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

作 者: 秦启文
导 师: 黄希庭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基础心理学
关键词: 企业理念 企业形象 企业理念反思 企业理念实证研究
分类号: F27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68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企业理念作为企业形象设计和企业文化的核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实践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经济学、文化学、品牌论、管理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大多是教科书式的一般论证,少深刻的理性反思、无科学的实证研究,目前的研究仍停留在定义、定位和分类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马谋超开始将企业形象设计纳入心理学研究领域,浙江大学心理系也在90年代末开始了对企业形象设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总的说来,迄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尚未见到对企业形象设计的核心部分即企业理念的深刻反思及实证性的研究成果。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趋向之一是既注重个体过程的研究,也注意向组织过程的研究扩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企业形象设计、企业理念设计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性。 本论文力图从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理念特别是中国企业的理念问题;以期为中国企业理念的科学化提供依据,进而为企业形象设计的中国化和中国企业的名牌战略服务。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1.简要介绍企业理念研究的理论背景;对企业形象设计的实践历程和研究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分析企业形象设计及企业理念研究的缺失;探讨心理学介入企业形象设计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构想和总体研究策略与方法。通过这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心理学研究企业理念问题的基本构思。 2.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首先,在对理念和企业理念进行深度辨析与综述的基础上,对企业理念做出较科学的界定;其次,阐明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以理念识别为核心的企业识别(企业形象设计)理论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且 \第三,从不同的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品牌论、管理嫡、耗散结构论)视角对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进行审视,以确认对企业理念进行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第四,对当今世界将企业形象设计运用得最为成功的美国、日本的情况进行述评;并将其与中国的企业形象设计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比较;为我国企业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理念文化提供了思路;并对中国企业理念建设的误区提出了若干对策。 3.对中国企业理念的现状及其对公众行为的影响进行探索性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3* 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了解状况;企业员工对所在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认同度与企业理念确立方式的关系;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认同度与企业理念确立时机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员工在对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了解上,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职位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上,职位的主效应显著;且高层管理者在本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上显著高于中层管理者和普通职员。理念的不同确立方式对理念的认同度存在显著的影响;由集体讨论、专家策划确立的理念认同度最高,借用他人的理念认同度最低。企业理念的确立时机对理念的认同度存在显著的影响:企业刚建立或转型时确立的理念认同度最高。 3二本研究以对企业员工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定量地确立了企业理念8个方面的功能和9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并探讨了企业理念与组织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关于企业理念的功能,企业员工普遍认为企业理念的功能前几位依次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保证企业追求目标时不偏离方向、培养企业共识等。关于企业理念的价值取向,生产型企业强调的重点依次应为质量、信誉、服务、责任等;服务型企业强调的重点依次应为服务、信誉、质量、责任等。关于组织承诺,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熟悉度和认同度越高,对企业的组织承诺也就越高。 3.3关于企业理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半以上的公众认为企业理念对大众购买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或比较大的影响:无论是生产型还是服务型企业,公众的企业理念认同度、熟悉度对购买意向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3.4关于企业理念的传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公众对企业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情况是:目前中国企业理念传播的主要形式依次为:会议、口号、手册、条例等;所用主要媒体依次为自制宣传品、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等。分 -豆互· 5弓u刁自歹93.8%、8o9%uj主三业 工 kk二*口刁亭了@三日霎$一卜一自亨刁自了—亘日霎日一贫N、#外三主主方三r& k_ 念传播。78.4%的员工认为企业理念应与企业核心广告语一致。员工认为媒体传 播企业理念的有效性依次为电视、报纸、户外广告、互联网等。外部公众对企业 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情况是:大众通过传媒了解企业理念的次序是电视、户外广 告、报纸、杂志等,但按其影响的重要性依次应为电视、报纸、互联网、杂志等。 通过以上几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英文摘要  9-15
1 绪论  15-22
  1.1 问题背景  15-17
  1.2 心理学介入CIS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7-19
