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脉冲电场诱致物质经角质层转运的唯象关系

作 者: 包家立
导 师: 葛霁光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生物医学工程学
关键词: 电穿孔 皮肤 唯象理论 非平衡态 类膜模型 荧光显微
分类号: R3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物大分子制剂进入了临床应用。生物制剂从过去的重组DNA、单克隆抗体发展到现在的多肽、蛋白质、糖类、寡核苷酸和基于基因的化合物。然而,在临床上生物制剂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原因是生物制剂口服时,会受到肝脏“首过效应”、胃肠道中酶的破坏和降解;注射时,难以保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经皮给药是除口服、注射之外的另一种给药方式,它是生物制剂一种潜在的给药方式,近几年备受人们的关注。 经皮给药是将药物贴敷在皮肤外表面,依靠自然扩散、物理和化学促进扩散使药物穿过皮肤进入皮下毛细血管。大多数药物在皮肤角质层屏障作用下难以渗入皮下,需要用物理和化学的辅助方法促进药物渗透,如离子导入、电渗道导入、超声导入、电磁导入、光压波导入、化学促渗剂等等。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物质转运是一个不可逆非平衡态热力学过程,其渗透率与外力场、皮肤特性、药物理化性质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本文在药物通过皮肤角质层给药机制的生物物理现象研究中,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果: 1.物质经角质层转运的唯象分析。假设扩散池系统恒温、无化学反应、溶液为非粘性流体、双组份、局域平衡,根据Gibbs方程,建立扩散池系统的耗散函数,确定系统的质量流和体积流,质量力和体积力。选择替硝唑为模式药物,实验分三批对照组(被动扩散)和实验组(电脉冲扩散),脉冲选定为:脉冲电压V0=94-400V、脉冲率R=1-4ppm、脉冲数N=50、蓄能电容C=4.7、22、47、100μF。实验结果表明:(1)扩散池系统中不但存在物质的经皮渗透,而且存在溶液的体积缺失现象;(2)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唯象系数具有时变性,并且推断当时间延迟时,质量力对质量流和体积力对体积流的影响减弱;(3)溶液对流在角质层表面产生的速度梯度可能产生体积流。可以确定扩散池药物经角质层渗透系统是一个非线性时变系统。 2.物质经角质层渗透的非平衡态特性。把离体扩散池系统设定为孤立系统,建立系统达到平衡态的条件和网络热力学模型。选择替硝唑为模式物质,进行非平衡态实验和漏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非平衡态包括:(1)达到平衡态的长时程性;(2)渗透启动的延迟性;(3)初始通量的不确定性。漏糟包括:(1)渗透通量递减性;(2)渗透时间常数的可变性。 3.角质层的类膜模型。提出角质层类膜模型:包括皮肤附属器电导、脂质域弯曲通路电导、角质细胞直线通路电导和跨角质层Nernst电位。分三批15种脉冲选择进行离体漏糟实验,施加高压脉冲的电极有长间距(40mm)的铝电极和短间距(1mm)的铂电极。实验结果表明:(1)用对数趋势线拟合可以发现随着脉冲电压初值的增加,扩散池等效电阻抗RA和角质层等效电阻抗RT都减小;(2)在脉冲期,脉冲电压随时间的延长在不断减小,而扩散池等效电阻抗RA和角质层电阻抗RT则在不断增加;(3)对不同部位角质层,即使同一种脉冲选择,在同一种取样时间,替硝唑的经皮渗透通t相差0一个数量级。在物质经皮渗透中,跨角质层Nemst电位是存在的,用电导G。、Gl、Gc阐述物质经皮漫透性更有意义,并且用类膜模型阐述物质经角质层渗透定量关系是有效的。 4.脉冲电场诱致角质层电渗道的荧光显微观察。将人皮和蛇皮置于扩散池,用电穿孔脉冲电场作用于这些皮肤,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和实验组皮肤的结构变化,荧光紊为FD一4。结果表明:皮肤附属器孔洞约为20一40林m,而高压脉冲诱致的电渗道仅为2一6娜,荧光素伪像可以用白光源确认。 5.经皮给药电渗道系统。用蓄能电容的充放电在脉冲控制器的控制下产生脉冲序列,用电压发生器将直流电源电压提升到400v的直流高压。蓄能电容分别为4.7、22、47和100林F时的脉冲波形。当截断系数:簇1/5,可以获得完整的指数衰减脉冲。授经皮能量Es和脉冲选择的制约,优化设计并行电阴决才和蓄能电容C,可以使蓄能电容释放的能量效率几最高,‘最小。

