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比兴思维研究

作 者: 李健
导 师: 胡经之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比兴思维 艺术思维 想象 象征 隐喻 灵感 诗性品格 现代意义
分类号: I0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94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比兴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最具有原创性的核心话语,具有复杂的意义结构。比兴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我们称之为比兴思维。它是一种受某一(类)事物的启发或借助于某一(类)事物,综合运用联想、想象象征隐喻等手段,表现另一(类)事物的美的形象,展示其美的内涵的艺术思维方式。比兴思维脱胎于人类的原始思维,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思维的神秘性。最初,比兴是儒家传诗、解诗的方法,但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其内涵不断演变。在解诗的过程中,往往对诗施以寄托,进行政治、伦理、道德的隐喻。正是这种行为,促成了比兴思维理论的生成。比兴思维在长期的运用和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思维特征和诗性品格。它与西方文艺美学所指称的想象、象征、隐喻、灵感等有一种对应关系。在比兴思维运用过程中,随处都能看到它综合运用这些手段的痕迹,在表现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心理,展示其美的情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感物兴情是由物至心,它是比兴思维进行艺术创造的兴发感动机制,这一过程以兴为中心;托物寓情是由心至物,它是比兴思维进行艺术创造的诗性表征,这一过程以比为中心。比兴思维在意境的创造和意象的生成中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对诗性语言的化育也表现了它极具创造性的品格,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比兴思维并不是随着的白话文的兴起,文言文的消隐而失去价值,在现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大量外来的文艺美学观念的渗入,比兴思维也面临着现代性的选择。它必须适应文学艺术的现代化。在建设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体系的过程中,经过现代化整合之后的比兴思维,必将放射出耀眼的光彩,成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学艺术创作的一颗思维的明珠。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7-31
  第一节 20世纪以来的比兴研究现状概述  7-14
  第二节 比兴与中国传统思维  14-19
  第三节 比兴与艺术思维  19-26
  第四节 比兴的思维研究意义  26-31
第二章 溯源:比兴思维与原始思维  31-48
  第一节 原始兴象的神秘互渗  31-36
  第二节 符号的联想与类比  36-41
  第三节 比兴思维脱胎于原始思维  41-48
第三章 从解读到创造:比兴思维的发展历程  48-75
  第一节 《诗》的传授、解读与比兴概念的提出  48-54
  第二节 政治伦理隐喻:比兴解诗的理性设定  54-61
  第三节 比兴寄托:弥漫古典的艺术思维主潮  61-67
  第四节 比兴作为一种艺术思维理论的生成  67-75
第四章 比兴思维的思维特征  75-104
  第一节 比兴思维与想象  75-83
  第二节 比兴思维与象征  83-90
  第三节 比兴思维与隐喻  90-97
  第四节 比兴思维与灵感  97-104
第五章 比兴思维的诗性品格  104-136
  第一节 感物兴情:艺术创造的兴发感动机制  104-110
  第二节 托物寓情:艺术创造的诗性表征  110-116
  第三节 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  116-123
  第四节 比兴思维与意象的生成  123-130
  第五节 比兴思维与诗性语言  130-136
第六章 比兴思维的现代意义  136-151
  第一节 比兴思维的现代运用  136-142
  第二节 比兴思维的现代追求  142-146
  第三节 比兴思维与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体系  146-151
注释  151-169
参考文献  169-176
后记  176-177

相似论文

  1. 初中物理教学人文基础的研究,G633.7
  2.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3.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4.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5. 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G633.41
  6. 解读《宠儿》中的颜色象征,I712.074
  7. 荷兰的面孔,J209.563
  8. 概念隐喻理论视域中《红楼梦》诗词的英译研究,I046
  9. 张一白城市电影的创作研究,J905
  10. 基于教师隐喻视角的教师形象重构,G451.1
  11. 从社会认知角度看广告中的性别隐喻,H05
  12. 汉、英语情感隐喻对比研究综述,H315
  13. 现代汉语触觉感官词的认知语义研究,H136
  14. 关于海报设计中的隐喻研究,J524
  15. 高中生空间想象能力性别差异的调查研究,G633.6
  16. 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奥巴马演讲个案研究,H315.9
  17. 论绑架杀人后索财的行为的罪数问题,D924.3
  18. 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H314
  19. 象征的社会整合功能探析,B91
  20. 界面隐喻理解的探索性研究,H05
  21. IN/OUT和里、外的对比研究,H030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艺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