    1.2.1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为心理学介入CIS研究提供了理论可能性  17-18
    1.2.2 当代心理学从个体研究向组织研究包括组织CIS研究扩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18-19
  1.3 本研究的基本构想  19-22
    1.3.1 理论假设  19-20
    1.3.2 研究设计  20-21
    1.3.3 本研究的科学价值  21
    1.3.4 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21-22
2 对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  22-55
  2.1 对理念的界定  22-25
    2.1.1 理念的汉语词源及在《辞海》中的解释  22
    2.1.2 MI的含义  22-25
  2.2 心理学、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以理念识别为核心的企业识别论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25-28
  2.3 不同科学维度中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  28-41
    2.3.1 经济学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  28-31
    2.3.2 管理学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  31-34
    2.3.3 文化学(尤其是企业文化学)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  34-36
    2.3.4 品牌论维度中的企业理念及其研究价值审视  36-37
    2.3.5 系统科学维度(主要是管理熵、耗散结构论)中的企业理念及其价值研究审视  37-41
  2.4 美、日、中理念文化的比较  41-55
    2.4.1 美国理念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41-44
    2.4.2 日本理念文化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44-48
    2.4.3 中国企业理念文化  48-55
3 中国企业理念的现状及其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  55-90
  3.1 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与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关系研究  55-61
    3.1.1 方法  55-56
    3.1.2 结果与分析  56-59
    3.1.3 讨论  59-61
  3.2 企业理念的功能、价值取向及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研究  61-69
    3.2.1 方法  61-62
    3.2.2 结果与分析  62-65
    3.2.3 讨论  65-69
  3.3 企业理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  69-82
    3.3.1 方法  69
    3.3.2 企业理念调查问卷的编制  69-71
    3.3.3 结果与分析  71-80
    3.3.4 讨论  80-82
  3.4 企业理念传播研究  82-90
    3.4.1 研究1 企业内部公众对企业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  82-88
    3.4.2 研究2 外部公众对企业理念传播策略的认知  88-90
4 对中国企业理念导入的理性探索  90-125
  4.1 企业实力与企业理念导入的关系  90-96
    4.1.1 对企业实力与企业理念关系的一般性考察  90-91
    4.1.2 企业实力与企业理念辩证关系的四种形式  91-94
    4.1.3 企业理念导入提升企业实力的途径  94-95
    4.1.4 企业理念对企业实力影响的相对性  95-96
  4.2 企业理念导入的原则  96-105
    4.2.1 个性化原则  96-97
    4.2.2 创新性原则  97-98
    4.2.3 行业性原则  98-99
    4.2.4 开放性原则  99
    4.2.5 时代性原则  99-101
    4.2.6 民族性和世界性原则  101-102
    4.2.7 激励性原则  102-103
    4.2.8 抽象性原则  103-104
    4.2.9 系统性原则  104
    4.2.10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104-105
  4.3 中国企业理念导入的形式  105-110
    4.3.1 专家推入  106-108
    4.3.2 组织跨入  108-109
    4.3.3 专家领入  109-110
  4.4 企业理念的诠释与传播  110-120
    4.4.1 企业理念的诠释  110-112
    4.4.2 企业理念的同化与传播  112-120
  4.5 理念导入是组织过程个性化与同一化趋势的基础环节  120-125
    4.5.1 社会组织的个性化与同一化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120-121
    4.5.2 企业理念的个性化、同一化及其关系  121-125
附录  125-143
  1. 企业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度与企业理念制定过程的关系研究所使用的问卷  125-129
  2. 企业理念的功能、价值取向及其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研究所使用的问卷  129-131
  3. 企业理念对公众行为的影响研究所使用的问卷  131-141
  4. 企业理念传播研究所使用的问卷  141-143
主要参考文献  143-153
谢辞  153-154

相似论文

  1. 我国家具企业品牌建设的研究,F426.88
  2. IE技术在天津地区供电企业带电作业中的应用研究,TM73
  3. 网络口碑传播对企业形象影响的研究,G206
  4. 现代色彩系统整合过程研究,J506
  5. 基于绿色公关提升乳制品企业形象的策略性研究,F426.82
  6. 公共关系视野下的企业战略传播研究,F270
  7.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数字化设计,TP391.41
  8. 服务品牌延伸的消费者评价研究,F273.2
  9. 基于CI的电信运营企业形象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F626
  10. 办公空间非矩形平面布局探析,TU243
  11. 传统图形在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TB47
  12. 企业理念探析,F270
  13. K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改进研究,F270
  14. 我国企业家危机处理行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研究,F272
  15. 医药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426.72
  16. 基于感官体验的工业品企业形象塑造研究,F270
  17. 产品形象识别与企业品牌建设,F270
  18. 动植物造型标志设计研究,J524
  19. 休闲服装企业顾客满意度模型的改进及应用研究,F274;F224
  20. 物业服务企业形象修复之公共关系策略研究,F293.33
  21. 企业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F270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