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铅系弛豫铁电陶瓷的制备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作 者: 崔斌
导 师: 田长生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半化学法 钙钛矿相 弛豫铁电体 PMN基陶瓷 PNN基陶瓷 PFW基陶瓷 PMW-PNN-PT陶瓷 “芯-壳”结构 低温烧结技术 介电性能 介电温度稳定性
分类号: TM28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483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发展了弛豫铁电陶瓷的制备技术,提出了兼具传统氧化物混合法(CMO法)、二次合成法(CPM法)和湿化学法(CPM法)特点的半化学法(SCH法);采用SCM法制备了钙钛矿结构的PMN基、PNN基、PFW基和PMW-PNN-PT系陶瓷;系统研究了制备工艺、过量反应物组分、钙钛矿相稳定剂PbTiO3(PT)和改性剂MnO2等对陶瓷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优化了SCM法制备工艺。分析了SCM法与CMO法、CPM法在工艺上的差别,并提出了SCM法制备PMN-PT和PFW粉体的固态反应机理。同时研究了具有代表性的助烧剂对PMN-PT陶瓷的烧结温度、相组成、显微组织及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将SCM法和“芯-壳”结构法相结合,制备了低烧高介的具有化学成分和结构不均匀的“芯-壳”结构的PMW-PNN-PT陶瓷,并研究了“芯-壳”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改善介电温度稳定性的机制,探讨了满足X7R特性陶瓷的制备工艺。 在PMN-PT体系中,研究了反应物前驱体,如Pb(AC)2、Mg(NO32、Ti(OC4H94分别代替PbO、MgO、TiO2等对预烧粉体钙钛矿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可溶性的醋酸镁或硝酸镁溶液代替MgO,可在分子水平上提高MgO的分散性,并且在低温分解形成“新生态”MgO的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促进焦绿石相向钙钛矿相转化,且在钛酸丁酯活化TiO2组分的协同作用下,得到了与化学法相近的结果。SCM法制备PMN-PT粉体的预烧工艺是800℃~850℃,2h~4h,烧结工艺为950℃~1200℃,1h~2h。 在PNN-PT体系中,采用SCM法在不添加稳定剂PT和过量NiO,便可获得纯钙钛矿结构的陶瓷;该体系粉体的预烧工艺为850℃,2h~3h,烧结工艺为1100℃~1200℃,1h~2h。掺锰后,PNN-PT陶瓷样品的介电常数虽然稍有降低,但陶瓷样品的介电损耗明显降低,较合适的掺锰量为0.5(mol)%。 在PFW-PT体系中,粉体的预烧工艺是800℃~850℃,1h~3h,烧结工艺为870℃,2h~3h;添加过量PbO和过量Fe2O3都能提高PFW预烧粉体和陶瓷的钙钛矿相含量以及陶瓷的介电常数,但添加过量Fe2O3明显增大了介电损耗。掺锰有利于稳定PFW钙钛矿相,且随着掺锰量的增加,陶瓷的介电常数先增加后降低,介电损耗急剧下降,电阻率明显提高,介电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较合适的掺锰量为1.0(mol)%;添加PT能够提高PFW的稳定性,随着PT含量的递增,陶瓷的晶粒尺寸略有增大,而且密度也有所增加,陶瓷的居里温度逐渐升高,弥散相变度逐渐下降,介电常数逐渐增大。 SCM法与CPM法的工艺相比,工艺简单,预烧温度和烧结温度低,反应时间短;陶瓷致密,介电性能比CMO法和CPM法明显得到改善,而且在没有PT存在时,仍可制得纯钙钛矿结构的PMN基、PNN基、PFW基陶瓷。在反应机理上,对于PMN-PT陶瓷,在SCM法中生成了不稳定的、缺B位的焦绿石相Pb3Nb2O8,该中间体极易转变成钙钛矿相;CMO法生成稳定的焦绿石相Pb3Nb4O13,难以转变成钙钛矿相。对于PFW陶瓷,SCM法是在较低的温度下,由PbWO4直接与“新生态” 崔斌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的Fe。0。反应形成焦绿石相PbFeWO。。;而删 是在较高的温度下,Pbbo4继续与Pbo反应生成PbW。0。,然后Pbb。0。才能与反应活性差和分散性差的Fe。0。反应形成PbFeFO。。;最后再转化为钙钛矿结构的PFW。在SCM法中,PFW和州N干T的反应机理的区别是,前者形成的中间相为PbFeWO。。,后者的中间相为比。Nb。0。。 在比、Pbo-Bi公、Ph(Cd;/zw;/。川。、Ph(Cll;/。W;;。)0。和“ 作为PW-PT陶瓷助烧剂的研究中发现,Pbo作为助烧剂,属于液相烧结机制,在烧结中后期,Pbo会停留在晶粒表面,因稀释铁电相而恶化介电性能。在比 和Bi。0。作为复合助烧剂,相比单独采用阶 助烧剂的介电性能明显提高;Ph(Cd;/;W;/。)03和盯(Cll;/。W;/。)0。均为钙钛矿结构,前者能够明显降低PWi-PT陶瓷的介电损耗,后者能够明显提高陶瓷样品的致密度。Cdo作为助烧剂,能够进入复合钙钛矿结构的A位而取代铅,因此形成晶格缺陷而促进烧结。添加 2.0(mol)%的比 或 3.0(mol)%的阶(Cd1。zw;。。)0。、Ph(Cll;;ZW;;。川。、Pbo-Bi仙混合助烧剂(摩尔比为1:1:1)都达到了理想的助烧效果,可将烧结温度降低到900oC,且介电性能优良,样品介电常数分别不小于IS000和 22000,介电损耗分别不大于 0.05和 0.15。 在PW-PNN-PT体系中,当烧结温度高于1000oC时,钙钛矿相开始分解,使陶瓷成为“芯-壳”结构,介电常数虽然降低,但介电温度稳定性提高了。制备介电温度稳定性高的陶瓷的合适烧结温度为1100~1150oC;添加过量吨 有利于稳定钙钛矿相和提高陶瓷的介电常数:过量的 和wo。明显使陶瓷的钙钛矿相含量减少,介电常数降低,但有利于陶瓷“芯一壳”结构的形成及其介电温度稳定性的改善;Pbo过量的缺点是导致陶瓷的介电损耗增大。 “芯一壳”结构的形成机制是:在过量WO。和较高的烧结温度下,钙钛矿相分解成钨酸铅液相,从过渡层向晶粒边界(壳层)扩散,其结果使过渡层的W减少,富集Nb、Ti、Ph;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0
目录  10-15
第一章 绪论  15-32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5-16
  1.2 弛豫铁电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6-27
    1.2.1 弛豫铁电陶瓷的特征  16-17
    1.2.2 弛豫特性的机制简介  17
    1.2.3 制备技术  17-21