全文目录


第一章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物理技术引论  17-75
  1.1 皮肤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18-21
    1.1.1 表皮  19-21
    1.1.2 真皮  21
    1.1.3 皮下组织  21
    1.1.4 皮肤附属器  21
  1.2 离子导入技术  21-34
    1.2.1 离子导入的作用原理  22-24
    1.2.2 改进的Nernst-Planck模型  24-26
    1.2.3 药物经皮渗透速率与累积量  26
    1.2.4 药物释放效率  26-27
    1.2.5 离子导入的阻抗特性  27-28
    1.2.6 离子导入的途径  28-29
    1.2.7 水动力学孔洞理论  29-30
    1.2.8 离子导入的模型  30-32
      1.2.8.1 三室动力学模型  30-31
      1.2.8.2 电极模型  31-32
    1.2.9 多肽和蛋白质分子的离子导入  32-33
    1.2.10 离子导入的复合技术  33-34
  1.3 超声导入技术  34-43
    1.3.1 超声导入的作用机理  34-36
      1.3.1.1 空化效应  34-35
      1.3.1.2 热效应  35
      1.3.1.3 对流传递  35
      1.3.1.4 力学效应  35-36
    1.3.2 超声导入的途径  36
    1.3.3 超声导入的物质转运  36-38
      1.3.3.1 被动转运方程  36-37
      1.3.3.2 超声导入转运方程  37-38
      1.3.3.3 f的估计  38
    1.3.4 超声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因素  38-40
      1.3.4.1 超声波频率  38-39
      1.3.4.2 超声波强度  39-40
      1.3.4.3 药物性质  40
      1.3.4.4 空化作用  40
    1.3.5 超声安全  40
      1.3.5.1 超声后皮肤屏障作用的恢复  40
      1.3.5.2 低频超声的生物效应  40
    1.3.6 超声导入的复合技术  40-43
      1.3.6.1 与化学增强剂复合  40-42
      1.3.6.2 与离子导入复合  42
      1.3.6.3 与电场复合  42-43
  1.4 电穿孔技术  43-63
    1.4.1 细胞膜的电穿孔现象  43-44
    1.4.2 电穿孔对大分子的经皮促渗作用  44-49
      1.4.2.1 荧光素  44-45
      1.4.2.2 多肽和蛋白质  45-46
      1.4.2.3 多醣  46
      1.4.2.4 寡核苷酸  46-47
      1.4.2.5 基因  47-49
    1.4.3 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因素  49-53
      1.4.3.1 脉冲形态  49
      1.4.3.2 脉冲电压  49-50
      1.4.3.3 脉冲时间  50
      1.4.3.4 脉冲数  50-51
      1.4.3.5 脉冲率  51
      1.4.3.6 脉冲能量  51-53
    1.4.4 皮肤电穿孔的证据  53-54
      1.4.4.1 分子通量的增加与可逆  53
      1.4.4.2 电泳、电渗和扩散  53-54
      1.4.4.3 皮肤阻抗的变化  54
      1.4.4.4 皮肤结构变化的显微观察  54
    1.4.5 皮肤局部转运区(LTRs)  54-56
    1.4.6 皮肤电穿孔促进分子转运的可能机制  56-58
      1.4.6.1 皮肤电穿孔使皮肤电特性发生变化  56-57
      1.4.6.2 皮肤电穿孔使皮肤产生新孔道  57
      1.4.6.3 热效应加速分子的经皮转运  57-58
      1.4.6.4 电场促进分子转运  58
    1.4.7 皮肤电穿孔促进分子转运的定量方法  58-59
    1.4.8 皮肤电穿孔的起效时间和安全性  59-61
      1.4.8.1 起效时间  59-61
      1.4.8.2 安全性  61
      1.4.8.3 带电微粒不能通过角质层  61
    1.4.9 离子导入与电穿孔的区别  61-62
    1.4.10 电穿孔复合技术  62-63
      1.4.10.1 与化学增强剂复合  62
      1.4.10.2 与离子导入复合  62-63
      1.4.10.3 与超声导入复合  63
      1.4.10.4 与阴离子脂质膜复合  63
  1.5 光压波导入技术  63-65
    1.5.1 光压波导入方法  63-64
    1.5.2 光压波导入的效应  64-65
  1.6 电磁导入技术  65-75
第二章 物质经角质层转运的唯象理论  75-91
  2.1 引言  75-76
  2.2 扩散池系统物质转运理论  76-83
    2.2.1 扩散池系统  76
    2.2.2 扩散池系统状态  76-77
    2.2.3 被动扩散系统的恒算方程  77-79
      2.2.3.1 连续性方程  77-78
      2.2.3.2 质量不灭方程  78
      2.2.3.3 熵平衡方程  78-79
    2.2.4 增强扩散系统的恒算方程  79-81
      2.2.4.1 质量不灭方程  79-80
      2.2.4.2 动量守恒方程  80
      2.2.4.3 能量守恒方程  80-81
      2.2.4.4 熵平衡方程  81
    2.2.5 扩散池系统的耗散函数  81-83
      2.2.5.1 系统假设  81
      2.2.5.2 耗散函数  81-83
    2.2.6 扩散池系统的唯象方程  83
  2.3 材料与方法  83-86
    2.3.1 药品  83-84
    2.3.2 皮肤准备  84
    2.3.3 设备  84-85
    2.3.4 脉冲选择  85
    2.3.5 实验方法  85-86
  2.4 结果与讨论  86-91
    2.4.1 唯象力和流的确定  86-87
    2.4.2 唯象系数的经验公式  87-89
    2.4.3 电渗机理探讨  89-91
第三章 药物经离体角质层渗透的非平衡态特性  91-105
  3.1 引言  91
  3.2 扩散池系统非平衡态理论  91-95
    3.2.1 扩散池系统平衡态条件  91-92
    3.2.2 系统非平衡态时域过渡过程  92-95
  3.3 材料与方法  95-99
    3.3.1 药品  95-96
    3.3.2 皮肤准备  96
    3.3.3 设备  96-97
    3.3.4 脉冲选择  97
    3.3.5 实验方法  97
    3.3.6 非平衡态实验  97-98
    3.3.7 漏糟实验  98
    3.3.8 数据处理  98-99
  3.4 结果  99-101
    3.4.1 非平衡态特性  99-100
      3.4.1.1 达到平衡态的长时程性  99
      3.4.1.2 渗透启动的延迟性  99-100
      3.4.1.3 初始通量的不确定性  100
