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贞观治国之道的文化意蕴

作 者: 王曼
导 师: 徐岿然
学 校: 华北电力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贞观 治国之道 传统政治文化
分类号: K24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中,传统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政治。传统文化重做人、讲伦理、轻规则的特点也深深的渗透进了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方法,其实践含蕴理性的特色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具有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和民族特色,比如重仁爱德治轻法律制度、倡导民本忽视民主、权力私有且不受约束等,这些都体现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民族性。这与西方重科学、讲法理、尚规约的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在屈指可数的几个封建社会“治世”中,贞观之治最具有代表性。以唐太宗为首的贞观统治集团开创了该时期君臣、君民和华夷之间和谐相处的政治局面,确立了新的文化基调。当然,和谐盛世的出现与贞观君臣超越时代局限的治国理念是分不开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涵蕴文化结构,渗透了西方理性的文化传统和治国模式,比如法治意识、分权模式、初级民主思想萌芽以及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华夷不分的理念、博爱的胸怀和气度、初级的民族平等意识、创新的民族政策和制度等等,这些都促成了贞观时期政治的稳定、社会的繁荣和民族关系的融洽。贞观统治集团对贤人德治的充分发挥、对民本思想的彻底运用以及对依法治国和权力制约的初步探索、对初级民主的萌芽性尝试、对人、生命和少数民族的尊重,都为传统政治文化增加了进步因素,也为我们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同时也符合和验证了我们所给出的文化定义,即:文化是实践中形成的综合有效、有序性的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结晶,是实践精华或者实践信息的集萃。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13
  1.1 贞观治国之道的文化意蕴之研究背景  10-11
  1.2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1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1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1-12
  1.4 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12-13
第2章 文化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13-23
  2.1 文化的概念  13-14
  2.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14-21
    2.2.1 儒家的仁爱思想与西方的博爱理论  15-16
    2.2.2 中国的贤人德治与西方的法治理念  16-19
    2.2.3 中国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民主传统  19-20
    2.2.4 中国皇权私有与西方的权力公共化  20-21
  2.3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  21-22
  2.4 本章小结  22-23
第3章 贞观政治人治与法理相混合的意蕴  23-32
  3.1 贞观时期对旧律的改定  23-25
    3.1.1 改定律令,力求宽简  23
    3.1.2 赏罚分明,一一于法  23-24
    3.1.3 减少死刑适用,严格死刑复核  24
    3.1.4 整顿吏治,严办贪污  24-25
  3.2 贞观治国在理念上的突破  25-27
    3.2.1 初步具有了依法办事的理念  25-26
    3.2.2 初步认识到权服于法,打破权大于法的传统  26-27
    3.2.3 援法定罪,绝不法外执行  27
  3.3 贞观治国在制度上的突破  27-29
    3.3.1 初级的分权政治模式  27-28
    3.3.2 严格的死刑复核程序  28-29
  3.4 贞观初级法理理念的文化分析  29-31
  3.5 本章小结  31-32
第4章 贞观政治民本与初级民主相混合的意蕴  32-40
  4.1 民本思想在贞观时期的应用  32-36
    4.1.1 民择君,无民则无君  32-33
    4.1.2 重民,民是君生存和发展之基  33-35
    4.1.3 爱民是立国安邦的手段  35-36
  4.2 透析贞观民本思想并发掘初级民主思想之萌芽  36-39
    4.2.1 初步具有了向初级民主转化的思想基础  36-37
    4.2.2 初步具有了君臣平等的意识  37-38
    4.2.3 初步具有了责任政府的意识  38-39
  4.3 本章小结  39-40
第5章 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及其文化意蕴  40-47
  5.1 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40-43
    5.1.1 不轻动干戈  40-41
    5.1.2 妥善安置民族战俘  41
    5.1.3 联姻、赐姓  41-42
    5.1.4 保护弱小民族  42-43
  5.2 唐太宗在民族观上对传统的突破  43-45
    5.2.1 初步具有了民族平等意识  43
    5.2.2 初步具有了民族自治的思想  43-44
    5.2.3 夷狄非动乱之源  44
    5.2.4 华夷一视同仁  44-45
  5.3 原因分析  45-46
    5.3.1 历史原因  45-46
    5.3.2 文化原因  46
  5.4 本章小结  46-47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47-49
参考文献  49-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51-52
致谢  52-53
详细摘要  53-64

相似论文

  1. “贞观之治”时期的民本思想及启示,K242.1
  2. 文景、贞观、康雍乾时期的土地制度及启示,F301
  3. “贞观之治”的当代法理学解读,K242
  4. 唐太宗君臣对于亡隋教训的认识和总结,K242
  5. 唐太宗行政思想探析,K242
  6. 论顾贞观词的前承与创新,I207.23
  7. 《贞观政要》中的吏治思想及其现代价值,K242
  8. 唐贞观时期谏诤制度成熟原因研究,K242
  9. 中国农民的政治信任及其影响,D422.0
  10. 论《贞观政要》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启示,K242
  11. 论《贞观政要》中李世民的“安人宁国”思想,K242
  12. 论《贞观政要》的政治伦理思想,K242
  13. 《贞观政要》所见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K242
  14. 捷克政治文化研究,D752.4
  15. 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D60
  16. 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的法国公民教育研究,G556.5
  17. 顾贞观《弹指词》研究,I207.23
  18.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D621.5
  19. 《贞观政要》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B82-05
  20. 论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公民教育的影响,D6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唐(618~907年) > 初唐(高祖武德初至玄宗开元初)(618~713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