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钢琴曲五首》研究

作 者: 张博
导 师: 申浩
学 校: 延边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中国钢琴音乐 传统音乐 民族化 艺术特色
分类号: J6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钢琴音乐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直至走向繁荣,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19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到20世纪初中国人有了自己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再到中国钢琴音乐逐步走向繁荣发展的今天,我国的钢琴家、作曲家不断地学习、借鉴、消化和融合西方的创作手法,用西方的乐器—钢琴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民族色彩、风格的作品。其中,根据传统的民族器乐曲改编的钢琴音乐作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确立了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以五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作为研究对象,将西洋钢琴音乐创作的基本模式跟中国钢琴音乐放在同一平台,分析其创作手法和艺术特色,以及中国传统钢琴音乐的继承与发展,肯定其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地位!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中国钢琴音乐初期传入到成熟再到初步的繁荣,来说明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说明《中国钢琴曲五首》的创作背景。从原曲与钢琴改编曲简介和原曲与改编曲的曲式结构对比分析来阐述。第三章:《中国钢琴曲五首》分析。这一章是从旋律发展手法、和声的应用和织体手法三方面详细分析对五首中国钢琴作品进行分析。第四章:《中国钢琴曲五首》创作的艺术特色。这一章节从两个方面总结了作曲家在创作钢琴改编曲的过程中是如何保留原曲的传统民族特色,同时又尽可能地充分发挥钢琴的优越性而形成了改编曲在创作方面的特色,其中包括中国传统音乐标题的文学性特征和《中国钢琴曲五首》作曲技法的创新性。而在作曲技法的创新性中又包含了旋律与织体两方面。结论:通过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风格及创作特点(包括旋律方面、和声方面、织体方面、曲式结构方面、模仿民族乐器方面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通过实践,不仅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器乐音乐以及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进程也是很有意义的。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1
  1.2 中国钢琴音乐概述  11-16
    1.2.1 初期的传入  12
    1.2.2 建国初期的成熟期  12-13
    1.2.3 当代的初步繁荣  13-16
第二章 《中国钢琴曲五首》创作背景  16-21
  2.1 原曲与钢琴改编曲简介  16-19
    2.1.1 《二泉映月》  16-17
    2.1.2 《百鸟朝凤》  17
    2.1.3 《梅花三弄》  17-18
    2.1.4 《夕阳箫鼓》  18
    2.1.5 《平湖秋月》  18-19
  2.2 原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19-21
    2.2.1 《二泉映月》  19
    2.2.2 《百鸟朝凤》  19
    2.2.3 《梅花三弄》  19-20
    2.2.4 《夕阳箫鼓》  20
    2.2.5 《平湖秋月》  20-21
第三章 《中国钢琴曲五首》分析  21-44
  3.1 钢琴曲《二泉映月》音乐分析  21-29
    3.1.1 曲式结构分析  21-22
    3.1.2 旋律发展手法  22-28
    3.1.3 和声的应用  28-29
    3.1.4 织体写法  29
  3.2 钢琴曲《百鸟朝凤》音乐分析  29-34
    3.2.1 曲式结构分析  30
    3.2.2 旋律发展手法  30-31
    3.2.3 和声的应用  31-32
    3.2.4 织体写法  32-34
  3.3 钢琴曲《梅花三弄》音乐分析  34-38
    3.3.1 曲式结构分析  34
    3.3.2 旋律发展手法  34-36
    3.3.3 和声的应用  36-37
    3.3.4 织体写法  37-38
  3.4 钢琴曲《夕阳箫鼓》音乐分析  38-41
    3.4.1 曲式结构分析  38
    3.4.2 旋律发展手法  38-39
    3.4.3 和声的应用  39-40
    3.4.4 织体写法  40-41
  3.5 钢琴曲《平湖秋月》音乐分析  41-44
    3.5.1 曲式结构分析  41-42
    3.5.2 旋律发展手法  42-43
    3.5.3 和声的应用  43
    3.5.4 织体写法  43-44
第四章 《钢琴曲五首》创作方面的艺术特色  44-53
  4.1 中国调式中体现的民族风格  44
  4.2 西方音乐曲式规范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  44
  4.3 中国传统音乐标题的文学性特征  44-47
  4.4 中国音乐作曲技法的创新性特征  47-53
    4.4.1 旋律方面  47-50
    4.4.2 和声方面  50
    4.4.3 织体方面  50-53
第五章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58
附录  58

相似论文

  1. 论河曲民歌的成因及艺术特色,J607
  2. 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J314.9
  3. “剪灯三话”比较研究,I207.41
  4. 论现代陶瓷首饰的艺术特色,J527
  5. 菅原道真隐逸汉诗研究,I313.072
  6. 清世祖《御注道德经》研究,I206.2
  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中国标志设计的艺术特色探究,J524
  8. 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J607
  9. 中日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文化传承问题比较研究,J60-4
  10. 广西南丹中堡花苗传统音乐研究,J607
  11. 试论钟云舫《振振堂》集作品中的思想文化内涵,I206.5
  12. 明清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TU-86
  13. 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室壁画砖艺术特色之研究,K879.41
  14. 浅析贾又福山水画风格的演变及其艺术特色,J205
  15. 歌曲《蓝色爱情海》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J616.2
  16. 《我的祖国妈妈》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J616
  17. 从固安屈家营音乐会看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609.2
  18. 陈师道散文研究,I207.6
  19. 夏竦及其骈文创作,I207.22
  20. 五代乡情诗研究,I207.22
  21. 郭柏苍及其诗文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艺术 > 音乐 >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 > 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 > 钢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