    3.4.2 漏糟特性  100-101
      3.4.2.1 渗透通量递减性  100
      3.4.2.2 渗透时间常数的可变性  100-101
  3.5 讨论  101-105
第四章 角质层的类膜模型  105-135
  4.1 引言  105-106
  4.2 角质层类膜模型  106-108
    4.2.1 跨角质层电位差  106
    4.2.2 通路电导  106-107
    4.2.3 角质层电容  107
    4.2.4 角质层类膜模型  107-108
  4.3 材料与方法  108-111
    4.3.1 药品  108-109
    4.3.2 皮肤准备  109
    4.3.3 设备  109
    4.3.4 方法  109-110
    4.3.5 脉冲选择  110-111
  4.4 结果  111-129
    4.4.1 角质层等效电阻抗的变化  111-122
      4.4.1.1 长间距电极  111-119
      4.4.1.2 短间距电极  119-122
    4.4.2 替硝唑经皮渗透量的变化  122-129
  4.5 讨论  129-135
第五章 脉冲电场诱致角质层电渗道的荧光显微观察  135-149
  5.1 引言  135-136
  5.2 角质层结构理论  136-139
    5.2.1 单层双分子脂质层孔洞的形成  136-138
      5.2.1.1 疏水性孔洞的能量屏障  136-137
      5.2.1.2 亲水性孔洞的能量屏障  137
      5.2.1.3 亲水性孔洞的形成  137-138
    5.2.2 亲水性孔洞的传导性  138-139
  5.3 材料与方法  139-140
    5.3.1 材料  139
    5.3.2 设备  139
    5.3.3 方法  139-140
    5.3.4 脉冲选择  140
  5.4 结果  140-146
    5.4.1 角质层表面结构形态学观察  140
    5.4.2 皮肤附属器结构形态学观察  140-141
    5.4.3 高压脉冲作用后角质层结构形态学观察  141
    5.4.4 无毛蛇皮结构形态学观察  141-146
  5.5 讨论  146-149
第六章 经皮给药电渗道系统  149-173
  6.1 引言  149-150
  6.2 系统组成  150-153
  6.3 指数脉冲发生  153-159
    6.3.1 电压发生器  153-157
    6.3.2 能量开关组  157-159
    6.3.3 电压测量与浮地电路  159
  6.4 脉冲控制  159-165
    6.4.1 脉冲率选择器  159-160
    6.4.2 测7电路  160-162
    6.4.3 振荡器  162
    6.4.4 发脉冲电路  162-163
    6.4.5 脉冲宽度调节  163
    6.4.6 复位  163-164
    6.4.7 初始化  164
    6.4.8 能量选择和与非门  164-165
  6.5 系统显示  165-168
    6.5.1 脉冲数显示  165
    6.5.2 脉冲率显示  165
    6.5.3 能量选择显示  165-167
    6.5.4 脉冲电压显示  167-168
  6.6 系统电源  168-170
  6.7 性能分析  170-173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列表  173-174

相似论文

  1. 基于电穿孔技术的活细胞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R318.51
  2.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急性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R-332
  3. 第三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同种异体移植受体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R392
  4. 人脸“吸引力”正名—皮肤、五官及其比例对人脸吸引力的影响,B842
  5.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搅拌培养和保存的初步研究,R329
  6. 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R765.21
  7. 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疗效观察,R758.2
  8.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9.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差异性表达的研究,R622
  10. Balb/c小鼠皮肤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JS-K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R739.5
  11. Cx26、Cx32的表达、基因突变在病理性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意义,R739.5
  12. Ras蛋白表达、基因突变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的意义,R739.5
  13. 氦氖激光治疗炎症性皮损的疗效观察,R751
  14. 大连地区926例化妆品皮肤病临床分析,R758.2
  15. 放射治疗中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防治的研究现状,R473.73
  16. 急性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caspase-8表达及其与时间相关性的研究,R818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β射线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机制的实验研究,R641
  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皮肤电流损伤中金属元素研究,D919.4
  19. 铁皮石斛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0639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R285
  20.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CC、IL-8/CXCL8趋化因子的变化,R392.4
  21.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反应中TLRs的变化,R392.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用一般科学 > 医用物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