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深化

作 者: 胡勇
导 师: 刘福垣
学 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专 业: 国民经济学
关键词: SMEs Financing Financial Deepening Small bank
分类号: F276.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9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01年,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超过2900万个,它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巨大潜力与其相对有限的间接融资方式之间明显差距说明:中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急需拓展,否则,中小企业将不可能保持现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论文在参考众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尝试探讨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既有金融体系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在融资需求方面,中小企业在创办之初更多地依赖自我融资的方式。许多企业的启动资金多来自创办者个人、合伙人和家庭。民间金融、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是三个同等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外部股权融资的作用微乎其微。论文研究表明,对小企业来说,民间金融所占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降低,而商业银行的份额将上升。不能满足抵押要求是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最常见的原因。在实际中,房地产似乎是最常见的抵押品,在有些情况下房地产还是银行能够接受的唯一抵押品。在农村地区,大多数业主只拥有住房的财产权,而不拥有房子所占土地的所有权,因为土地所权属于公共和集体所有。使用抵押品还会伴有重大的成本。一般地来说,中国银行于不向中小企业贷款。在案例研究中,最多只有50%的中小企业得到贷款。宏观和调查的数据都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中小企业的迅猛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融资。国际证据也显示,随着企业成长壮大,它们对外部融资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在融资供给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原因而存在信贷配给。总体来说,银行倾向于向大的和相对成功的企业提供贷款,特别是全国性和大银行。但地方中小银行对当地市场环境熟悉,特别是新创办的和小的企业,它们往往日后成为大企业。本文研究表明,地方小银行日益成为中小企业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因为它们比大银行更易收集到有关信息。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金融业发展不是遵循一般路径,即由小银行发展大银行。20多年前,中国只有4家遍布全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结果导致垄断,激励机制不强。事实上,中央银行已可要求各大银行推行“个人贷款责任制”由于减少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此外,几乎所有国有商业银行都在撤销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分支机构,这将使正规金融出现真空,中小企业融资面临更多的困难。 论文尝试对浙江永康农村信用联系进行了案例研究,表明迫切需要把它发展为中小银行,文提出了一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导论  8-1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10
  第二节 研究对象、范围和方法  10-11
    一、 研究对象  10
    二、 研究范围  10
    三、 研究方法  10-1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  11
  第四节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11-13
第一章 中小企业发展理论和各国经验  13-25
  第一节 中小企业概念及其划分  13-16
  第二节 中小企业发展理论  16-21
    一、 生物学理论  16-17
    二、 不完全竞争理论  17
    三、 最佳规模理论  17-18
    四、 中小企业创新理论  18-19
    五、 社会分工论  19-20
    六、 大规模时代终结论  20-21
    七、 竞争簇群理论  21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概况  21-23
  第四节 小结  23-25
第二章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和特点  25-35
  第一节 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25-28
    一、 第一阶段: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1949-1956年)  25
    二、 第二阶段:社队企业和地方国有小企业发展(1957-1984年)  25-27
    三、 第三阶段:乡镇企业发展崛起(1979年以后)  27-28
  第二节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28-32
    一、 个体私营经济增速较快,集体经济份额下降  29
    二、 工业行业增速较快,主导作用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29-30
    三、 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增速较快,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  30-31
    四、 企业技术进步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31-32
  第三节 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32-35
    一、 中小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提高  32
    二、 中小企业是促进城乡就业的重要渠道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  32
    三、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  32-33
    四、 发展中小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手段  33
    五、 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进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33-34
    六、 中小企业既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头力量,又是养育企业家的沃土  34-35
第三章 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分析  35-67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35-40
    一、 融资需求种类  35-36
    二、 融资需求理论  36-38
    三、 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  38-39
    四、 不同阶段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  39-40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供给  40-52
    一、 银行的信贷供给  40-47
    二、 政策性金融供给  47-48
    三、 民间金融供给  48-52
  第三节 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关系  52-56
    一、 关系型融资  52-53
    二、 关系型贷款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53-54
    三、 中小银行优势与银行组织结构  54-56
  第四节 国际比较  56-66
    一、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56-57
    二、 中小银行发展比较  57-61
    三、 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比较  61-64
    四、 美国治理区域信贷配给的政策措施--社区再投资法案  64-66
  第五节 几点启示  66-67
第四章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变迁及现状特点  67-83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变迁: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比较  67-75
    一、 苏南模式一般特点  67-68
    二、 温州模式一般特点  68-69
    三、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融资渠道比较  69-71
    四、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变迁  71-75
  第二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特点及原因分析  75-83
    一、 融资现状特点  75-77
    二、 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77-83
第五章 中国金融深化分析:银行角度  83-105
  第一节 金融深化主要理论概述  83-92
    一、 金融压制理论  83-87
    二、 金融约束理论  87-90
    三、 金融压制理论和金融约束理论的差异与政策启示  90-91
    四、 国际经验  91-92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金融制度  92-94
    一、 “大财政、小银行”的宏观管理体系  92-93
    二、 “大一统”的银行经营模式  93
    三、 银行内部实行“统存统贷”的信贷体制  93-94
    四、 信号失真的调节作用  94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发展与金融深化  94-102
    一、 国有银行拓展与金融深化  94-97
    二、 国有银行机构撤并与金融深化  97-100
    三、 中小银行发展与金融深化  100-102
  第四节 发展中小银行是推进金融深化的重要内容  102-105
    一、 发展中小银行是保持国民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迫切需求  102-103
    二、 发展中小商业银行是健全银行体系、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  103-105
第六章 案例分析:以浙江永康农村信用联社为例  105-132
  第一节 区域背景  105-117
    一、 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105-106
    二、 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106-110
      (一) 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106-107
      (二) 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107-110
    三、 区域金融发展概况  110-112
    四、 永康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  112-117
      (一) 融资需求分析  112
      (二) 融资供给分析  112-117
  第二节 永康农村信用联社发展分析  117-132
    一、 发展历程  117-119
    二、 吸收储蓄存款  119-120
    三、 信用等级评定  120-121
    四、 担保、抵押贷款  121-123
    五、 贷款利率管理  123-124
    六、 贷款权限管理  124-128
    七、 激励机制  128-130
    八、 中小企业信贷  130-131
      (一) “保优”  130
      (二) “扶中”  130
      (三) “育小”  130
      (四) “帮困”  130-131
      (五) “限劣”  131
    九、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132
      (一) 合作金融之名与中小商业银行之实相背离  131
      (二) “存款立社、储蓄兴社”的办社宗旨受制于有限的地方金融资源  131-132
第七章 政策启示  132-140
  一、 采用金融深化的方式发展地方中小商业银行  132
  二、 建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  132
  三、 建立完善的小企业担保贷款体系  132
  四、 抓紧建立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  132-140

