1 前言  79-80
    2 实验方法  80
    3 结果与讨论  80-90
      3.1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  80-81
      3.2 pH值的影响  81-82
      3.3 缓沖溶液浓度的影响  82
      3.4 溶解氧的影响  82-83
      3.5 校准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  83-84
      3.6 干扰情况  84
      3.7 样品分析  84-85
      3.8 讨论  85-90
    参考文献  90-93
第五部分 磺脲类药物平行催化氢波研究  93-106
  第七章 格列本脲极谱平行催化氢波及其分析应用  93-106
    1 前言  93-94
    2 实验部分  94-95
    3 结果与讨论  95-103
      3.1 格列本脲的催化氢波  95-98
      3.2 格列本脲的平行催化氢波  98-100
      3.3 条件的优化  100
      3.4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精密度  100-101
      3.5 干扰实验  101
      3.6 样品分析  101-103
    参考文献  103-106
第六部分 磷酸酯类平行催化氢波研究  106-118
  第八章 克林霉素磷酸酯平行催化氢波及分析应用  106-118
    1 前言  106-107
    2 实验部分  107
    3 结果与讨论  107-116
      3.1 支持电解质的影响  107
      3.2 介质pH值的影响  107-109
      3.3 缓冲溶液总浓度的影响  109
      3.4 K_2S_2O_8浓度的影响  109-111
      3.5 标准曲线及检出限  111
      3.6 干扰实验  111
      3.7 样品分析  111-112
      3.8 还原波特征与电极反应机理  112-116
    参考文献  116-118
第七部分 内酯化合物的极谱催化波研究  118-131
  第九章 H_2O_2存在下洛伐他汀的极谱催化波研究  118-131
    1 前言  118-119
    2 实验部分  119-120
    3 结果与讨论  120-128
      3.1 洛伐他汀的极谱还原过程  120-123
      3.2 洛伐他汀的极谱催化波  123-125
      3.3 条件优化  125
      3.4 校准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  125-126
      3.5 干扰情况  126
      3.6 样品分析  126-128
    参考文献  128-131
第八部分 头孢菌素类物质极谱行为及应用  131-143
  第十章 头孢氨苄的极谱行为及其应用  131-143
    1 前言  131-132
    2 实验部分  132
    3 结果与讨论  132-140
      3.1 头孢氨苄的极谱催化波  132-137
      3.2 条件的优化  137-138
      3.3 校准曲线、检测限和精密度  138
      3.4 干扰情况  138
      3.5 样品分析  138-140
    参考文献  140-14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143-146
致谢  146

相似论文

  1. 高脂血症者血浆脂联素与血脂、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药物干预研究,R589.2
  2. 大鼠肝细胞PPARα在NAFL形成中的作用,R575
  3. 新型反应器微观混合—沉淀过程的理论、实验及应用研究,TQ03
  4.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大鼠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R589.2
  5.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研究,P618.2
  6. 峨眉火成岩省铂族元素地球化学,P595
  7. 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研究,P632
  8. GIS支持下的攀西地区铂族元素(PGE)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与成矿预测,P618.53
  9. 吉林烟筒砬子—头龙山矿区铂族元素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P618.53
  10. 也门Wadi Bayhan和中国金川含铂族元素铜镍硫化物矿床对比研究,P613
  11. 镍精矿冶炼镍铁试验研究,TF815
  12. 峨眉山玄武岩PGE富集机理——兼论陆海玄武岩PGE成矿作用差异,P588.145
  13. 岩浆硫化铜镍型铂(铂族)矿床类型、分布与峨嵋玄武岩铂钯赋存状态研究,P618.53
  14. “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在非传统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P612
  15. 基于“3S”技术的攀西地区铜镍铂族元素矿床找矿靶区筛选,P618.41
  16. 太平洋富钴结壳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P744
  17. 血红素蛋白质、血红素及原卟啉IX的电化学行为研究,R446.1
  18. 醇类化合物自由基的电化学研究,O621.25
  19. 超氧阴离子的生物电化学研究,O657.1
  20. 基于DEA的项目风险评估的模型及方法研究,F272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 化学动力学、催化作用 > 催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