    1.2.4 制备反应机理  21-23
    1.2.5 低温烧结技术  23-25
      1.2.5.1 改善低温烧结的PFW陶瓷的低电阻率缺点  23-24
      1.2.5.2 添加低熔点玻璃或化合物  24
      1.2.5.3 形成固溶体  24-25
      1.2.5.4 提高粉体活性  25
    1.2.6 介电温度稳定性的研究  25-27
      1.2.6.1 微量掺杂法  25-26
      1.2.6.2 复相陶瓷烧结法  26
      1.2.6.3 叠层技术  26
      1.2.6.4 “芯-壳”结构法  26-27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7-28
  1.4 本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  28
  参考文献  28-32
第二章 实验方法  32-38
  2.1 陶瓷样品的制备工艺  32-35
    2.1.1 半化学法制备工艺  32-33
    2.1.2 低温烧结陶瓷的制备工艺  33-35
    2.1.3 “芯-壳”结构陶瓷的制备工艺  35
  2.2 陶瓷的相组成分析  35
  2.3 微观组织分析  35
  2.4 TG、DTG、DTA、DSC热分析  35
  2.5 陶瓷样品的密度  35-36
  2.6 陶瓷样品的线收缩率  36
  2.7 陶瓷样品的介电性能  36
  2.8 陶瓷样品的介电温度稳定性  36-37
    2.8.1 单相固溶体陶瓷样品的介电温度稳定性  36-37
    2.8.2 “芯-壳”结构陶瓷的介电温度稳定性  37
  2.9 陶瓷样品中各元素含量的分析  37-38
第三章 半化学法制备PMN基陶瓷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38-55
  3.1 前言  38-39
  3.2 活化反应组分的选择  39-43
    3.2.1 活化MgO、PbO和TiO_2对0.80PMN-0.20PT相组成的影响  39-40
    3.2.2 不同镁的化合物代替氧化镁对0.80PMN-0.20PT相组成的影响  40
    3.2.3 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镁的协同作用及醋酸对PMN-PT相组成的影响  40-42
    3.2.4 钙钛矿结构籽晶对0.80PMN-0.20PT相组成的影响  42-43
    3.2.5 半化学法中镁盐的选择原则  43
  3.3 半化学法制备0.80PMN-0.20PT陶瓷的工艺及介电性能研究  43-49
    3.3.1 制备工艺参数对0.80PMN-0.20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43-45
      3.3.1.1 预烧温度对0.80PMN-0.20PT预烧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43-44
      3.3.1.2 预烧时间对0.80PMN-0.20PT预烧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44
      3.3.1.3 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0.80PMN-0.20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44-45
    3.3.2 制备工艺参数对0.80PMN-0.20PT显微组织的影响  45-48
    3.3.3 制备工艺参数对0.80PMN-0.20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48-49
      3.3.3.1 预烧温度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48
      3.3.3.2 烧结温度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48-49
  3.4 半化学法与传统氧化物混合法和二次合成法的比较  49-52
    3.4.1 制备工艺的比较  49-50
    3.4.2 SCM法和CMO法相组成的比较  50-51
    3.4.3 显微组织的比较  51
    3.4.4 介电性能的比较  51-52
  3.5 PT含量对PMN-PT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52-53
  3.6 本章小结  53-54
  参考文献  54-55
第四章 半化学法制备PNN基陶瓷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55-71
  4.1 前言  55
  4.2 半化学法制备0.75PNN-0.25PT陶瓷的工艺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55-59
    4.2.1 制备工艺参数对0.75PNN-0.25PT预烧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55-57
      4.2.1.1 预烧温度对0.75PNN-0.25PT预烧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55-56
      4.2.1.2 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0.75PNN-0.25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56-57
    4.2.2 制备工艺参数对0.75PNN-0.25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57-58
    4.2.3 制备工艺参数对0.75PNN-0.25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58-59
      4.2.3.1 烧结温度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58-59
      4.2.3.2 保温时间对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59
  4.3 过量NiO对0.75PNN-0.25PT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研究  59-62
    4.3.1 过量NiO对0.75PNN-0.25PT预烧粉体相组成的影响  59-60
    4.3.2 过量NiO对0.75PNN-0.25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60