相似论文

  1. 基于SMP2的Statecharts建模框架研究,TP391.1
  2. 公共基础设施BOT-TOT-PPP集成融资模式应用研究,F283
  3. 储能技术在微网中的应用研究,TM917
  4. SMES变流器监控系统设计,TM461
  5. 从儒家文化透视企业理财,F275
  6. 电力系统基于能量的非线性鲁棒和自适应控制,TP273
  7. SMES与发电机励磁的多指标非线性协调控制,TM301.2
  8. 政府管制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效率研究,F832.51
  9. 基于信号激励法的小扰动安全在线评估,TM711
  10.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导师制的对策研究,F276.44
  11. 俄罗斯政府在扶持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F276.3
  12. 东莞市非公企业员工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期望和需求研究,F276.5
  13. 古浪县民营企业劳资冲突与调适问题研究,F276.5
  14.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股权管理办法研究,F276.6
  15. 科技型企业并购的文化风险评估研究,F276.44;F224
  16. 上市公司高管更替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F276.6;F224
  17. 我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投入与经营业绩相关性研究,F276.44;F224
  18. 甘肃省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与对策,F276.1
  19. 国有企业高管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研究,F276.1
  20.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性质之研究,F276.6
  21. 民营企业社会价值分析及案例研究,F276.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各种企业经济 > 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