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三个地级市为例

作 者: 谢立新
导 师: 严正
学 校: 福建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结构转换 产业聚散 产业组织 新型工业化 中心城市 层级城市体系 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组织营销
分类号: F12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2805次
引 用: 1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三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三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三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三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全文目录


导言  15-26
  1. 选题的意义  15-17
  2. 选定特定对象的依据  17-24
  3. 研究方法  24
  4. 结构和体系  24-25
  5. 本文的不足  25-26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26-87
  第1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26-43
    1.1.1 地区竞争的本质  26-33
    1.1.2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本质  33-38
    1.1.3 地区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企业竞争  38-43
  第2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  43-66
    1.2.1 地区竞争力源泉:研究回顾  43-47
    1.2.2 比较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分工  47-54
    1.2.3 竞争优势理论与地区产业发展  54-62
    1.2.4 地区产业竞争力源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内在统一  62-66
  第3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66-85
    1.3.1 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模型  66-74
    1.3.2 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74-79
    1.3.3 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再研究  79-85
  第4节 小结  85-87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87-175
  第1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理论分析  87-95
    2.1.1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地位和作用  87-91
    2.1.2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分析构件  91-95
  第2节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宏观面分析  95-111
    2.2.1 产业结构转换的路径分析  95-99
    2.2.2 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分析  99-102
    2.2.3 产业结构转换的绩效分析  102-107
    2.2.4 产业结构转换的偏差分析  107-109
    2.2.5 小结:以产业结构转换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绩效  109-111
  第3节 农业产业结构转换  111-133
    2.3.1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111-112
    2.3.2 农业内部结构转换的战略重点  112-120
    2.3.3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转换  120-132
    2.3.4 小结: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结构转换  132-133
  第4节 工业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转换  133-158
    2.4.1 工业化及其结构转换  133-141
    2.4.2 工业化进程及其结构转换  141-147
    2.4.3 工业化模式及其结构转换  147-155
    2.4.4 小结: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绩效  155-158
  第5节 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换  158-175
    2.5.1 第三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的重要力量  158-161
    2.5.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换现状分析  161-163
    2.5.3 引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差异的成因分析  163-173
    2.5.4 小结: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73-175
第三章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175-239
  第1节 产业空间聚集能力的理论分析  175-187
    3.1.1 产业空间聚散理论和类型  176-183
    3.1.2 产业空间聚散能力的分析构件  183-187
  第2节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  187-202
    3.2.1 中心城市带动能力现状  187-192
    3.2.2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的成因  192-197
    3.2.3 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与带动能力  197-200
    3.2.4 小结  200-202
  第3节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  202-217
    3.3.1 城乡协调发展能力现状  202-204
    3.3.2 城乡协作发展工业,推动区域工业化  204-208
    3.3.3 以工建农,缩小工业和农业收益差距  208-210
    3.3.4 建设小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  210-215
    3.3.5 小结  215-217
  第4节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  217-227
    3.4.1 区域协调发展现状  217-218
    3.4.2 示范带动效应: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展  218-221
    3.4.3 行政驱动效应:政府强制性区域间配置资源  221-222
    3.4.4 市场引导效应:从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22-224
    3.4.5 小结(投入产出效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224-227
  第5节 开发区带动能力  227-239
    3.5.1 开发区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  227-230
    3.5.2 开发区建设的成功之路  230-237
    3.5.3 小结  237-239
第四章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  239-336
  第1节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理论分析  239-256
    4.1.1 产业组织理论演进及研究构件  239-245
    4.1.2 产业组织成长的内涵与功能  245-249
    4.1.3 产业组织成长能力的分析指标  249-256
  第2节 企业组织:产业组织成长的微观基础  256-275
    4.2.1 企业组织成长的逻辑起点:准古典企业  256-258
    4.2.2 企业组织成长的重要节点:古典企业和准现代企业  258-265
    4.2.3 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与成长:企业集团化和股份制  265-271
    4.2.4 小结:以企业制度创新推进企业组织创新  271-275
  第3节 产业集群:产业组织成长的高级形态  275-297
    4.3.1 产业集群经济效应  275-278
    4.3.2 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产业集群  278-281
    4.3.3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281-284
    4.3.4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进  284-293
    4.3.5 小结:实施集群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  293-297
  第4节 产业营销:产业组织成长的关键环节  297-316
    4.4.1 传统营销方式的兴衰  297-300
    4.4.2 现代营销方式的成长  300-310
    4.4.3 区域营销的流行  310-313
    4.4.4 小结:多轮驱动,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313-316
  第5节 政府管理:产业组织成长的外部环境  316-336
    4.5.1 政府管理能力及其分析构件  316-319
    4.5.2 产业组织成长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319-332
    4.5.3 小结:增强产业组织成长的政府推动能力  332-336
第五章 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  336-386
  第1节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结构升级  336-350
    5.1.1 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36-338
    5.1.2 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38-341
    5.1.3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动工业结构升级  341-343
    5.1.4 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结构升级  343-347
    5.1.5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结构升级  347-350
  第2节 不断增强产业空间聚散能力  350-361
    5.2.1 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350-353
    5.2.2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353-355
    5.2.3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355-356
    5.2.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56-358
    5.2.5 增强开发区带动能力  358-361
  第3节 不断增强产业组织竞争力  361-368
    5.3.1 增强企业组织成长能力  361-363
    5.3.2 增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363-365
    5.3.3 增强产业营销能力  365-368
  第4节 以技术和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368-380
    5.4.1 以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368-374
    5.4.2 以制度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374-377
    5.4.3 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377-380
  第5节 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380-386
    5.5.1 界定和保护产权  380-381
    5.5.2 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  381-382
    5.5.3 加强诚信系统工程建设  382-384
    5.5.4 建设责任政府  384-386
结论  386-398
主要参考文献  398-411
后记  411-413

相似论文

  1. 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治理研究,F279.27
  2.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F207
  3. 淄博市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研究,F279.2
  4.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演化模型及实例研究,F279.27
  5. 提升河南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F279.27
  6. 特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F123
  7. 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城市对策研究,F832.7
  8. 福州建设海峡西岸旅游中心城市研究,F592.7
  9. 山东半岛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合作模式研究,F299.2
  10. 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研究,TU984.17
  11. 邯郸构建晋冀鲁豫省际边界区中心城市的研究,F224
  12. 中心城市近郊型住宅营销策略研究,F293.3
  13. 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F259.27
  14. 怀庆府中心城市演变研究(1368-1949),K29
  15. 中心城市的城市人口迁居因素研究——以成都市为实例,C922
  16. 广州大都市区经济形成的初探,F127
  17. 潍坊的区域经济优势和中期发展战略研究,F127
  18. 我国中心城市继续教育的对策研究,G729.2
  1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发展研究,F299.2
  20. 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研究,F29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