    4.3.3 过量NiO对0.75PNN-0.25PT显微组织的影响  60-61
    4.3.4 过量NiO对0.75PNN-0.25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61-62
  4.4 PT含量对0.75PNN-0.25PT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62-66
    4.4.1 PT含量对0.75PNN-0.25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63
    4.4.2 PT含量对0.75PNN-0.25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63-64
    4.4.3 PT含量对0.75PNN-0.25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64-66
  4.5 掺锰对PNN-PT陶瓷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66-69
    4.5.1 掺锰对0.75PNN-0.25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66-67
    4.5.2 掺锰对0.75PNN-0.25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67-68
    4.5.3 掺锰对0.75PNN-0.25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68-69
  4.6 本章小结  69-70
  参考文献  70-71
第五章 半化学法制备PFW基陶瓷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71-88
  5.1 前言  71-72
  5.2 半化学法制备PFW陶瓷的工艺及介电性能的研究  72-75
    5.2.1 铁盐的选择  72
    5.2.2 制备工艺参数对PFW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72-73
      5.2.2.1 预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PFW预烧粉体相结构的影响  72-73
      5.2.2.2 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PFW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73
    5.2.3 制备工艺参数对PFW显微组织的影响  73-74
    5.2.4 制备工艺参数对PFW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74-75
      5.2.4.1 预烧温度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74-75
      5.2.4.2 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75
  5.3 过量PbO及Fe_2O_3对PFW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75-78
    5.3.1 过量PbO及Fe_2O_3对PFW预烧粉体和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75-76
    5.3.2 过量PbO及Fe_2O_3对PFW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76-77
    5.3.3 过量PbO及Fe_2O_3对PFW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77-78
  5.4 半化学法与传统氧化物混和法和二次合成法的比较  78-80
    5.4.1 制备工艺的比较  78
    5.4.2 相组成的比较  78-79
    5.4.3 显微组织的比较  79-80
    5.4.4 介电性能的比较  80
  5.5 掺锰对PFW陶瓷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80-83
    5.5.1 掺锰对PFW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81
    5.5.2 掺锰对PFW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81
    5.5.3 掺锰对PFW陶瓷电阻率影响  81-82
    5.5.4 掺锰对PFW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82-83
  5.6 PT含量对PFW-PT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83-85
    5.6.1 PT含量对PFW-PT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83-84
    5.6.2 PT含量对PFW-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84
    5.6.3 PT含量对PFW-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84-85
  5.7 本章小结  85-86
  参考文献  86-88
第六章 半化学法制备PMN基、PFW陶瓷粉体反应机理的研究  88-98
  6.1 前言  88
  6.2 半化学法制备PMN-PT陶瓷粉体的固态反应机理  88-92
    6.2.1 预烧粉体的相组成分析  88-91
    6.2.2 PMN-PT的固态反应机理  91
    6.2.3 SCM法和SMO法反应机理的比较  91-92
  6.3 半化学法制备PFW陶瓷粉体反应机理的研究  92-95
    6.3.1 预烧粉体的相组成分析  92-94
    6.3.2 PFW的固态反应机理  94
    6.3.3 SCM法和SMO法反应机理的比较  94-95
  6.4 本章小结  95-96
  参考文献  96-98
第七章 助烧剂对0.80PMN-0.20PT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98-109
  7.1 前言  98
  7.2 复合助烧剂的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98-103
