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秩序与灵动—文字设计的组织形式研究

作 者: 杜娟
导 师: 王雪青
学 校: 中国美术学院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文字设计 组织形式 秩序 灵动
分类号: J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技术、新理念、新媒介不断涌现的信息爆炸时代,人们由对信息的“渴求态度”转向“选择态度”,设计师对文字设计的目的从“表述”转向“表现”。文字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传播角色已经成为无争的事实,它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视觉图像,一种特殊的“图形”。在这个悄然递变的过程中,文字设计脱离了最初书写的传统,成为一个既严谨、规则又灵活、弹性的系统。给观者一个清晰、流畅、有效的信息接收过程无疑是今天文字设计最为根本的设计目的。但与此同时,文字设计并不能因为“规范”和“条框”而停滞不前。设计师用创新活化一成不变、熟视无睹的文字世界,让文字“自语”,让文字“可感”,用设计给传播带来“亮点”和“魅力”。首先,本文从文字设计语汇的基本元件“点、线、面”入手,以渐进式的方法逐步深入分析文字组织形式的基本关系,文字设计中字(母)之间的大小、疏密、粗细和图底。其次,以文字组织的基本规律为依托,整合文字组织“秩序”的规则和设计方法。再次以“灵动”的文字组织形式为目标,探究其设计思路的创新点,归纳其设计方法的关键所在并得出结论。本文以此两大主线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成果希望能对当代文字设计师和相关专业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6-7
一、文字的双重角色  7-9
  (一) 功能与审美  7
  (二) 把控"秩序"  7-8
  (三) 创造"灵动"  8-9
二、文字设计语汇的元件  9-12
  (一) 灵巧的"点"  9-10
  (二) 流动的"线"  10
  (三) 力量的"面"  10-12
三、文字组织的基本形式  12-16
  (一) 文字形态的大小  12-13
  (二) 文字笔划的粗细  13
  (三) 文字集群的疏密  13-14
  (四) 文字空间的图底  14-16
四、把控文字组织的"秩序"  16-19
  (一) 类别化  16-17
  (二) 集团化  17
  (三) 方向化  17-18
  (四) 基线化  18-19
五、创造"灵动"的文字组织  19-31
  (一) 打破静止  19-22
    1. 文字的局部缺失  19-20
    2. 文字的部分添加  20-21
    3. 文字的分割  21-22
  (二) 破除陈规  22-25
    1. 字体的混合搭配  22-23
    2. 文字的不规则排列  23-25
  (三) 创造多视角  25-27
    1. 文字的层叠  25-26
    2. 文字的多重方向  26-27
  (四) 点线面元素的参与  27-29
  (五) 三维空间的延展  29-31
结论  31-32
致谢  32-33
参考文献  33

相似论文

  1.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2. 我国私募基金组织形式的法律探究,F832.51
  3. 网络NGO组织形式科层化研究,G206
  4. 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建构研究,D922.1
  5. 文字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J524.2
  6. 艺术在“新伦理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J0-05
  7. 乡村纠纷化解过程中多元权威的运作逻辑,C912.82
  8. 制度环境对我国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F239.22
  9. 普世价值研究,B018
  10. 浅析雕塑的和谐性,J305
  11. 节制的澎湃,J305
  12. 站在自己的影子里,J213
  13. 景观雕塑环境的空间秩序建构,J313.2
  14. 《寻枪》“找寻”意蕴的镜语表达,J905
  15. 伊夫林·沃《一把尘土》的象征解读,I561
  16. 法人类学视野下的纠纷及纠纷解决研究,D90-05
  17. 地区主义发展与地区性体系的构建,D81
  18. 优雅的形式—当装饰风格邂逅形式审美,J525
  19. 先秦篆书的形式秩序建构,J292.31
  20. 《尔雅》的博物思想解读,H164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工商工艺美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