    7.2.1 样品的相组成  98-99
    7.2.2 样品的显微组织  99-100
    7.2.3 样品介电性能  100-103
  7.3 掺CdO对0.80PMN-0.20PT陶瓷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103-108
    7.3.1 掺CdO的0.80PMN-0.20PT陶瓷相组成  103-104
    7.3.2 样品烧结前后质量变化  104-105
    7.3.3 掺CdO样品的显微组织  105-106
    7.3.4 掺CdO陶瓷的介电性能  106-108
      7.3.4.1 烧结温度对掺CdO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106-107
      7.3.4.2 掺杂CdO量对陶瓷样品介电性能的影响  107-108
  7.4 本章小结  108
  参考文献  108-109
第八章 PMW-PNN-PT陶瓷的制备及其介电温度稳定性的研究  109-126
  8.1 前言  109-110
  8.2 烧结温对陶瓷相组成、显微组织及其介电性能的影响  110-112
    8.2.1 烧结温度对PMW-PNN-PT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110-111
    8.2.2 烧结温度对PMW-PNN-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111
    8.2.3 烧结温度对PMW-PNN-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111-112
  8.3 过量MgO、PbO和WO_3对陶瓷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112-115
    8.3.1 对PMW-PNN-PT预烧粉体相结构的影响  112-113
    8.3.2 对PMW-PNN-PT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113
    8.3.3 对PMW-PNN-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113-114
    8.3.4 对PMW-PNN-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114-115
  8.4 组成配比对陶瓷显微结构及介电性能的影响  115-117
    8.4.1 组成配比对xPMW-yPNN-(1-x-y)PT陶瓷相结构的影响  115
    8.4.2 组成配比对xPMW-yPNN-(1-x-y)PT陶瓷显微组织的影响  115-116
    8.4.3 组成配比对xPMW-yPNN-(1-x-y)PT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116-117
  8.5 SCM法与CMO法和CPM法的比较  117-120
    8.5.1 制备工艺比较  117
    8.5.2 相组成比较  117-118
    8.5.3 显微组织比较  118
    8.5.4 介电性能比较  118-119
    8.5.5 半化学法对PMW-PNN-PT陶瓷介电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119-120
  8.6 PMW-PNN-PT陶瓷的“芯-壳”结构的形成机制  120-123
  8.7 “芯-壳”结构改善陶瓷介电温度稳定性的机制  123-124
  8.8 本章小结  124-125
  参考文献  125-126
第九章 全文结论和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126-130
  9.1 全文主要结论  126-128
  9.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  128-130
致谢  130-13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31

相似论文

  1. 有机酸辅助纳米钛酸钡粉体及其介电陶瓷的制备,TB383.1
  2. 高价B位掺杂钛酸钡基陶瓷的合成及其介电性能研究,TQ174.75
  3. 高性能液晶环氧树脂改性热固性树脂的研究,TQ323.5
  4. 3G移动通信基站用高Q值微波介质谐振器陶瓷研究,TQ174.756
  5. 正钛酸镁基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TN04
  6. LTCC玻璃添加剂和流延工艺的研究,TN405
  7. 氮化硼纤维增强陶瓷基透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332
  8. 高导热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TB332
  9. 1-3型聚合物/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TB332
  10. 稀土掺杂ZAO系陶瓷红外发射率及光致发光性能,TQ174.75
  11. BaCu(B_2O_5)助烧多种微波介质陶瓷组织和性能的研究,TQ174.1
  12. 0.95MgTiO_3-0.05Ca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研究,TQ174.651
  13. CaO-La_2O_3-Li_2O-Nd_2O_3-TiO_2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TQ174.651
  14. 中温烧结X9R陶瓷材料研究,TQ174.1
  15. 低温烧结制备复合石榴石铁氧体及其电磁性能研究,TQ138.11
  16. 钛酸锶钡铁电陶瓷的电性能研究及其薄膜制备,TB383.2
  17. (Ba,Sr)TiO_3基无铅陶瓷介电材料的研究,TB34
  18. MNb_2O_6-ZrTi_2O_6(M=Zn,Mg)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TQ174.1
  19. 含水石蜡介电性能及其高频清除机理数值分析,TE358.2
  20. Ba_(1-x)Sr_xZr_(0.2)Ti_(0.8)O_3体系陶瓷的化学法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TQ17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电工材料 > 电工陶瓷材料 > 压电陶瓷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